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于谦备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卷土木堡惨败第九章:于谦备战
随着毛贵和王长顺的惨死,大臣们愤怒的怒火逐渐平息了下来,他们有的坐在地上哭泣,有的在一旁暗暗的发抖,有的还在慷慨激昂的陈词,有的旁若无人的喘着粗气,活像是一群刚刚下了战场的新兵,在那里调节自己的情绪。
锦衣卫的动作却只有一个,手都紧紧的握住了刀把子,就等着朱祁钰一声令下,他们好给自己的老大报仇雪恨。太过分了,当着这么多弟兄的面,老大却被人活活的殴死,要是传了出去,以后锦衣卫还怎么混。
朱祁钰没有在意锦衣卫兄弟们的怒火,反而悄悄的站起身来,慢慢的向旁边移动,看那架势,根本就是想一走了之,就在此时,一个伟大的身影出现了,自始至终都在冷眼旁观的于谦,敏锐的发现了朱祁钰的企图,一个健步跳了过去,一把抓住了朱祁钰的袖子。
“殿下,马顺等三人乃王振余党,其罪当死,请殿下恕百官无罪!”
随着于谦洪亮的声音在议政大殿上回荡,下面的文武百官也忽然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们在第一时间把目光转向了朱祁钰,他们有人惊恐,有人兴奋,有人期待,有人懊恼,都期待着朱祁钰赶紧把事情定了性,免得日后秋后算账。
朱祁钰一脸的为难,经历了短暂的思考以后,果断的下令,“马顺三人依附王振,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其罪当死,参加殴打的人不以杀人罪论处。王振之侄王山,依仗其叔权势,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按律磔之!”
“殿下英明啊!”伴随着朱祁钰的这道命令,文武百官拍手称快,庆贺不已,一场风波就此平息,随着金英一嗓子退朝,大家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朝堂,时不时还比划一下,夸耀着自己在朝堂上的英雄形象,争论着自己哪一脚踢的最是地方。
“这就完了?”步承启虽然没有开口说话的资格,可是问号就顶了整整一脑门子,王振结党营私,欺压百官?就这么几个手下?一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两个太监,一个侄子,好大一群党啊!
整整一上午的朝会,在一片声讨王振及其余党的声音当中,成功的闭幕了,步承启茫然的看着朝堂上的大臣,对他们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行径,打心眼里看不起。
瓦剌马上就要杀进京师,皇上还在人家的手里,没有一个人提出什么对策,却在这里追究王振的余党,把打死了一个指挥使两个太监一个恶霸,看做是自己取得的重大胜利,就这帮玩意,能打退瓦剌?
步承启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决,当天下午,孙太后发下懿旨并由于谦宣读了朱祁镇的遗诏,由郕王朱祁钰继承大统,遗诏的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平白的多了一句话,立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很明显,这是朱祁钰于谦跟孙太后他们谈判的结果,看来双方已经达成了妥协,虽然孙太后地位很高,可在瓦剌兵就要临城下的时候,她还真没胆量跟群臣叫板。
上午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已经让朱祁钰收拢了所有的大臣,这个时候谁要敢反对朱祁钰登基,八成会被打成王振的死党,轻则罢官免职,重则身家不保。
孙太后不愧是老江湖,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还能争取让朱见深当上皇太子,为自己的儿子出了自己最后能出的一点力,这也是朱祁钰于谦一干大臣最后一次需要她了。
往后的日子里,她也就是个太后了,一个儿子北狩,孙子朝不保夕的太后。
朱祁钰没有任何争议的登上了皇位,朝堂的大臣也把大骂王振的词汇,一下子转移到了也先的身上,为了表示自己的义愤,他们要求拒绝瓦剌一切的要求,当然也包括花钱赎回已经是太上皇的朱祁镇。他们振振有词的念叨着朱祁镇同志的名人名言“君王死社稷”。
断章取义向来是大臣们的拿手好戏,他们批判的接受了朱祁镇同志的遗诏,在朝堂上就如何应对局势,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只有南迁,方可避祸!”刚才还在喊着君王死社稷的徐珵跳了出来,把天子守国门扔进了垃圾箱。
徐珵同志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明朝分成北京和南京,两边都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虽然官职品位一样,可手里的权利却不可同日而语,南京的官员,基本属于找了个养老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权利可言。
徐珵同志,就是从南京经过了层层的考验,才来到北京任职的官员之一,无论家产还是根基,都在南方。他的提议,得到了南方官员的广泛支持,而他们的理论根据,是天象!
