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背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可仔细想想,王上这么活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可以说自从王上而立之年以后,就一直在求仙问道了。这算是遭禁在了寻仙问道的路上。
连王老国丈都咬着后槽牙叹息:“但凡留下一个王子在京都也好呀。”
老丞相安抚国丈:“已经让人去接王后一行了,相信很快就京都了。”
老国丈叹气:“有劳丞相大人了。”可不得感谢人家吗,现在老丞相这么兢兢业业的,算是为了他外孙子在守业呢。
老丞相撸撸胡子,心说国丈大人谢的稍微早了点,毕竟外面乱,京都也乱,王后一行能不能顺利回京还两说呢。并且两人都知道,王上做事武断,可以说把京都的兵力都带走了,他们拿什么去接应王后一行人呀。
何况京都真的不消停,离不开人。难道要各府的家丁拉出来,弄个杂牌军不成。倒也是一个出路。可眼下各府自古不暇,唯恐让人钻了空子,怕是出人手的不多。
老丞相:“老夫看这事不寻常,王上遇刺,京都生变,怕是不能善了。”
这已经算是很厚道的提醒了。国丈能把闺女送到王宫的人,脑子真够用,他也能想到,可能怎么办呀。王上遇刺,这都算是好听的说法了,难道说王上被自己折腾死了。想起来就气。
两人都是读史的,王朝的兴起败落,心里都有数,不过国丈大人一时间还想不开就是了,毕竟眼看着他家外孙就能荣登九五了。笑看风云的人,那都是事不关己的。
到了这份上,谁不愿意拼一把呀,万一有成算呢,是吧。
国丈大人:“燕氏父子狼子野心,这事跑不了燕城。”
丞相大人胡子动了动:“国丈大人思考的方向不错,燕氏父子的实力,确实是目前对王上京都威胁最有力度的人,可燕氏父子行事,不至于如此。观秦地,鲁地的现状,老夫断定这事跟燕氏父子无关。”
老国丈脸色通红,竟然不成想,丞相大人对政敌如此推崇,这可不太好办。这时候,不管是不是燕氏父子,都应该把锅给他们背上才是。
老丞相:“国丈大人,眼下的京都,同燕城交恶没有好处的,咱们手中没钱,没粮,没兵,又何苦因为这等事情于燕城交恶,反倒放过了真凶。”
即便是人家燕氏父子是真凶,他们都没有本事拿人家试问的。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你就知道人家燕氏父子愿意跟你们总是打嘴炮呀。万一人家不耐烦了,京都那不是伸着脖子干等着吗。蠢,很蠢的见识。
老国丈:“依丞相大人看,是哪家在背后操纵这等恶事。”
丞相大人叹气:“说句大不敬的话,鲁地这些年只能算是上能支撑而已。鲁地税收繁重,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若是鲁地百姓做出点这事,不足为奇。”
有这么说话的下属吗,出事的那可是顶头上司呢。老国丈都有点适应不了丞相大人的画风。
丞相大人接着说道:“秦地,老夫不说,国丈也该知道亲近如何,王駕没有到秦地就出了这等事情,实在是让老夫没有想到。”
言外之意,若是到了秦地之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根本就是正常的。
国丈大人脸上肌肉僵硬,心头顶着一片乌云,知道自家姑爷不咋样,没想到不咋样成如此这般的情况。听老城乡的口气,别说民心,怕是连百官的心都失了。
国丈叹口气,特别想要问一句,若是王后回来,王子上位的事情丞相大人以为如何,这本应该是铁板钉钉子的事情,愣是连老国丈都觉得情景不乐观了。
丞相大人:“还是等王后一行回来再说吧。”
王后回京,真不容易,经过几次的被人堵道,各种刺杀之后,王后就知道了,这些人志不在刺杀,而是在阻挠他们回京。
