海德小说网 > 我要做阁老 > 第九十七章 执笔牡丹亭

第九十七章 执笔牡丹亭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院试考完徐言一下就陷入到无尽的空虚之中。

    乡试要在两年后才考,这期间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考试。

    虽然每天他仍然得坚持练习文章保持手感,但强度却是降低了不少。

    得了空闲,徐言自然得找些事做。

    鉴于西游释厄传的大获成功,徐言决定再出一本火书。

    这一次他将“魔爪”伸向了《牡丹亭》。

    没错就是那个四大名剧之一的《牡丹亭》。

    至于汤显祖汤老哥便对不起了,谁叫您老三年后才出生呢。

    之所以想写《牡丹亭》,是因为徐言想要对明代戏曲做一些推动。

    中明以后,南曲盛行四大声腔。

    分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其中又以昆山腔最受欢迎。

    不过一开始昆山腔并没有像后世那么婉转动人。直到魏良辅对其进行改进,在宫调、伴奏、气韵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将昆山腔进行重新的规划整理,创立了一种清新典雅的声腔风格,时称“水磨调”,也就是新昆山腔。

    水磨腔的出现标志着昆曲走向繁盛。

    其实《牡丹亭》里面就有不少海盐腔的影子,但各部融合之后更适合称呼其为水磨腔,或者新昆山腔。

    若是按照历史发展水磨腔完全成熟还得至少几十年。徐言提前写出《牡丹亭》便是要推动这一进程。

    这样看来牡丹亭写好后倒是可以和徐渭聊聊。毕竟徐文长也是戏曲集大成者啊。

    至于他未来的大舅哥洪楩,也是个中好手。

    徐言觉得他的“战友”瞬间多了不少。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徐言情不自禁的哼了一嗓子,只觉得十分惬意。

    说干便干!

    徐言坐在书案前铺纸研磨,酝酿了一番情绪。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不得不说汤显祖确实很有才,里面不少的词便是放到宋代也是佳作。

    徐言在思考就这么用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不过在经过一番综合考虑后徐言还是决定保证《牡丹亭》的完整性。

    若是少了这些佳作,那《牡丹亭》还是《牡丹亭》吗?

    却是: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徐言写了一小段却是停了下来。

    牡丹亭第一次刊行是在万历四十五年。而现在是嘉靖二十六年。

    期间隔了足足七十年。

    嘉靖朝还只能算是中明,万历末期却是实打实的晚明了。

    时代不同思想的解放程度也不一样。

    虽然嘉靖时期江南百姓思想已经有所解放,但牡丹亭中的有些点还是接受不了。

    故而徐言决定对其略作修改,以适应嘉靖朝的实际情况。

    与《西游释厄传》不同,《牡丹亭》是传奇剧,若是只出书刊印未免有些浪费。

    徐言觉得有必要和杭州戏班谈一谈合作事宜。

    只要安排得当,《牡丹亭》必定一炮而红。

    至于《西游释厄传》嘛徐言也想要二次开发一下,若是在杭州的酒肆茶馆里面讲一讲评书,对于知名度的传播也将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这些都得劳烦徐渭了。

    毕竟短时间内徐言不打算再去杭州。

    正自思量着,小书童双喜走了进来,笑声道:“少爷你猜猜看谁来了。”

    徐言摇头道:“你什么信息都不说,我怎么猜得到。”

    “是杨家二公子杨鹏举。他从江西游学回来了。”

    徐言满脸疑惑。

    这个杨鹏举他似乎有些印象,但跟他很熟吗?

    见徐言这副茫然的样子,双喜惊恐道:“少爷的脑疾又犯了?”

    徐言佯怒道:“再这样没大没小的,便把你送去厨房劈柴。”

    这可吓坏了小书童。

    只见双喜缩成一团,怯怯的说道:“少爷我不敢了。”

    徐言直是无奈,看来是自己把他惯坏了。

    “这杨公子跟我关系很好吗?”

    徐言追问道。

    “少爷真的不记得了?徐家和杨家可是世交。杨二公子和少爷更是挚友。当初在苏州游学的时候,杨二公子可是和少爷同吃同住的。”

    徐言好像回忆到了一些东西。

    但总体而言他的那段记忆有些残缺,故而连不起来。

    不过从小书童的描述来看,杨鹏举和他关系应该确实不错。

    不过这同吃同住的也太夸张了吧?

    “现在那杨公子在何处?”

    “便在花厅等着呢。”

    徐言点了点头,人来都来了总该去见见。

    徐言换了一身儒袍,束了网巾便前去花厅。

    其实这身装扮有些正式,尤其是网巾一般加冠之后的男子才会用。

    不过到了嘉靖时期,为了以示成熟一般少年郎都会束网巾。

    这是一种风潮。

    徐言对这杨鹏举没有太多印象,心想着还是穿的正式点好。

    却说徐言刚到花厅,透过屏风缝隙便看到一个五短身材肥硕不已的小胖子坐在圈椅上,手里不停抓着干果往嘴里塞。

    这厮生着一张圆脸,因为太胖的缘故,五官都似嵌在脸上似的,甚至看不出脖子上,乍一看来十分奇怪。

    徐言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

    跟他记忆中残存形象作了一番比对,徐言确定这厮就是杨鹏举了。

    徐言咽了一口吐沫,鼓起勇气迈出步来。

    “鹏举贤弟好久不见啊!”

    徐言装出一副熟悉无比的样子,满脸笑意的朝杨鹏举走去。

    杨鹏举扭过头来,见是徐言便兴奋的起身扑了过来。

    可怜徐言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杨鹏举扑倒,一百多斤近两百斤的胖子啊,徐言直是欲哭无泪。

    好不容易挣扎着站起身来,徐言还没来得及抱怨,就听徐鹏举咦了一声道:“大哥怎么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