虽然天象这玩意很难让人信服,可徐珵敢在朝堂上说出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就在朱祁镇同志出征的前夕,这货就在朝堂大放阙词,说自己夜观天下,此战必败。对他的话,大家都付诸一笑,没人理会,更没人做什么准备。
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徐珵先生还是有当神棍的潜质滴,就在大家哭的跟死了老娘一样的时候,徐珵先生面带微笑,心里得意洋洋,都不信老子的话,吃亏了吧!
而北方的大臣则坚决反对南迁,还抬出了宋朝亡国亡天下的例子,对南派大臣进行了有利的驳斥。他们认为,南迁就是南逃,虽然也先打了一次胜仗,可是他们兵马不多,最多也就是来抢劫一下。
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粮草供应上,大明都要远远的胜过瓦剌。如果一次大败就能把大家吓跑,那简直就成了千古的笑话,只要整兵备战,坚守城池,瓦剌是根本不可能打败大明的。
现在朝堂上又面临着一个抉择,是抵抗,还是逃跑,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朝堂的新贵,朱祁钰的坚决拥护者,南派代表人物于谦却站了出来,用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立场,
“建议南迁之人,当斩!”
于谦的声音又一次回荡在了大殿上,徐珵幽怨的看着这个帮理不帮亲的家伙,心里的愤恨可想而知,不过徐珵从来就是一个好汉,一个不吃眼前亏的好汉,听到于谦开口发言,他果断的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把仇恨埋在了心里,准备在不久的将来,给于谦致命的一击。
步承启崇拜的看着于谦,从自己担任了这个锦衣卫的百户,天天象个木头一般的站在朝堂维持秩序,对大明朝的官员已经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而今天的于谦,却给了他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于谦的身上,他看到了气节,看到了不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身为南派的重要人物,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生存的机会,果断的制止了南迁,英勇要求留下来跟也先死磕,这是为国忘家,这是公而忘私,看来历史还是有一定可信度滴!
朱祁钰也没有让步承启失望,那个曾经在自己眼里懦弱无比的王爷从宝座上站了起来,坚决支持于谦提出的建议,并当即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统筹各处人马钱粮,要与瓦剌在北京城下好好算算土木堡的旧账。
于谦在危急的时刻,没有推辞,没有退让,他接过了兵部尚书的大印,积极的做着京城决战的准备工作,备操军、备倭军、运粮军、浙军,一批批二流的部队接到了勤王的命令。
没有废话,没有赏赐,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这些军队告别了故乡,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京师进行布防,十余万人陆续汇集到了北京城下,擦亮了刀枪,磨好了刀剑,准备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
土木堡的败军之将出乎意料的没有追究战败的责任,杨洪受到了提拔封赏,石亨也当起了掌管五军大营的右都督。还被封为武清伯,成为了抗击瓦剌的主要将领。
为了防止瓦剌长期围城,于谦下令把粮草向京城集中,各地勤王军马自己到粮仓接收粮草,领到粮草后再来京城,此令一下,七大粮仓的粮食象流水一样的运到了京城。
步承启眼看着粮草一车车的运进京师,心里那叫一个踏实,有这些粮食,被围上个三五年都闹不了粮荒,就瓦剌那点经济实力,要是敢在北京城下拼消耗,饿死他们也进不了北京城。
就这个运法,粮食居然还有结余,为了避免资敌,于谦一声令下,七大粮仓一起放火,把剩下的粮食烧成了灰烬。而步承启,却在烧粮食的时候,和猛将石亨再次相逢。
为了避免烧粮不彻底,于谦命令锦衣卫参与了这次破坏活动,步承启的百人队,恰恰就在这次任务的名单之中,虽然步承启坚信玩火是要尿坑滴,可是不执行于大人的命令,那更是会掉脑袋滴!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步承启充分发挥了自己放火的专业水平,一把大火把粮仓烧了个干干净净,他带着自己的小分队,一直等到烧光了粮食,才返回京城。
由于回来的太晚,北京城已经关了大门,步承启带着自己的小分队在城外回不了家,急的是嗷嗷乱叫,英勇的石亨将军,这天晚上正好巡城。。
第一卷土木堡惨败第九章:于谦备战
随着毛贵和王长顺的惨死,大臣们愤怒的怒火逐渐平息了下来,他们有的坐在地上哭泣,有的在一旁暗暗的发抖,有的还在慷慨激昂的陈词,有的旁若无人的喘着粗气,活像是一群刚刚下了战场的新兵,在那里调节自己的情绪。
锦衣卫的动作却只有一个,手都紧紧的握住了刀把子,就等着朱祁钰一声令下,他们好给自己的老大报仇雪恨。太过分了,当着这么多弟兄的面,老大却被人活活的殴死,要是传了出去,以后锦衣卫还怎么混。
朱祁钰没有在意锦衣卫兄弟们的怒火,反而悄悄的站起身来,慢慢的向旁边移动,看那架势,根本就是想一走了之,就在此时,一个伟大的身影出现了,自始至终都在冷眼旁观的于谦,敏锐的发现了朱祁钰的企图,一个健步跳了过去,一把抓住了朱祁钰的袖子。
“殿下,马顺等三人乃王振余党,其罪当死,请殿下恕百官无罪!”