王后若不是知道,王上的子嗣都在他们一行人中,怕是都要以为诸位王子争位,才阻挠他们回京了。望着京都的方向,一脸的无可奈何。
都两天了,愣是就前进了区区二十几里。怕是到京都的时候,王上的金身都要坏了。
可恨王上活着的时候,对燕氏父子大方,封地,赏赐不断,可为了怕儿子上位,愣是把王子们困在宫中,连个封地,连点人手都没有,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呀。
要说听到这事最惊讶的就是燕氏父子,燕城主距离这边远,知道的消息晚,这些就不说了,燕少城主组正等着迎接圣驾呢,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有点回不过神来,难得不淡定:“这是真的。”
然后跟前商议事情的属下们,都望着少城主。好吧,燕少城主被人如此瞩目,只觉得冤枉死了,他什么都没有干。这么崇拜的眼神他受不起气的:“收起你们的心思,本少城主什么都没有干。”
这不可能,众人都是这么想的。燕阳心说跳进燕河都洗不清了,连自己人都不相信他了。
索性不解释了:“去让人贴告示,王上驾崩,举国哀思。”
秦地,这告示不下还好,下了之后,简直就是举国欢庆,百姓们连劳作都不顾的了,奔走相告,还有老人激动地泪眼婆娑,当即跪地叩谢上苍,终于把这个祸害给收了。
远远地看着百姓还成,大家脸上激动,可近处听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都没人好意思去燕少城主回禀。这还是初闻王上驾崩的消息呢,等到过了半日,燕少城主就收到了各种送礼的物件,有秦地世家们送的,也有老百姓送的,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燕少城主实在是搞不懂:“秦地今日是何风俗。”
程将军,好半天才说道:“庆祝王上驾崩。”
燕阳那么淡定的人,都被口水给呛了一下,这事他还能洗的清吗。这是谁让他们燕氏背黑锅呢。甩都甩不掉。
百姓中还有人再说,少城主为何不让人到了秦地在动手,让咱们大伙都啐昏君两口,也解解恨。好吧,这就是认定了少城主民族英雄了。
领头总兵:“少城主这个锅,到底是背还是不背呀。”
燕阳:“总要知道哪家势力,如此迫不及待,为了什么。”好吧,晚上的时候,燕阳就知道哪家势力如此迫不及待,还非要让他燕少城主背锅了。
秦九郎来了,趁着夜色而来,燕少城主看到这位姐夫的时候,就觉得吧,这事也不太难猜,跟京都齐氏血海深仇的,除了秦氏还真挑不出来几个。
秦九郎过来做什么的,奉家主之命,过来请少城主去京都主持大局的。
燕少城主:“你说什么。”
秦九郎:“王上驾崩,王后同王子们回京遇到阻拦,京都乱象丛生,还请少城主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率兵平乱。早日稳定大局。不然受兵祸的还是百姓。”
燕阳:“秦氏如此实力,让我燕氏去捡果子,燕阳没那么大的能耐。”
秦九郎头一次看到这个小舅子冷脸,说实话有点胆怵,难怪族老让他走这一趟。
秦九郎:“今日我作为秦氏儿郎对燕少城主效忠,我秦氏同齐氏血海深仇,举全组之力,阻齐氏子孙回京,已经是力有不待,我秦氏没有问鼎之心,更没有问鼎之力,族长说过,我秦氏子弟,以后只会以诗书传家。为燕氏所用,还请少城主莫要错过良机。”
确实是个良机,众位将领怪不好意思的,原来真的冤枉少城主了,真凶在这呢。
领头总兵:“还请少城主以天下苍生为重,秦地,鲁地才得以喘息,京都如今随时都有沦陷的危机,我中原大地若是再起兵祸,百姓该如何为继,还请少城主以时局为重,百姓为重。”
要不说人家有头脑呢。余下的众将士虽然没有领头这份机警,可跟着一快重复两句还是会的。
跪了一地的人让他燕阳去京都,救民于水火,这不是黄袍加身吗。似乎在乔木的笔记本上看过这个梗呢。咳咳,是不是有点他顺利了。
