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你我都有过曾经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路边招来一候着的突突车回酒店歇息。在焦特普尔的第二天结束。14~124焦特布尔今天是出行印度的第14天,在焦特布尔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白天包车去了乡下,去看了制陶工坊、织布工坊,以及一处村落。宿焦特布尔。
昨天跟酒店老板说,在焦特布尔还有一天机动时间,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去吗;老板说,推荐你们包辆吉普车去一下城南的郊区,去看看那边的几个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项目,一是制陶工坊,可以观看制陶工艺过程。
二是一个叫比什诺伊的的传统村落,可以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三是纺织工坊。往返大概60公里,费用是1500。对制陶与纺织,雪落兴趣一般般;看野生动物,是雪落镜头的最爱。于是,应了,在酒店早餐后立即出发。
司机会说一些英语。没来印度之前,以为印度人都会说英语,因为英语是官方语言,印度曾做过英国的殖民地嘛。而且,据说印度人在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比龙国人好找工作,是因为他们的英语好。但是,这次亲身来到印度后,实地体验。
印度的普通民众中,英语说得好的真不多。老百姓都说印地语。焦特布尔出城后路过一个村口,好多人站在街头交头接耳,雪落以为是遇上闹事的或罢工游行的一类,一问司机,回说不是,是在这里等着找工作的。噢。
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制陶工坊”。位于城郊一处村镇的路边,院子门口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大陶罐。里面的那间屋子就是制作陶器坯子的地方。屋外堆放这很多水罐。
看样子这家工坊制作的陶器主要不是工艺品,而是在村镇使用的陶器,主要用来盛水。样子都差不多,工艺水平比较粗糙。司机跟这家做陶器的人认识,打了一下招呼,就带着雪落和柳静姝走进屋子。
从外面看,这座小房子不大,也很简陋。焦特布尔制陶工坊待雪落和柳静姝走进屋子站定,这位老人开始为雪落和柳静姝示范一件陶盆的坯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雪落在电视里看到过:下面一个转盘,陶泥放在上面,利用下面的旋转力。
用手和简单工具把陶泥弄出要的形状来。看似简单,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要想立马学成是不可能的。司机问雪落和柳静姝要不要试试,看到那些汤汤水水的,担心弄脏衣服,就谢绝了。这张桌子上堆着一些算是工艺品的小陶器。
做工都很粗糙,以为不容易卖出去,想好心帮着解决三两件困难,结果一问价格,还挺贵,老人还不肯讲价,就做罢了。比什诺伊是一个印度教宗派,500年来一直遵守教长的教导,在环保成为社会主流意识之前,就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他们将所有动物生命都视为神圣的,为保护动物宁肯牺牲自己。
所以,这里的野生动物密度很大,且能亲近人类,如印度羚、蓝牛羚,瞪羚和沙漠狐等。焦特布尔比什诺伊文化村离开制陶工坊前行不远,雪落和柳静姝来到一个很简朴的村子,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走进一户人家的院子。
扫一眼就能得出这样的印象:这里的人,生活水平不高。直白的说,就是很穷。低矮的房子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只有少量的锅碗瓢盆之类非常简单的生活用品。人也显得很无精打采的。司机说,这里的人为了保护环境,都不去伐树种地。
“不种地靠什么生活呢?”雪落有点疑问。焦特布尔比什诺伊文化村司机把雪落和柳静姝带到这位一侧脸上鼓个大包的白衣大叔面前席地而坐,然后让他给雪落和柳静姝表演一下手中的活。司机的解说大部分听不懂。
但见那人面对一个十字架模样的小木头架子,把手中的小物品雪落和柳静姝也没看清是什么放进两个黑布袋中用水过滤一下,然后再放在下面那个小陶罐里研磨一下,再拿到高处那个小四方台上用烛火烤一下,最后,再放到鼻子跟前闻。
其间,口中似在不停念动咒语,神态举止有点像在做巫术。表演完毕,司机翻译说,闻过那东西后会感到非常提神,浑身舒坦。听到这几句,雪落马上联想到能闻之提神的一个物品:大烟。——这人不会是想让雪落和柳静姝买他的大烟吧?