随着于谦洪亮的声音在议政大殿上回荡,下面的文武百官也忽然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们在第一时间把目光转向了朱祁钰,他们有人惊恐,有人兴奋,有人期待,有人懊恼,都期待着朱祁钰赶紧把事情定了性,免得日后秋后算账。
朱祁钰一脸的为难,经历了短暂的思考以后,果断的下令,“马顺三人依附王振,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其罪当死,参加殴打的人不以杀人罪论处。王振之侄王山,依仗其叔权势,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按律磔之!”
“殿下英明啊!”伴随着朱祁钰的这道命令,文武百官拍手称快,庆贺不已,一场风波就此平息,随着金英一嗓子退朝,大家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朝堂,时不时还比划一下,夸耀着自己在朝堂上的英雄形象,争论着自己哪一脚踢的最是地方。
“这就完了?”步承启虽然没有开口说话的资格,可是问号就顶了整整一脑门子,王振结党营私,欺压百官?就这么几个手下?一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两个太监,一个侄子,好大一群党啊!
整整一上午的朝会,在一片声讨王振及其余党的声音当中,成功的闭幕了,步承启茫然的看着朝堂上的大臣,对他们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行径,打心眼里看不起。
瓦剌马上就要杀进京师,皇上还在人家的手里,没有一个人提出什么对策,却在这里追究王振的余党,把打死了一个指挥使两个太监一个恶霸,看做是自己取得的重大胜利,就这帮玩意,能打退瓦剌?
步承启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决,当天下午,孙太后发下懿旨并由于谦宣读了朱祁镇的遗诏,由郕王朱祁钰继承大统,遗诏的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平白的多了一句话,立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很明显,这是朱祁钰于谦跟孙太后他们谈判的结果,看来双方已经达成了妥协,虽然孙太后地位很高,可在瓦剌兵就要临城下的时候,她还真没胆量跟群臣叫板。
上午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已经让朱祁钰收拢了所有的大臣,这个时候谁要敢反对朱祁钰登基,八成会被打成王振的死党,轻则罢官免职,重则身家不保。
孙太后不愧是老江湖,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还能争取让朱见深当上皇太子,为自己的儿子出了自己最后能出的一点力,这也是朱祁钰于谦一干大臣最后一次需要她了。
往后的日子里,她也就是个太后了,一个儿子北狩,孙子朝不保夕的太后。
朱祁钰没有任何争议的登上了皇位,朝堂的大臣也把大骂王振的词汇,一下子转移到了也先的身上,为了表示自己的义愤,他们要求拒绝瓦剌一切的要求,当然也包括花钱赎回已经是太上皇的朱祁镇。他们振振有词的念叨着朱祁镇同志的名人名言“君王死社稷”。
断章取义向来是大臣们的拿手好戏,他们批判的接受了朱祁镇同志的遗诏,在朝堂上就如何应对局势,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只有南迁,方可避祸!”刚才还在喊着君王死社稷的徐珵跳了出来,把天子守国门扔进了垃圾箱。
徐珵同志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明朝分成北京和南京,两边都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虽然官职品位一样,可手里的权利却不可同日而语,南京的官员,基本属于找了个养老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权利可言。
徐珵同志,就是从南京经过了层层的考验,才来到北京任职的官员之一,无论家产还是根基,都在南方。他的提议,得到了南方官员的广泛支持,而他们的理论根据,是天象!
