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发兵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83章发兵
“诸位,周军的前锋确实已经到了良乡一带,他的游骑有时候还在南京城附近出没!你们觉得周军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啊!”耶律挞烈说道。
“大帅,以末将之见,管周军有什么行动呢?我契丹行军的传动,向来是一切在我。咱们掌握着主动,只有我们打原,而原疲于应付,从来没有我们需要防守的道理。咱们兵精粮足,直接冲过去将他们击溃也就是了!”永兴宫统领耶律何鲁不说道。
真tmd的没脑子,耶律挞烈第一个反应就是想骂何鲁不一顿。这家伙口气这么冲,让耶律挞烈是在是有些难以忍受。说起来何鲁不的出身,那也是比较高贵的。他老爹当年是圣嗣皇帝(太宗耶律德光)帐下的南院大王,跟随耶律德光南入汴京。不过,他老爹耶律吼在耶律德光挂了以后挂了以后,他率先支持人皇王的儿子兀欲当皇帝(即世宗皇帝),反而不支持远在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的皇子耶律璟做皇帝(今现在的皇帝)。就当时来看,耶律吼是站对了位置,何鲁不一路上青云直上,可没想到兀欲当了几年皇帝之后,居然被杀了,在南山避难的耶律璟反倒又成了皇帝。于是,耶律何鲁不就止步不前,再也不能进步了。不过,这个人倒不是高莫翰一派的。明摆着皇帝不喜欢何鲁不,高莫翰又不是傻子,何必和他走的很近呢?
耶律挞烈对于何鲁不来说,态度向来是温和的,为什么呢?一来呢,两个人是亲戚,南院大王可不是随便个人就能当地。再有,别看何鲁不现在挺落魄的,挺不受重用的,可是,何鲁不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皇帝耶律璟喝酒喝出毛病了,对女人不感兴趣(可能是肾有问题),他当皇帝以后就把自己堂哥兀欲(世宗皇帝)的年仅4岁的儿子耶律贤抱进了宫,而且对耶律贤非常好,朝廷上下都认为这耶律贤应该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一旦耶律贤能当上皇帝,那么对世宗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耶律吼一定会被平反(耶律璟当皇帝以后,对自己堂哥做的事更改了不少),耶律何鲁不就会继续自己的似锦前程了嘛。
对于何鲁不,耶律挞烈还算是有所照顾的。可没想到高派的人不发难,这个何鲁不却率先说出了这样的话,耶律挞烈笑着说道:“何鲁不将军勇气可嘉,如果我堂堂契丹大军人人都如此,又何愁周军不败呢?可眼下的周军,非比往常了。这支原王朝的军队,要比以前的晋兵强上太多了。益津关之战、萧敌烈的阵亡,这都说明了这支军队的厉害。战争乃国家大事,不得不谨慎从事啊!”
其实耶律何鲁不真的不是对耶律挞烈有意见。只是他六院出身的皇族,现如今四十多岁了还如此落魄,他心里着急万分啊。人活着不就奔个前程嘛,可每年朝廷考核,年轻的时候说你太年轻,让你等等;年纪大了又说你要发扬风格,让位给年轻人;不溜秋的时候,又说你没功劳;上面就是故意压着你,可反倒还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表明自己“公正公平公开”,这么多年了,何鲁不死活就是评不上个“契丹年度最佳公务员”,让他怎么都没有机会展露身手,他能不着急嘛。今天好不容易有了出兵打仗立功的机会,可是耶律挞烈犹犹豫豫的,似乎不愿意发兵的样子,他能不上火嘛。
耶律何鲁不有点不服气,还想再说。一旁的耶律区里思却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军情不明怎么能够贸然出兵呢?白围团之战、汴京之战,我军为什么会先赢后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何鲁不,你也是老人了。难道当了十几年的宫兵统领,连怎么打仗都忘记了吗?”
见两位大帅面色不善,耶律区里思还重重的训斥了自己,何鲁不早就由当年的风华少年,变成了郁闷年,当下讪讪的退下,再也不敢说什么了。空虚而又无聊的时间,不仅仅消耗掉了何鲁不的才华,就连他的信心也消磨殆尽。何鲁不多冤枉啊,自己虽然是永兴宫的卫兵的统领,号称是精锐的皮室军,可是光北院皮室军像永兴宫这样的建制就有三十六个,而他是出兵次数最少的精锐部队将领。如果不是周军大局北上,恐怕朝廷还想不到有何鲁不这个人呢。
冒失的何鲁不吃了瘪。可是从一个侧面上也反映了契丹将领对战时的不确定性。有十年没打过这样的大战了,契丹军对周军,或者说对原军队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想再现当年驰骋原的英姿,另一方面原惨败的教训也让他们记忆犹新。
耶律挞烈的目光从左看到右,又从右看到左,见众人沉默不语,他不禁失笑道:“诸位可是担心此战的胜负吗?”