秦九郎:“少城主,我秦氏如今败落,后力不济,还请少城主连夜出发吧。”
要赶在王后的銮驾之前去京都平乱,才有操作其他的可能,不然恐怕要费事的。不过他们秦氏都做到这一步了,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齐氏在坐天下。
他们老子已经把福分给折腾光了。
领头:“自然是以百姓为重,少城主晚去京都一刻,京都百姓就在战乱,惶恐中不得安宁,还请少城主即刻点兵出发。”
得燕赤侍总兵也不用再回燕城了。越是这个时候,秦地越是不容有失,领头已经发了消息,让燕青时刻注意鲁地动向了。这时候可不光是燕氏想要捡便宜的。后院失火那是必须杜绝的。
至于燕城,真的安稳的很。有李氏在,有燕城主在,有乔木还有小世子在,随便出来一个都能稳住局势,
不是燕少城主对自家人放心,实在是有事实证明,他家媳妇儿子,就有这份本事。
燕少城主点兵,身边带了领头总兵,苏将军,程将军,秦九郎,还有几位常年跟在身边的燕城老将,就这么出发去京都了。
领头总兵还担心,半路碰上銮驾的话,他们到底要不要一起进京呢,毕竟没有交恶,而且大家走的是一个路线。
有秦九郎带路,愣是连銮驾的影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领头总兵忍不住看了这位三小姐的娇客好几眼,这不科学呀。还是说秦氏到如今这份上了,还有这份能力,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可真是不假。
秦九郎:“领头总兵不用看,不会碰到銮驾的。我秦氏拼死也不会让齐氏在少城主前面入京半步。”
领头总兵不以为然,谁先进京对于如今的燕氏来说重要吗,少城主若是有心京都,又岂是齐氏能够阻拦的。要知道燕城当初能够地位超然,那是因为燕城北面那就是外族,燕氏子弟用铁血为京都铸就了一道长城。
所以京都齐氏看不上贫瘠的燕城,才任其发展壮大的,如今的京都呢,秦地,鲁地,燕城,三面环绕,京都能如燕城那般超然吗。不过是费点事,省点事的事情而已。
不过秦氏如此做,当真举全族之力成就燕氏霸业的话,以后秦氏只要能够安分守己,怕是一个大家族的地位,不会再动摇了。秦氏族长给子弟博了一个未来呀。
这就是大家族审时度势的本事,也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谁知道百年之后的燕氏,会不会是如今的齐氏呢。
领头突然就觉得意兴阑珊,等少城主这边安稳了,他还是去夫人身边的好。遨游四海,还能飞天俯瞰大地,那是一种什么高度呀。可以藐视众生了呢。
燕少城主的到来,对于京都肯定是打击性的,不过燕少城主身边的侍卫,那是绝对的武力镇压,京都本来也没有多少兵丁了,如何同燕少城主的侍卫对抗,再说了,人家燕少城主说了,那是进京平乱的,而且也确实把乱子平了,自从少城主进京之后,京都真的没事了。
就是官员们惶恐了,燕氏父子到底忍不住了呢。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人家秦氏忍辱负重,留在京都的半朝秦氏官员了。当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燕少城主同百官上朝的时候,没有遇到冷遇,更是不用少城主开口,就把那些喷燕氏父子狼子野心的人给堵回去了。
秦半朝不是白叫的,任谁都看出来了,秦氏投靠了燕氏了呢。这是要做燕氏的马前卒。
丞相大人都觉得大势已去,秦氏官员过半,他们若是开口的话,即便是王后带着王子们回宫,还能如愿继承大统吗。
国丈大人本来就没剩下几根的黑头发,一夜之后都白了,希望多大,失望越大,想要靠着血脉让王氏进一步,怕是如今要因为血脉,让他们王氏万劫不复了呢。
京都局势的发展那都是戏剧化的,百官之间怕是早就明白早晚有这么一日,能够平稳过度,也算是大幸。至于齐氏如何,真没人去管,就让他们继承先帝遗愿,去寻仙问道吧。
