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屋里发生的争吵并没有瞒过陈皇后,在听人讲到“女儿终究是要嫁人”那一段开始,陈皇后就眉头紧皱,直到女使学到刘琼那句“不诲之恩”,陈皇后才笑道:“我但以为单以为她是个严肃的,却不想竟是这么一个促狭鬼,和自己的母亲对着干,早晚要吃亏的。”却是提也没提刘琼不敬生母这一茬。
“你们在那秦氏身边照看着,记得多护着些刘琼,可别让她受了委屈。”
“诺。”
……
等到萧绍接到陈皇后的信和安置金的时候,刘家人已经在去往蓟州的路上了。
萧绍拿着信向王媛诉苦,“阿娘把秦氏丢给我安置,还让我多照顾她那女儿,还要小心不要让人知道,这不是为难我吗?”
他身份特殊,蓟州行台的人可都等着抓他的小辫子来凑业绩呢,这个时候由他亲自出面安置刘家人,不是上赶着给那些御史递把柄吗?
只怕他前脚把刘家人四口人安置好,行台的人后脚就跑到人家宅子外边盯梢了。
王媛翻着书不以为意的说:“你跟行台打个招呼呗,再不然让行台配个信得过的御史和你一起安置这他们。”
“还有附近的百姓呢,蓟州承平日久,百姓生活富庶,总爱捕风捉影传些豪门隐私,我怕他们把这事传的不成样子。”
王媛奇道:“你还会在乎这点事?”当初是谁带着萧敄去那家半掩门的被周围的热心百姓认出来,告状都告到子矜跟前了。
萧绍似有些不好意思,“我确实不在意,这不是怕你在孕中听了什么不好的消息,万一有什么怎么办?”
“放心吧,我肯定不生气。”
“那你要是听说什么燕王养了外室,弄出了私生子女之类的谣传可不能生我的气。”萧绍顺着杆子往上爬,笑道,“须知那些闲人素来喜欢喜欢听这种豪门私隐,我可是清清白白的什么事都没做过,才不像阿耶和大兄那样。”
“好了,知道你一颗心整个人都在我这儿,我定不疑你行了吧。”王媛哭笑不得。
旁的不说,萧绍在这方面的人品她还是信得过的,萧绍既不会像宣武帝那样酒后失足,也不会像太子那样孕期偷吃,成婚这么多年,萧绍还从来没有在外面喝醉过。
“二娘觉得我把他们安排在哪里合适?城东有各种府衙,达官显贵多居于此,要是突然搬进一户人家肯定引人注意,至于城南多为富户,虽说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可他们生活简朴在城南也挺引人注目,城北城西不太适合他们孤儿寡母居住。”
萧绍把蓟州城内翻了一遍,发现没什么特别好的地方,而且城内房价不低,他们要是想在城内住的舒服,只靠陈皇后的贴补肯定不行,就算加上内帑私账的俸禄也只能算得上小康,养孩子可不容易。
“不去把他们安置在武学那边?”
萧绍越想越觉得那里合适,武学的治安自不必说,山下有专门的蓟州军看护,离武学也近,各种书铺成衣店也算得上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是,那里时常有学子的父母不放心,在山下买个院子定居的,他们一家借着刘琼去书院求学的名头搬过去根本不会引起注意。
王媛忍不住打击道:“那边的院子也不便宜,更何况你不能只买个院子,还要给他们买几亩地寻个生计吧?”
“到时我在军中给那刘大郎寻个清闲的职务,再加上朝廷的抚恤金,生计不是问题。”
“军中职务?”王媛有些诧异,“军中职务是那么好寻的?旁的不说,那刘大郎还未及冠,去了军中能干什么?你还真是上赶着给自己找事。”
“依我看,还不如把他放到王府的亲卫或者武学里面,衣食全包薪俸还高,说出去也不算辱没了他的身份,多少人想求还求不到呢。”
萧绍揉了揉脑袋,这种事情果然惹人厌烦,“那就这么办,至于刘琼那边,二娘你多看顾她一下别让人欺负了就行,不用过多干涉。”
王媛略一点头,道:“她要入学也等到过完中元节了,武学可是没几天就又该休假了。”
“正是此理。”
说起这个萧绍倒是想起了另一庄要紧事来,“今年是大郎来王府第一年,好友之间的走动不如让大郎领着子矜他们去?”