雪落心里嘀咕着。想到这,立马没了兴趣,谢过大叔,应司机的说法每人给了大叔一点的生活赞助费,然后离开。不是说带雪落和柳静姝来这里看动物吗?以为在后面还能看到。焦特布尔编织工坊离开那个小村落,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来到下一个地方。
一处编织工坊。就是编织地毯挂毯围巾的地方。焦特布尔编织工坊这里有几座非常简单但看上去很新的茅草屋,旁边竖着太阳能电杆,像是给屋子供电的。一位当地人很清闲地坐在门口看报,雪落和柳静姝过来也没转身抬眼。
除了他,整个院落里再看不到其他人。几座茅草屋之间有一小块平整出来的场地,中间画着雪落看不懂的白色宗教图案。这小场地像是供人跳那种当地民族舞的地方——这种场景雪落似乎在国内的“民族村”见过——那种专门接待游客的地方。
焦特布尔编织工坊请来了这里的工人给雪落和柳静姝演示如何编织一块手工地毯。木头编织机是老爷级的,用木杠加麻绳把一个单人床面积宽窄的经线绷直在编织机上,然后用手工一根一根编织纬线。这样织一块地毯,真的很练耐力。
要是把孙悟空按在这儿织地毯的话,恐怕早就蹿了,一蹦老高,一个跟头云回花果山去鸟——“俺老孙可没那个耐性”。焦特布尔编织工坊半成品手工编织床屉。焦特布尔编织工坊这里有个很大的织毯厂房,专织地毯、挂毯、围巾之类的编织品。
焦特布尔编织工坊成品间。同伴给他们进献了些细碎银两,换得一二纯毛围巾回去跟亲朋好友显摆。看完这两个地方,以为司机要带雪落和柳静姝去看重头戏——与人亲近的野生动物了。谁知那台小吉普车载着雪落和柳静姝飞快地返回了城里。
说好的野生动物呢?一种被玩了感觉。回到酒店,老板问玩的怎么样?雪落和柳静姝答:比较失望。老板一脸不解,说很多欧美客很喜欢那里啊,哭着喊着地想去。雪落相信老板是认真的,他是贵族,犯不上为这点小钱,况且他找来的是外面专门做这条游览线的车。
但他可能不知道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去的地方真的不好玩,连鸡肋都算不上。一个买陶器的,一个卖布的,还有一个要捐助的。酒店老板与太太虽然属“皇亲国戚”贵族阶层,但非常友好非常和气,一点架子与傲慢都没有。
知道雪落和柳静姝明天要离开了,跟厨子说晚上备点儿好菜给雪落和柳静姝品尝,帮雪落和柳静姝联系好了明天去乌代布尔的包车,并欣然应邀与雪落和柳静姝合影留念。谢谢你们这三天来的关照与舒适环境,欢迎有机会来龙国玩。
晚餐在酒店餐厅吃的,菜是老板嘱咐酒店的厨子做的,地道的当地印度菜。双层烤饼叫恰巴提,软硬适度,淡淡的麦香于其中;米饭在这里很少能吃到,里面放了些菜豆与咖喱;两盆烩蔬菜,一盆咖喱蔬菜汤。
并不奢华,不讲排场,很有地方特色。至此,在焦特布尔的三天结束,明天包车前往下一站——白色之城乌代布尔,途中顺访千柱庙与贡伯尔加尔古堡。清晨,焦特布尔明艳的早霞送雪落和柳静姝启程前往乌代布尔。
乌迈德巴望王宫的须弥山形的身影浸泡在金色的霞光中。焦特布尔在焦特布尔包租的一辆丰田小客车,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不到300公里,包括途中去景点、司机及全部车费5500。因为是委托酒店帮助订的,所以,会比到旅行社直接去租略贵点。
估计这车压压价4000~4500应当能拿下来。焦特布尔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从焦特布尔经、贡伯尔加尔古堡至乌代布尔约280公里。途中的公路大致如此,双向单车道,柏油路面,因这段路远离大城市,因此道路上的车辆不是很多。
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农田中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正旺,间接体现了12月初北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季节气候情况。温度大致在2030度之间,少雨,是非常适合旅行的季节。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
牌大货车,印度本土品牌。这辆车的前脸涂白,模样让雪落想起龙国的双簧中坐在前面那位光比划不出声的小白脸。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路过一小村镇,看到一些妇女用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且大都不用手扶,象演杂技的。
他们穿的莎丽颜色特别艳丽,不由想起印度社会妇女被**事件多发的传闻,心想,假如她们的衣着颜色低调一点,如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穿一身素色的把头与全身罩起,只留一双眼洞看东西,那样是不是此类案件就会低一些呢?