可仔细想想,王上这么活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可以说自从王上而立之年以后,就一直在求仙问道了。这算是遭禁在了寻仙问道的路上。
连王老国丈都咬着后槽牙叹息:“但凡留下一个王子在京都也好呀。”
老丞相安抚国丈:“已经让人去接王后一行了,相信很快就京都了。”
老国丈叹气:“有劳丞相大人了。”可不得感谢人家吗,现在老丞相这么兢兢业业的,算是为了他外孙子在守业呢。
老丞相撸撸胡子,心说国丈大人谢的稍微早了点,毕竟外面乱,京都也乱,王后一行能不能顺利回京还两说呢。并且两人都知道,王上做事武断,可以说把京都的兵力都带走了,他们拿什么去接应王后一行人呀。
何况京都真的不消停,离不开人。难道要各府的家丁拉出来,弄个杂牌军不成。倒也是一个出路。可眼下各府自古不暇,唯恐让人钻了空子,怕是出人手的不多。
老丞相:“老夫看这事不寻常,王上遇刺,京都生变,怕是不能善了。”
这已经算是很厚道的提醒了。国丈能把闺女送到王宫的人,脑子真够用,他也能想到,可能怎么办呀。王上遇刺,这都算是好听的说法了,难道说王上被自己折腾死了。想起来就气。
两人都是读史的,王朝的兴起败落,心里都有数,不过国丈大人一时间还想不开就是了,毕竟眼看着他家外孙就能荣登九五了。笑看风云的人,那都是事不关己的。
到了这份上,谁不愿意拼一把呀,万一有成算呢,是吧。
国丈大人:“燕氏父子狼子野心,这事跑不了燕城。”
丞相大人胡子动了动:“国丈大人思考的方向不错,燕氏父子的实力,确实是目前对王上京都威胁最有力度的人,可燕氏父子行事,不至于如此。观秦地,鲁地的现状,老夫断定这事跟燕氏父子无关。”
老国丈脸色通红,竟然不成想,丞相大人对政敌如此推崇,这可不太好办。这时候,不管是不是燕氏父子,都应该把锅给他们背上才是。
老丞相:“国丈大人,眼下的京都,同燕城交恶没有好处的,咱们手中没钱,没粮,没兵,又何苦因为这等事情于燕城交恶,反倒放过了真凶。”
即便是人家燕氏父子是真凶,他们都没有本事拿人家试问的。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你就知道人家燕氏父子愿意跟你们总是打嘴炮呀。万一人家不耐烦了,京都那不是伸着脖子干等着吗。蠢,很蠢的见识。
老国丈:“依丞相大人看,是哪家在背后操纵这等恶事。”
丞相大人叹气:“说句大不敬的话,鲁地这些年只能算是上能支撑而已。鲁地税收繁重,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若是鲁地百姓做出点这事,不足为奇。”
有这么说话的下属吗,出事的那可是顶头上司呢。老国丈都有点适应不了丞相大人的画风。
丞相大人接着说道:“秦地,老夫不说,国丈也该知道亲近如何,王駕没有到秦地就出了这等事情,实在是让老夫没有想到。”
言外之意,若是到了秦地之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根本就是正常的。
国丈大人脸上肌肉僵硬,心头顶着一片乌云,知道自家姑爷不咋样,没想到不咋样成如此这般的情况。听老城乡的口气,别说民心,怕是连百官的心都失了。
国丈叹口气,特别想要问一句,若是王后回来,王子上位的事情丞相大人以为如何,这本应该是铁板钉钉子的事情,愣是连老国丈都觉得情景不乐观了。
丞相大人:“还是等王后一行回来再说吧。”
王后回京,真不容易,经过几次的被人堵道,各种刺杀之后,王后就知道了,这些人志不在刺杀,而是在阻挠他们回京。
王后若不是知道,王上的子嗣都在他们一行人中,怕是都要以为诸位王子争位,才阻挠他们回京了。望着京都的方向,一脸的无可奈何。
都两天了,愣是就前进了区区二十几里。怕是到京都的时候,王上的金身都要坏了。