耶律挞烈虽然没有真正掌过兵,可对人心的揣摩还是比较到位的。他笑着说道:“前年的时候,有咱们的使者乔荣从汴京回来,我问乔荣道:汴京那边可有什么变化没有?你们猜,乔荣说些什么?”
耶律挞烈哈哈大笑,道:“乔荣说:听闻大王您在南京练兵,原百姓以为我天朝大军即将南下,纷纷准备难逃。而周国上下正为此事烦恼不已。太宗皇帝十万人马就可以册立石敬瑭,现如今咱们可不止十万大军啊!人死余威尚在,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越来越强了呢!如果周军听说我们三十万大军南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想我们这样,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呢?”
这话比刚才耶律挞烈表忠心更起作用。很多将领的脸上也不禁浮出了笑容,对啊,我们在担心敌人,难道敌人就不担心我们吗?
这人心一活儿,话就多了。南京府尹韩绍芳说道:“大帅,周军扩大搜索范围,无非是想隐蔽自己主力军队的活动,好做到对我军地突然袭击。可是从周军眼下的状况来看,他们恐怕只有西进偷袭蔚州(今山西省灵丘市)了。末将觉得,咱们应该赶紧派人增援蔚州才对。”
耶律挞烈瞥了眼韩绍芳,这人比起他老爹---开国元勋韩延徽来说,差了太多。果然,这韩绍芳话音刚落,南京留守萧思温就说到:“不然。以我之见,周军现在时骑虎难下了!”
“哦?这话是从何说起啊?”耶律挞烈问道。如果想在挞烈派系里面硬要找一个名将的话,那么他一定就是萧思温了。
萧思温恭恭敬敬的施礼之后,方才说道:“以我之间周军最原本的计划,是想先夺三关,威服莫州、瀛洲,然后快速北上,攻克涿州,然后强在我契丹大军南下之前,拿下南京。这个计划就现在来看,他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可是,这个计划唯一的缺漏之处在于,周军显然没有料到我契丹大军南下会如此之快。在周军尚且没有达到南京城之前,我军已经到了南京城。我契丹大军云集,而涿州以东却地势极为平淡,利于我军作战,而不利于周军防守。战争打到眼下这个局面,正想大帅您刚才说的那样,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进军,而是周军不知道该怎么进退了。进,南京城下和我军决战,他没有地理优势,没有军事优势,粮道又时刻出在我军的威胁之下;退,他无路可退,气势汹汹的侵入我国,结果我大军刚刚南下,他就慌不跌的南撤了。那么经此一战之后,周军就再也没有勇气和我契丹大军作战了。而且,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是要灭亡周国的,所以,他不会后退。他们现在的选择,比我们要少的多。他们现在按兵不动,以我之见,很可能是故弄玄虚,其目的是想看我们怎么行动,然后他们再找机会、找纰漏和我们决战。”
“萧将军之言可谓入木三分了。不过,以下官之见,周军的计划是在夺取三关以及莫州、瀛洲之后,就开始造势,挑拨燕云一带汉族和契丹族的关系,吸引南京的贵军南下,其目的就是要制造混乱,从取利。他们之所以陷入眼下这么被动的局面,我以为,我军有两点处理很重要。第一,萧思温将军在南京坐守不出。相对于周军的二十万大军来说,萧将军所指挥的6万人马自然是很少的,可是对于只有数千人守城的燕云一带来说,确实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只要萧将军没有出兵,不再周军兵锋之下的州县,没有谁敢有异动。只要他有异动,萧大人的骑兵转瞬机智。萧将军不出兵整个燕云只能继续保持原状。周军想制造混乱,就没有办法成功了。第二办法则是萧敌烈将军出兵。周军攻克涿州之后,本应该立刻举兵南京的,可是,萧敌烈将军率领骑兵出城了,而且目标很明确,他就是冲着周军的粮道去的。周军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对付萧敌烈将军。由于萧将军出兵的时候,采用少骑的法子,让周军误以为出城的兵马有三四万人,在围歼了萧将军的10000人马之后,他们恐怕还在担心那本来就不存在的30000人马,这么一来又耽搁了时间,让贵军主力能够从容而来!”田雨侃侃说道。
耶律挞烈听了,满脸都是笑意,不住的恭维道:“田大人真不愧是楚国大才啊,一番话,让本帅茅塞顿开,用原的说法,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那么,田大人,你觉得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耶律挞烈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呵呵,耶律挞烈他不高兴才是怪事。刚才不是说了吗,挞烈对萧思温、萧敌烈是矛盾的,一个“不主动、不积极,坐看成败”;另一个兵败身亡,别说让挞烈给他们记功了,就算是保住萧思温的乌纱帽,都得用上“此时正值用人之际”这样的托词。