假如龙国的女性也都穿颜色这么夸张的衣服,犯罪率会不会高上去呢?其实雪落的本意是:在印度,即使妇女们穿这般色彩招摇的衣服,也没有觉得她们有什么不安全。印度社会妇女安全问题,并不像雪落和柳静姝听闻的那样严重。
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这一程280公里在途中遇到两个收费站,一个收费站收了35相当35元人民币,另一个收了50。原计划先去看位于焦特布尔至千柱庙之间的那莱村的古堡酒店。但司机说找不到这个酒店的位置。
就带雪落和柳静姝先来到位于巴利镇附近的一座耆那教寺庙参观。纳莱村位于焦特普尔至乌代布尔途中的代苏里镇附近。本身是个自然村落,座落在一座小山丘的边上。村里唯一的景观是座名叫瑞瓦拉那莱的酒店。
这座酒店建筑以前是焦特普尔土藩王的行宫,建于十七世纪初,距今约四百年历史。这也是酒店的最大卖点,住宿费用不菲。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游客或者背包客来这里,专门来这里住宿的大多是来享受帝王般休闲生活的有钱人。
酒店内其实也是古堡内,有很多古老的壁画与石雕,即使你不住宿,酒店的侍应生也愿意带游客随处走走,甚至可以参观一下那个有数百年前留下绘画作品的9号房间。也可以顺便去转转这个很原生态的小村子。
或许是游客太少的缘故,村民看到外国人都非常热情,邀请进他们的家参观,这使得游客可以有机会真正走进印度底层人的家庭。村里的房子大都比较简陋,偶有外观略显有形的房,但里面都差不太多,光线昏暗,大多没有床,直接铺了薄薄的垫子睡在地上。
屋里除了一堆大小罐子和桶,就是破旧的衣橱。当地人都说印地语,几乎不会英语,交流比较困难。——摘自前行者的游记巴利耆那教寺庙关于耆那教的情况在本游记的杰伊瑟尔梅尔部分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简单的说。
就是印度的一个起源于印度教但又有别于印度教的古老宗教,兴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目前在印度的信徒大约有400万,约占总人口的04%。是个小宗教。焦特布尔巴利耆那庙耆那庙这是座有点规模的寺庙,本不在雪落和柳静姝的计划内,是司机带着来的。
位于巴利镇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属于信徒在用的寺庙,并没有什么游客参观。允许参观,但不让拍照。因为雪落和柳静姝马上要去一处很大的耆那庙千柱庙参观,这里又不让拍照,雪落就没进去,同伴们进去看了看,说里面还挺大,人很多。
路边招来一候着的突突车回酒店歇息。在焦特普尔的第二天结束。14~124焦特布尔今天是出行印度的第14天,在焦特布尔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白天包车去了乡下,去看了制陶工坊、织布工坊,以及一处村落。宿焦特布尔。
昨天跟酒店老板说,在焦特布尔还有一天机动时间,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去吗;老板说,推荐你们包辆吉普车去一下城南的郊区,去看看那边的几个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项目,一是制陶工坊,可以观看制陶工艺过程。
二是一个叫比什诺伊的的传统村落,可以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三是纺织工坊。往返大概60公里,费用是1500。对制陶与纺织,雪落兴趣一般般;看野生动物,是雪落镜头的最爱。于是,应了,在酒店早餐后立即出发。
司机会说一些英语。没来印度之前,以为印度人都会说英语,因为英语是官方语言,印度曾做过英国的殖民地嘛。而且,据说印度人在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比龙国人好找工作,是因为他们的英语好。但是,这次亲身来到印度后,实地体验。
印度的普通民众中,英语说得好的真不多。老百姓都说印地语。焦特布尔出城后路过一个村口,好多人站在街头交头接耳,雪落以为是遇上闹事的或罢工游行的一类,一问司机,回说不是,是在这里等着找工作的。噢。
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制陶工坊”。位于城郊一处村镇的路边,院子门口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大陶罐。里面的那间屋子就是制作陶器坯子的地方。屋外堆放这很多水罐。
看样子这家工坊制作的陶器主要不是工艺品,而是在村镇使用的陶器,主要用来盛水。样子都差不多,工艺水平比较粗糙。司机跟这家做陶器的人认识,打了一下招呼,就带着雪落和柳静姝走进屋子。