虽然天象这玩意很难让人信服,可徐珵敢在朝堂上说出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就在朱祁镇同志出征的前夕,这货就在朝堂大放阙词,说自己夜观天下,此战必败。对他的话,大家都付诸一笑,没人理会,更没人做什么准备。
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徐珵先生还是有当神棍的潜质滴,就在大家哭的跟死了老娘一样的时候,徐珵先生面带微笑,心里得意洋洋,都不信老子的话,吃亏了吧!
而北方的大臣则坚决反对南迁,还抬出了宋朝亡国亡天下的例子,对南派大臣进行了有利的驳斥。他们认为,南迁就是南逃,虽然也先打了一次胜仗,可是他们兵马不多,最多也就是来抢劫一下。
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粮草供应上,大明都要远远的胜过瓦剌。如果一次大败就能把大家吓跑,那简直就成了千古的笑话,只要整兵备战,坚守城池,瓦剌是根本不可能打败大明的。
现在朝堂上又面临着一个抉择,是抵抗,还是逃跑,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朝堂的新贵,朱祁钰的坚决拥护者,南派代表人物于谦却站了出来,用他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立场,
“建议南迁之人,当斩!”
于谦的声音又一次回荡在了大殿上,徐珵幽怨的看着这个帮理不帮亲的家伙,心里的愤恨可想而知,不过徐珵从来就是一个好汉,一个不吃眼前亏的好汉,听到于谦开口发言,他果断的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把仇恨埋在了心里,准备在不久的将来,给于谦致命的一击。
步承启崇拜的看着于谦,从自己担任了这个锦衣卫的百户,天天象个木头一般的站在朝堂维持秩序,对大明朝的官员已经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而今天的于谦,却给了他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于谦的身上,他看到了气节,看到了不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身为南派的重要人物,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生存的机会,果断的制止了南迁,英勇要求留下来跟也先死磕,这是为国忘家,这是公而忘私,看来历史还是有一定可信度滴!
朱祁钰也没有让步承启失望,那个曾经在自己眼里懦弱无比的王爷从宝座上站了起来,坚决支持于谦提出的建议,并当即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统筹各处人马钱粮,要与瓦剌在北京城下好好算算土木堡的旧账。
于谦在危急的时刻,没有推辞,没有退让,他接过了兵部尚书的大印,积极的做着京城决战的准备工作,备操军、备倭军、运粮军、浙军,一批批二流的部队接到了勤王的命令。
没有废话,没有赏赐,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这些军队告别了故乡,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京师进行布防,十余万人陆续汇集到了北京城下,擦亮了刀枪,磨好了刀剑,准备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
土木堡的败军之将出乎意料的没有追究战败的责任,杨洪受到了提拔封赏,石亨也当起了掌管五军大营的右都督。还被封为武清伯,成为了抗击瓦剌的主要将领。
为了防止瓦剌长期围城,于谦下令把粮草向京城集中,各地勤王军马自己到粮仓接收粮草,领到粮草后再来京城,此令一下,七大粮仓的粮食象流水一样的运到了京城。
步承启眼看着粮草一车车的运进京师,心里那叫一个踏实,有这些粮食,被围上个三五年都闹不了粮荒,就瓦剌那点经济实力,要是敢在北京城下拼消耗,饿死他们也进不了北京城。
就这个运法,粮食居然还有结余,为了避免资敌,于谦一声令下,七大粮仓一起放火,把剩下的粮食烧成了灰烬。而步承启,却在烧粮食的时候,和猛将石亨再次相逢。
为了避免烧粮不彻底,于谦命令锦衣卫参与了这次破坏活动,步承启的百人队,恰恰就在这次任务的名单之中,虽然步承启坚信玩火是要尿坑滴,可是不执行于大人的命令,那更是会掉脑袋滴!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步承启充分发挥了自己放火的专业水平,一把大火把粮仓烧了个干干净净,他带着自己的小分队,一直等到烧光了粮食,才返回京城。
由于回来的太晚,北京城已经关了大门,步承启带着自己的小分队在城外回不了家,急的是嗷嗷乱叫,英勇的石亨将军,这天晚上正好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