可田雨一席话,他的这些军事分析,事实上是在替萧思温摆功劳,就算是战死的萧敌烈,那也应该评上一个“烈士”,而不是“莽夫”,死后应该开追悼会,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讣告就完了。耶律挞烈高兴的看了眼田雨,心里话:你小子还真行,还真会抓时机啊。周军不动,我军顺利到达南京城下,居然都成了萧思温的功劳,而且似乎还有根有据,不容辩驳。更何况,田雨是个外来户,从皇帝耶律璟看,他没有特别的立场,他就是实话实说啊。
区里思有些不高兴,不过田雨好赖是楚国人,他一来不好斥责,这会影响到契丹和楚国的国际关系,二来,区里思不是需要这个楚国的货物嘛,这田雨和拽刺关系密切,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依在下之间,可以少部分兵力在良乡一带和周军虚与委蛇,主力军队走安次向涿州逼近,在涿州东部和周军决一雌雄!”田雨斩钉截铁的说道。
耶律挞烈点了点头,但他并没有立刻拍板,反而继续看其他的将领。在耶律挞烈想来,田雨,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而来,给自己出谋划策已经实属难得,要事事还按他说的办,那。。。那置堂堂契丹上千员大将与何地啊?虽然,田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也要有他们契丹人商量商量之后再采纳,要“拿来”,但是也要“改造”,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在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些军事常识的。良乡一带是西山山麓地区,利于步兵,不利于骑兵作战,而安次一带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契丹骑兵作战,从安次向东紧逼涿州是一个非常稳妥的办法。
于是,大家伙都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敲定了进兵路线。这个路线和田雨说的差不多,唯一一点区别就是,更加的细化了,连路过那些城镇都确定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83章发兵
“诸位,周军的前锋确实已经到了良乡一带,他的游骑有时候还在南京城附近出没!你们觉得周军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啊!”耶律挞烈说道。
“大帅,以末将之见,管周军有什么行动呢?我契丹行军的传动,向来是一切在我。咱们掌握着主动,只有我们打原,而原疲于应付,从来没有我们需要防守的道理。咱们兵精粮足,直接冲过去将他们击溃也就是了!”永兴宫统领耶律何鲁不说道。
真tmd的没脑子,耶律挞烈第一个反应就是想骂何鲁不一顿。这家伙口气这么冲,让耶律挞烈是在是有些难以忍受。说起来何鲁不的出身,那也是比较高贵的。他老爹当年是圣嗣皇帝(太宗耶律德光)帐下的南院大王,跟随耶律德光南入汴京。不过,他老爹耶律吼在耶律德光挂了以后挂了以后,他率先支持人皇王的儿子兀欲当皇帝(即世宗皇帝),反而不支持远在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的皇子耶律璟做皇帝(今现在的皇帝)。就当时来看,耶律吼是站对了位置,何鲁不一路上青云直上,可没想到兀欲当了几年皇帝之后,居然被杀了,在南山避难的耶律璟反倒又成了皇帝。于是,耶律何鲁不就止步不前,再也不能进步了。不过,这个人倒不是高莫翰一派的。明摆着皇帝不喜欢何鲁不,高莫翰又不是傻子,何必和他走的很近呢?
耶律挞烈对于何鲁不来说,态度向来是温和的,为什么呢?一来呢,两个人是亲戚,南院大王可不是随便个人就能当地。再有,别看何鲁不现在挺落魄的,挺不受重用的,可是,何鲁不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皇帝耶律璟喝酒喝出毛病了,对女人不感兴趣(可能是肾有问题),他当皇帝以后就把自己堂哥兀欲(世宗皇帝)的年仅4岁的儿子耶律贤抱进了宫,而且对耶律贤非常好,朝廷上下都认为这耶律贤应该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一旦耶律贤能当上皇帝,那么对世宗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耶律吼一定会被平反(耶律璟当皇帝以后,对自己堂哥做的事更改了不少),耶律何鲁不就会继续自己的似锦前程了嘛。
对于何鲁不,耶律挞烈还算是有所照顾的。可没想到高派的人不发难,这个何鲁不却率先说出了这样的话,耶律挞烈笑着说道:“何鲁不将军勇气可嘉,如果我堂堂契丹大军人人都如此,又何愁周军不败呢?可眼下的周军,非比往常了。这支原王朝的军队,要比以前的晋兵强上太多了。益津关之战、萧敌烈的阵亡,这都说明了这支军队的厉害。战争乃国家大事,不得不谨慎从事啊!”