“也好,只是太原那边还是要让檀奴带着人走一遭。”
之前几年因为王琰年纪小他们也不舍得,便没有让王琰参加太原王氏一年一会的祭祖典礼,如今王琰入了书院,便不能再推说是无知幼童不便出行了,若只是寻常族人不回也就不回了,只需给族长说好理由即可,王琰却不能这么干,他的身份特殊,可以说是皇室和太原王氏之间的一个纽带,若是他一直不在王氏露面,只怕王氏那群人心里该不舒服了。
这件事萧绍在答应王媛第二个孩子跟她姓的时候就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虽说一往在王府进行祭祀的时候王琰也会出席,可王琰到底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让他早些和王氏那些人搭上线也好。
如今有萧绍在自然能护着王琰,以萧绍不在了,王琰在皇家的地位就微妙了。
“到时候多给他派些人,王府的长史要主持王府的祭礼走不开,就让崔先生陪檀奴走一趟,绝不能让太原那群人看轻了檀奴,还有各家的表礼,独孤家也不能真的落下,让反而可以让随行的侍卫和他们商议一下,往咱们庄子上多养几匹马,檀奴眼瞧着就快到学骑射的年龄了。”
萧绍跟个老妈子一样操心着即将远行的儿子,说了半晌才怅然若失地说:“以后怕是连个团圆年都过不成了。”
王媛亦是五味杂陈,新年的祭祀大多放在除夕的下午,檀奴今年去了王氏参加祭祖,以后就不好推辞了,可不正是年年都要在太原一个人过年。
好好的一家人七零八落的,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屋里发生的争吵并没有瞒过陈皇后,在听人讲到“女儿终究是要嫁人”那一段开始,陈皇后就眉头紧皱,直到女使学到刘琼那句“不诲之恩”,陈皇后才笑道:“我但以为单以为她是个严肃的,却不想竟是这么一个促狭鬼,和自己的母亲对着干,早晚要吃亏的。”却是提也没提刘琼不敬生母这一茬。
“你们在那秦氏身边照看着,记得多护着些刘琼,可别让她受了委屈。”
“诺。”
……
等到萧绍接到陈皇后的信和安置金的时候,刘家人已经在去往蓟州的路上了。
萧绍拿着信向王媛诉苦,“阿娘把秦氏丢给我安置,还让我多照顾她那女儿,还要小心不要让人知道,这不是为难我吗?”
他身份特殊,蓟州行台的人可都等着抓他的小辫子来凑业绩呢,这个时候由他亲自出面安置刘家人,不是上赶着给那些御史递把柄吗?
只怕他前脚把刘家人四口人安置好,行台的人后脚就跑到人家宅子外边盯梢了。
王媛翻着书不以为意的说:“你跟行台打个招呼呗,再不然让行台配个信得过的御史和你一起安置这他们。”
“还有附近的百姓呢,蓟州承平日久,百姓生活富庶,总爱捕风捉影传些豪门隐私,我怕他们把这事传的不成样子。”
王媛奇道:“你还会在乎这点事?”当初是谁带着萧敄去那家半掩门的被周围的热心百姓认出来,告状都告到子矜跟前了。
萧绍似有些不好意思,“我确实不在意,这不是怕你在孕中听了什么不好的消息,万一有什么怎么办?”