可恨王上活着的时候,对燕氏父子大方,封地,赏赐不断,可为了怕儿子上位,愣是把王子们困在宫中,连个封地,连点人手都没有,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呀。
要说听到这事最惊讶的就是燕氏父子,燕城主距离这边远,知道的消息晚,这些就不说了,燕少城主组正等着迎接圣驾呢,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有点回不过神来,难得不淡定:“这是真的。”
然后跟前商议事情的属下们,都望着少城主。好吧,燕少城主被人如此瞩目,只觉得冤枉死了,他什么都没有干。这么崇拜的眼神他受不起气的:“收起你们的心思,本少城主什么都没有干。”
这不可能,众人都是这么想的。燕阳心说跳进燕河都洗不清了,连自己人都不相信他了。
索性不解释了:“去让人贴告示,王上驾崩,举国哀思。”
秦地,这告示不下还好,下了之后,简直就是举国欢庆,百姓们连劳作都不顾的了,奔走相告,还有老人激动地泪眼婆娑,当即跪地叩谢上苍,终于把这个祸害给收了。
远远地看着百姓还成,大家脸上激动,可近处听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都没人好意思去燕少城主回禀。这还是初闻王上驾崩的消息呢,等到过了半日,燕少城主就收到了各种送礼的物件,有秦地世家们送的,也有老百姓送的,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燕少城主实在是搞不懂:“秦地今日是何风俗。”
程将军,好半天才说道:“庆祝王上驾崩。”
燕阳那么淡定的人,都被口水给呛了一下,这事他还能洗的清吗。这是谁让他们燕氏背黑锅呢。甩都甩不掉。
百姓中还有人再说,少城主为何不让人到了秦地在动手,让咱们大伙都啐昏君两口,也解解恨。好吧,这就是认定了少城主民族英雄了。
领头总兵:“少城主这个锅,到底是背还是不背呀。”
燕阳:“总要知道哪家势力,如此迫不及待,为了什么。”好吧,晚上的时候,燕阳就知道哪家势力如此迫不及待,还非要让他燕少城主背锅了。
秦九郎来了,趁着夜色而来,燕少城主看到这位姐夫的时候,就觉得吧,这事也不太难猜,跟京都齐氏血海深仇的,除了秦氏还真挑不出来几个。
秦九郎过来做什么的,奉家主之命,过来请少城主去京都主持大局的。
燕少城主:“你说什么。”
秦九郎:“王上驾崩,王后同王子们回京遇到阻拦,京都乱象丛生,还请少城主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率兵平乱。早日稳定大局。不然受兵祸的还是百姓。”
燕阳:“秦氏如此实力,让我燕氏去捡果子,燕阳没那么大的能耐。”
秦九郎头一次看到这个小舅子冷脸,说实话有点胆怵,难怪族老让他走这一趟。
秦九郎:“今日我作为秦氏儿郎对燕少城主效忠,我秦氏同齐氏血海深仇,举全组之力,阻齐氏子孙回京,已经是力有不待,我秦氏没有问鼎之心,更没有问鼎之力,族长说过,我秦氏子弟,以后只会以诗书传家。为燕氏所用,还请少城主莫要错过良机。”
确实是个良机,众位将领怪不好意思的,原来真的冤枉少城主了,真凶在这呢。
领头总兵:“还请少城主以天下苍生为重,秦地,鲁地才得以喘息,京都如今随时都有沦陷的危机,我中原大地若是再起兵祸,百姓该如何为继,还请少城主以时局为重,百姓为重。”
要不说人家有头脑呢。余下的众将士虽然没有领头这份机警,可跟着一快重复两句还是会的。
跪了一地的人让他燕阳去京都,救民于水火,这不是黄袍加身吗。似乎在乔木的笔记本上看过这个梗呢。咳咳,是不是有点他顺利了。
秦九郎:“少城主,我秦氏如今败落,后力不济,还请少城主连夜出发吧。”