其实耶律何鲁不真的不是对耶律挞烈有意见。只是他六院出身的皇族,现如今四十多岁了还如此落魄,他心里着急万分啊。人活着不就奔个前程嘛,可每年朝廷考核,年轻的时候说你太年轻,让你等等;年纪大了又说你要发扬风格,让位给年轻人;不溜秋的时候,又说你没功劳;上面就是故意压着你,可反倒还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表明自己“公正公平公开”,这么多年了,何鲁不死活就是评不上个“契丹年度最佳公务员”,让他怎么都没有机会展露身手,他能不着急嘛。今天好不容易有了出兵打仗立功的机会,可是耶律挞烈犹犹豫豫的,似乎不愿意发兵的样子,他能不上火嘛。
耶律何鲁不有点不服气,还想再说。一旁的耶律区里思却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军情不明怎么能够贸然出兵呢?白围团之战、汴京之战,我军为什么会先赢后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何鲁不,你也是老人了。难道当了十几年的宫兵统领,连怎么打仗都忘记了吗?”
见两位大帅面色不善,耶律区里思还重重的训斥了自己,何鲁不早就由当年的风华少年,变成了郁闷年,当下讪讪的退下,再也不敢说什么了。空虚而又无聊的时间,不仅仅消耗掉了何鲁不的才华,就连他的信心也消磨殆尽。何鲁不多冤枉啊,自己虽然是永兴宫的卫兵的统领,号称是精锐的皮室军,可是光北院皮室军像永兴宫这样的建制就有三十六个,而他是出兵次数最少的精锐部队将领。如果不是周军大局北上,恐怕朝廷还想不到有何鲁不这个人呢。
冒失的何鲁不吃了瘪。可是从一个侧面上也反映了契丹将领对战时的不确定性。有十年没打过这样的大战了,契丹军对周军,或者说对原军队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想再现当年驰骋原的英姿,另一方面原惨败的教训也让他们记忆犹新。
耶律挞烈的目光从左看到右,又从右看到左,见众人沉默不语,他不禁失笑道:“诸位可是担心此战的胜负吗?”
耶律挞烈虽然没有真正掌过兵,可对人心的揣摩还是比较到位的。他笑着说道:“前年的时候,有咱们的使者乔荣从汴京回来,我问乔荣道:汴京那边可有什么变化没有?你们猜,乔荣说些什么?”
耶律挞烈哈哈大笑,道:“乔荣说:听闻大王您在南京练兵,原百姓以为我天朝大军即将南下,纷纷准备难逃。而周国上下正为此事烦恼不已。太宗皇帝十万人马就可以册立石敬瑭,现如今咱们可不止十万大军啊!人死余威尚在,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越来越强了呢!如果周军听说我们三十万大军南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想我们这样,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呢?”
这话比刚才耶律挞烈表忠心更起作用。很多将领的脸上也不禁浮出了笑容,对啊,我们在担心敌人,难道敌人就不担心我们吗?
这人心一活儿,话就多了。南京府尹韩绍芳说道:“大帅,周军扩大搜索范围,无非是想隐蔽自己主力军队的活动,好做到对我军地突然袭击。可是从周军眼下的状况来看,他们恐怕只有西进偷袭蔚州(今山西省灵丘市)了。末将觉得,咱们应该赶紧派人增援蔚州才对。”
耶律挞烈瞥了眼韩绍芳,这人比起他老爹---开国元勋韩延徽来说,差了太多。果然,这韩绍芳话音刚落,南京留守萧思温就说到:“不然。以我之见,周军现在时骑虎难下了!”