从外面看,这座小房子不大,也很简陋。焦特布尔制陶工坊待雪落和柳静姝走进屋子站定,这位老人开始为雪落和柳静姝示范一件陶盆的坯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雪落在电视里看到过:下面一个转盘,陶泥放在上面,利用下面的旋转力。
用手和简单工具把陶泥弄出要的形状来。看似简单,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要想立马学成是不可能的。司机问雪落和柳静姝要不要试试,看到那些汤汤水水的,担心弄脏衣服,就谢绝了。这张桌子上堆着一些算是工艺品的小陶器。
做工都很粗糙,以为不容易卖出去,想好心帮着解决三两件困难,结果一问价格,还挺贵,老人还不肯讲价,就做罢了。比什诺伊是一个印度教宗派,500年来一直遵守教长的教导,在环保成为社会主流意识之前,就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他们将所有动物生命都视为神圣的,为保护动物宁肯牺牲自己。
所以,这里的野生动物密度很大,且能亲近人类,如印度羚、蓝牛羚,瞪羚和沙漠狐等。焦特布尔比什诺伊文化村离开制陶工坊前行不远,雪落和柳静姝来到一个很简朴的村子,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走进一户人家的院子。
扫一眼就能得出这样的印象:这里的人,生活水平不高。直白的说,就是很穷。低矮的房子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只有少量的锅碗瓢盆之类非常简单的生活用品。人也显得很无精打采的。司机说,这里的人为了保护环境,都不去伐树种地。
“不种地靠什么生活呢?”雪落有点疑问。焦特布尔比什诺伊文化村司机把雪落和柳静姝带到这位一侧脸上鼓个大包的白衣大叔面前席地而坐,然后让他给雪落和柳静姝表演一下手中的活。司机的解说大部分听不懂。
但见那人面对一个十字架模样的小木头架子,把手中的小物品雪落和柳静姝也没看清是什么放进两个黑布袋中用水过滤一下,然后再放在下面那个小陶罐里研磨一下,再拿到高处那个小四方台上用烛火烤一下,最后,再放到鼻子跟前闻。
其间,口中似在不停念动咒语,神态举止有点像在做巫术。表演完毕,司机翻译说,闻过那东西后会感到非常提神,浑身舒坦。听到这几句,雪落马上联想到能闻之提神的一个物品:大烟。——这人不会是想让雪落和柳静姝买他的大烟吧?
雪落心里嘀咕着。想到这,立马没了兴趣,谢过大叔,应司机的说法每人给了大叔一点的生活赞助费,然后离开。不是说带雪落和柳静姝来这里看动物吗?以为在后面还能看到。焦特布尔编织工坊离开那个小村落,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来到下一个地方。
一处编织工坊。就是编织地毯挂毯围巾的地方。焦特布尔编织工坊这里有几座非常简单但看上去很新的茅草屋,旁边竖着太阳能电杆,像是给屋子供电的。一位当地人很清闲地坐在门口看报,雪落和柳静姝过来也没转身抬眼。
除了他,整个院落里再看不到其他人。几座茅草屋之间有一小块平整出来的场地,中间画着雪落看不懂的白色宗教图案。这小场地像是供人跳那种当地民族舞的地方——这种场景雪落似乎在国内的“民族村”见过——那种专门接待游客的地方。
焦特布尔编织工坊请来了这里的工人给雪落和柳静姝演示如何编织一块手工地毯。木头编织机是老爷级的,用木杠加麻绳把一个单人床面积宽窄的经线绷直在编织机上,然后用手工一根一根编织纬线。这样织一块地毯,真的很练耐力。
要是把孙悟空按在这儿织地毯的话,恐怕早就蹿了,一蹦老高,一个跟头云回花果山去鸟——“俺老孙可没那个耐性”。焦特布尔编织工坊半成品手工编织床屉。焦特布尔编织工坊这里有个很大的织毯厂房,专织地毯、挂毯、围巾之类的编织品。
焦特布尔编织工坊成品间。同伴给他们进献了些细碎银两,换得一二纯毛围巾回去跟亲朋好友显摆。看完这两个地方,以为司机要带雪落和柳静姝去看重头戏——与人亲近的野生动物了。谁知那台小吉普车载着雪落和柳静姝飞快地返回了城里。
说好的野生动物呢?一种被玩了感觉。回到酒店,老板问玩的怎么样?雪落和柳静姝答:比较失望。老板一脸不解,说很多欧美客很喜欢那里啊,哭着喊着地想去。雪落相信老板是认真的,他是贵族,犯不上为这点小钱,况且他找来的是外面专门做这条游览线的车。
但他可能不知道司机带雪落和柳静姝去的地方真的不好玩,连鸡肋都算不上。一个买陶器的,一个卖布的,还有一个要捐助的。酒店老板与太太虽然属“皇亲国戚”贵族阶层,但非常友好非常和气,一点架子与傲慢都没有。
知道雪落和柳静姝明天要离开了,跟厨子说晚上备点儿好菜给雪落和柳静姝品尝,帮雪落和柳静姝联系好了明天去乌代布尔的包车,并欣然应邀与雪落和柳静姝合影留念。谢谢你们这三天来的关照与舒适环境,欢迎有机会来龙国玩。
晚餐在酒店餐厅吃的,菜是老板嘱咐酒店的厨子做的,地道的当地印度菜。双层烤饼叫恰巴提,软硬适度,淡淡的麦香于其中;米饭在这里很少能吃到,里面放了些菜豆与咖喱;两盆烩蔬菜,一盆咖喱蔬菜汤。