要赶在王后的銮驾之前去京都平乱,才有操作其他的可能,不然恐怕要费事的。不过他们秦氏都做到这一步了,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齐氏在坐天下。
他们老子已经把福分给折腾光了。
领头:“自然是以百姓为重,少城主晚去京都一刻,京都百姓就在战乱,惶恐中不得安宁,还请少城主即刻点兵出发。”
得燕赤侍总兵也不用再回燕城了。越是这个时候,秦地越是不容有失,领头已经发了消息,让燕青时刻注意鲁地动向了。这时候可不光是燕氏想要捡便宜的。后院失火那是必须杜绝的。
至于燕城,真的安稳的很。有李氏在,有燕城主在,有乔木还有小世子在,随便出来一个都能稳住局势,
不是燕少城主对自家人放心,实在是有事实证明,他家媳妇儿子,就有这份本事。
燕少城主点兵,身边带了领头总兵,苏将军,程将军,秦九郎,还有几位常年跟在身边的燕城老将,就这么出发去京都了。
领头总兵还担心,半路碰上銮驾的话,他们到底要不要一起进京呢,毕竟没有交恶,而且大家走的是一个路线。
有秦九郎带路,愣是连銮驾的影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领头总兵忍不住看了这位三小姐的娇客好几眼,这不科学呀。还是说秦氏到如今这份上了,还有这份能力,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可真是不假。
秦九郎:“领头总兵不用看,不会碰到銮驾的。我秦氏拼死也不会让齐氏在少城主前面入京半步。”
领头总兵不以为然,谁先进京对于如今的燕氏来说重要吗,少城主若是有心京都,又岂是齐氏能够阻拦的。要知道燕城当初能够地位超然,那是因为燕城北面那就是外族,燕氏子弟用铁血为京都铸就了一道长城。
所以京都齐氏看不上贫瘠的燕城,才任其发展壮大的,如今的京都呢,秦地,鲁地,燕城,三面环绕,京都能如燕城那般超然吗。不过是费点事,省点事的事情而已。
不过秦氏如此做,当真举全族之力成就燕氏霸业的话,以后秦氏只要能够安分守己,怕是一个大家族的地位,不会再动摇了。秦氏族长给子弟博了一个未来呀。
这就是大家族审时度势的本事,也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谁知道百年之后的燕氏,会不会是如今的齐氏呢。
领头突然就觉得意兴阑珊,等少城主这边安稳了,他还是去夫人身边的好。遨游四海,还能飞天俯瞰大地,那是一种什么高度呀。可以藐视众生了呢。
燕少城主的到来,对于京都肯定是打击性的,不过燕少城主身边的侍卫,那是绝对的武力镇压,京都本来也没有多少兵丁了,如何同燕少城主的侍卫对抗,再说了,人家燕少城主说了,那是进京平乱的,而且也确实把乱子平了,自从少城主进京之后,京都真的没事了。
就是官员们惶恐了,燕氏父子到底忍不住了呢。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人家秦氏忍辱负重,留在京都的半朝秦氏官员了。当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燕少城主同百官上朝的时候,没有遇到冷遇,更是不用少城主开口,就把那些喷燕氏父子狼子野心的人给堵回去了。
秦半朝不是白叫的,任谁都看出来了,秦氏投靠了燕氏了呢。这是要做燕氏的马前卒。
丞相大人都觉得大势已去,秦氏官员过半,他们若是开口的话,即便是王后带着王子们回宫,还能如愿继承大统吗。
国丈大人本来就没剩下几根的黑头发,一夜之后都白了,希望多大,失望越大,想要靠着血脉让王氏进一步,怕是如今要因为血脉,让他们王氏万劫不复了呢。
京都局势的发展那都是戏剧化的,百官之间怕是早就明白早晚有这么一日,能够平稳过度,也算是大幸。至于齐氏如何,真没人去管,就让他们继承先帝遗愿,去寻仙问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