“哦?这话是从何说起啊?”耶律挞烈问道。如果想在挞烈派系里面硬要找一个名将的话,那么他一定就是萧思温了。
萧思温恭恭敬敬的施礼之后,方才说道:“以我之间周军最原本的计划,是想先夺三关,威服莫州、瀛洲,然后快速北上,攻克涿州,然后强在我契丹大军南下之前,拿下南京。这个计划就现在来看,他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可是,这个计划唯一的缺漏之处在于,周军显然没有料到我契丹大军南下会如此之快。在周军尚且没有达到南京城之前,我军已经到了南京城。我契丹大军云集,而涿州以东却地势极为平淡,利于我军作战,而不利于周军防守。战争打到眼下这个局面,正想大帅您刚才说的那样,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进军,而是周军不知道该怎么进退了。进,南京城下和我军决战,他没有地理优势,没有军事优势,粮道又时刻出在我军的威胁之下;退,他无路可退,气势汹汹的侵入我国,结果我大军刚刚南下,他就慌不跌的南撤了。那么经此一战之后,周军就再也没有勇气和我契丹大军作战了。而且,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是要灭亡周国的,所以,他不会后退。他们现在的选择,比我们要少的多。他们现在按兵不动,以我之见,很可能是故弄玄虚,其目的是想看我们怎么行动,然后他们再找机会、找纰漏和我们决战。”
“萧将军之言可谓入木三分了。不过,以下官之见,周军的计划是在夺取三关以及莫州、瀛洲之后,就开始造势,挑拨燕云一带汉族和契丹族的关系,吸引南京的贵军南下,其目的就是要制造混乱,从取利。他们之所以陷入眼下这么被动的局面,我以为,我军有两点处理很重要。第一,萧思温将军在南京坐守不出。相对于周军的二十万大军来说,萧将军所指挥的6万人马自然是很少的,可是对于只有数千人守城的燕云一带来说,确实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只要萧将军没有出兵,不再周军兵锋之下的州县,没有谁敢有异动。只要他有异动,萧大人的骑兵转瞬机智。萧将军不出兵整个燕云只能继续保持原状。周军想制造混乱,就没有办法成功了。第二办法则是萧敌烈将军出兵。周军攻克涿州之后,本应该立刻举兵南京的,可是,萧敌烈将军率领骑兵出城了,而且目标很明确,他就是冲着周军的粮道去的。周军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对付萧敌烈将军。由于萧将军出兵的时候,采用少骑的法子,让周军误以为出城的兵马有三四万人,在围歼了萧将军的10000人马之后,他们恐怕还在担心那本来就不存在的30000人马,这么一来又耽搁了时间,让贵军主力能够从容而来!”田雨侃侃说道。
耶律挞烈听了,满脸都是笑意,不住的恭维道:“田大人真不愧是楚国大才啊,一番话,让本帅茅塞顿开,用原的说法,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那么,田大人,你觉得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耶律挞烈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呵呵,耶律挞烈他不高兴才是怪事。刚才不是说了吗,挞烈对萧思温、萧敌烈是矛盾的,一个“不主动、不积极,坐看成败”;另一个兵败身亡,别说让挞烈给他们记功了,就算是保住萧思温的乌纱帽,都得用上“此时正值用人之际”这样的托词。
可田雨一席话,他的这些军事分析,事实上是在替萧思温摆功劳,就算是战死的萧敌烈,那也应该评上一个“烈士”,而不是“莽夫”,死后应该开追悼会,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讣告就完了。耶律挞烈高兴的看了眼田雨,心里话:你小子还真行,还真会抓时机啊。周军不动,我军顺利到达南京城下,居然都成了萧思温的功劳,而且似乎还有根有据,不容辩驳。更何况,田雨是个外来户,从皇帝耶律璟看,他没有特别的立场,他就是实话实说啊。
区里思有些不高兴,不过田雨好赖是楚国人,他一来不好斥责,这会影响到契丹和楚国的国际关系,二来,区里思不是需要这个楚国的货物嘛,这田雨和拽刺关系密切,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依在下之间,可以少部分兵力在良乡一带和周军虚与委蛇,主力军队走安次向涿州逼近,在涿州东部和周军决一雌雄!”田雨斩钉截铁的说道。
耶律挞烈点了点头,但他并没有立刻拍板,反而继续看其他的将领。在耶律挞烈想来,田雨,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而来,给自己出谋划策已经实属难得,要事事还按他说的办,那。。。那置堂堂契丹上千员大将与何地啊?虽然,田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也要有他们契丹人商量商量之后再采纳,要“拿来”,但是也要“改造”,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在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些军事常识的。良乡一带是西山山麓地区,利于步兵,不利于骑兵作战,而安次一带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契丹骑兵作战,从安次向东紧逼涿州是一个非常稳妥的办法。
于是,大家伙都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敲定了进兵路线。这个路线和田雨说的差不多,唯一一点区别就是,更加的细化了,连路过那些城镇都确定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