并不奢华,不讲排场,很有地方特色。至此,在焦特布尔的三天结束,明天包车前往下一站——白色之城乌代布尔,途中顺访千柱庙与贡伯尔加尔古堡。清晨,焦特布尔明艳的早霞送雪落和柳静姝启程前往乌代布尔。
乌迈德巴望王宫的须弥山形的身影浸泡在金色的霞光中。焦特布尔在焦特布尔包租的一辆丰田小客车,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不到300公里,包括途中去景点、司机及全部车费5500。因为是委托酒店帮助订的,所以,会比到旅行社直接去租略贵点。
估计这车压压价4000~4500应当能拿下来。焦特布尔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从焦特布尔经、贡伯尔加尔古堡至乌代布尔约280公里。途中的公路大致如此,双向单车道,柏油路面,因这段路远离大城市,因此道路上的车辆不是很多。
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农田中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正旺,间接体现了12月初北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季节气候情况。温度大致在2030度之间,少雨,是非常适合旅行的季节。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
牌大货车,印度本土品牌。这辆车的前脸涂白,模样让雪落想起龙国的双簧中坐在前面那位光比划不出声的小白脸。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路过一小村镇,看到一些妇女用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且大都不用手扶,象演杂技的。
他们穿的莎丽颜色特别艳丽,不由想起印度社会妇女被**事件多发的传闻,心想,假如她们的衣着颜色低调一点,如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穿一身素色的把头与全身罩起,只留一双眼洞看东西,那样是不是此类案件就会低一些呢?
假如龙国的女性也都穿颜色这么夸张的衣服,犯罪率会不会高上去呢?其实雪落的本意是:在印度,即使妇女们穿这般色彩招摇的衣服,也没有觉得她们有什么不安全。印度社会妇女安全问题,并不像雪落和柳静姝听闻的那样严重。
焦特布尔由焦特布尔至乌代布尔途中这一程280公里在途中遇到两个收费站,一个收费站收了35相当35元人民币,另一个收了50。原计划先去看位于焦特布尔至千柱庙之间的那莱村的古堡酒店。但司机说找不到这个酒店的位置。
就带雪落和柳静姝先来到位于巴利镇附近的一座耆那教寺庙参观。纳莱村位于焦特普尔至乌代布尔途中的代苏里镇附近。本身是个自然村落,座落在一座小山丘的边上。村里唯一的景观是座名叫瑞瓦拉那莱的酒店。
这座酒店建筑以前是焦特普尔土藩王的行宫,建于十七世纪初,距今约四百年历史。这也是酒店的最大卖点,住宿费用不菲。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游客或者背包客来这里,专门来这里住宿的大多是来享受帝王般休闲生活的有钱人。
酒店内其实也是古堡内,有很多古老的壁画与石雕,即使你不住宿,酒店的侍应生也愿意带游客随处走走,甚至可以参观一下那个有数百年前留下绘画作品的9号房间。也可以顺便去转转这个很原生态的小村子。
或许是游客太少的缘故,村民看到外国人都非常热情,邀请进他们的家参观,这使得游客可以有机会真正走进印度底层人的家庭。村里的房子大都比较简陋,偶有外观略显有形的房,但里面都差不太多,光线昏暗,大多没有床,直接铺了薄薄的垫子睡在地上。
屋里除了一堆大小罐子和桶,就是破旧的衣橱。当地人都说印地语,几乎不会英语,交流比较困难。——摘自前行者的游记巴利耆那教寺庙关于耆那教的情况在本游记的杰伊瑟尔梅尔部分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简单的说。
就是印度的一个起源于印度教但又有别于印度教的古老宗教,兴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目前在印度的信徒大约有400万,约占总人口的04%。是个小宗教。焦特布尔巴利耆那庙耆那庙这是座有点规模的寺庙,本不在雪落和柳静姝的计划内,是司机带着来的。
位于巴利镇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属于信徒在用的寺庙,并没有什么游客参观。允许参观,但不让拍照。因为雪落和柳静姝马上要去一处很大的耆那庙千柱庙参观,这里又不让拍照,雪落就没进去,同伴们进去看了看,说里面还挺大,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