“放心吧,我肯定不生气。”
“那你要是听说什么燕王养了外室,弄出了私生子女之类的谣传可不能生我的气。”萧绍顺着杆子往上爬,笑道,“须知那些闲人素来喜欢喜欢听这种豪门私隐,我可是清清白白的什么事都没做过,才不像阿耶和大兄那样。”
“好了,知道你一颗心整个人都在我这儿,我定不疑你行了吧。”王媛哭笑不得。
旁的不说,萧绍在这方面的人品她还是信得过的,萧绍既不会像宣武帝那样酒后失足,也不会像太子那样孕期偷吃,成婚这么多年,萧绍还从来没有在外面喝醉过。
“二娘觉得我把他们安排在哪里合适?城东有各种府衙,达官显贵多居于此,要是突然搬进一户人家肯定引人注意,至于城南多为富户,虽说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可他们生活简朴在城南也挺引人注目,城北城西不太适合他们孤儿寡母居住。”
萧绍把蓟州城内翻了一遍,发现没什么特别好的地方,而且城内房价不低,他们要是想在城内住的舒服,只靠陈皇后的贴补肯定不行,就算加上内帑私账的俸禄也只能算得上小康,养孩子可不容易。
“不去把他们安置在武学那边?”
萧绍越想越觉得那里合适,武学的治安自不必说,山下有专门的蓟州军看护,离武学也近,各种书铺成衣店也算得上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是,那里时常有学子的父母不放心,在山下买个院子定居的,他们一家借着刘琼去书院求学的名头搬过去根本不会引起注意。
王媛忍不住打击道:“那边的院子也不便宜,更何况你不能只买个院子,还要给他们买几亩地寻个生计吧?”
“到时我在军中给那刘大郎寻个清闲的职务,再加上朝廷的抚恤金,生计不是问题。”
“军中职务?”王媛有些诧异,“军中职务是那么好寻的?旁的不说,那刘大郎还未及冠,去了军中能干什么?你还真是上赶着给自己找事。”
“依我看,还不如把他放到王府的亲卫或者武学里面,衣食全包薪俸还高,说出去也不算辱没了他的身份,多少人想求还求不到呢。”
萧绍揉了揉脑袋,这种事情果然惹人厌烦,“那就这么办,至于刘琼那边,二娘你多看顾她一下别让人欺负了就行,不用过多干涉。”
王媛略一点头,道:“她要入学也等到过完中元节了,武学可是没几天就又该休假了。”
“正是此理。”
说起这个萧绍倒是想起了另一庄要紧事来,“今年是大郎来王府第一年,好友之间的走动不如让大郎领着子矜他们去?”
“也好,只是太原那边还是要让檀奴带着人走一遭。”
之前几年因为王琰年纪小他们也不舍得,便没有让王琰参加太原王氏一年一会的祭祖典礼,如今王琰入了书院,便不能再推说是无知幼童不便出行了,若只是寻常族人不回也就不回了,只需给族长说好理由即可,王琰却不能这么干,他的身份特殊,可以说是皇室和太原王氏之间的一个纽带,若是他一直不在王氏露面,只怕王氏那群人心里该不舒服了。
这件事萧绍在答应王媛第二个孩子跟她姓的时候就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虽说一往在王府进行祭祀的时候王琰也会出席,可王琰到底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让他早些和王氏那些人搭上线也好。
如今有萧绍在自然能护着王琰,以萧绍不在了,王琰在皇家的地位就微妙了。
“到时候多给他派些人,王府的长史要主持王府的祭礼走不开,就让崔先生陪檀奴走一趟,绝不能让太原那群人看轻了檀奴,还有各家的表礼,独孤家也不能真的落下,让反而可以让随行的侍卫和他们商议一下,往咱们庄子上多养几匹马,檀奴眼瞧着就快到学骑射的年龄了。”
萧绍跟个老妈子一样操心着即将远行的儿子,说了半晌才怅然若失地说:“以后怕是连个团圆年都过不成了。”
王媛亦是五味杂陈,新年的祭祀大多放在除夕的下午,檀奴今年去了王氏参加祭祖,以后就不好推辞了,可不正是年年都要在太原一个人过年。
好好的一家人七零八落的,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