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和亲(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慕容成一惊,旋即大喜,若非场合不对,他恐怕当场便给纥豆陵钦一个大大的拥抱。
东部鲜卑就这样被蹇曼一方卖给了汉朝,那么在今后的争权中,即便东部各部族不支持魁头,那也绝不会去支持蹇曼。
纥豆陵钦话一出口,顿觉失言,可为时已晚。一路行来,由于不擅汉语,纥豆陵钦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精神绷的很紧,牢记着蹇曼的嘱托,绝不能让汉朝偏向魁头。
然而方才在路上的时候,两人交锋,慕容成显然是占了上风,这让纥豆陵钦分外不安。
不管怎么说,魁头都是如今的鲜卑大单于,蹇曼能拿出来说的,也就是先代大单于和连之子的身份。可这名分对于北域游牧民族而言实在不怎么顶用,哪怕是汉化程度极高的南匈奴,当羌渠单于死后,老王们为了把控权力,放逐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于夫罗,也没有遭到太大的反对。
这放在中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三代之时,以周公之功绩、身份放逐了成王,也遭到天下汹汹物议。
而东部鲜卑的事一提出来,纥豆陵钦第一反应便是甩锅。在这种时候,魁头身为大单于的身份反倒成了负累,他是鲜卑大单于,鲜卑出了什么问题,自然第一责任在他。
当甩完锅后,纥豆陵钦才反应过来,这话未免太过直接,太过不负责任,确实是讨好了汉朝,但却将东部鲜卑推入了魁头怀中。
念及此处,纥豆陵钦的冷汗直冒,想出言补救,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彪眼睛一眯,悠悠然道:“贵使的意思是,愿意支持我朝打击骚扰北境的鲜卑部族?”
“我……”纥豆陵钦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此时反悔,谁知道这些虎视眈眈的汉人会不会骤然发作,会不会触怒了上面的大汉天子。
一片沉寂,良久,纥豆陵钦一咬牙,叽里呱啦的对着翻译来了一通鲜卑语。
翻译愣了下,连忙道:“回禀太尉,他说蹇曼虽然很想支持大汉保卫疆土,愿与大汉睦邻友好。但是如今鲜卑王庭被魁头窃据,蹇曼只能约束自己的部族,无法保证忠于魁头的部族会不会插手幽州之事,请陛下明鉴。”
慕容成一阵咬牙,这厮显然是破罐子破摔,既然已经失了先机,那索性把魁头也一并拉进坑里,大家一起排除掉东部鲜卑的支持。
此时慕容成也反应过来这是汉廷在逼他们表态,利用了他们的不和。可这是阳谋,比起散乱无章的东部鲜卑,汉廷的决定显然更能影响到北疆的局势。
若是并州的张杨、张郃,以及南匈奴各部北上支持蹇曼,魁头恐怕真的危险了。
“若当真有部族不听王庭约束,擅自袭扰贵国北境,下臣相信大单于也绝不会进行包庇。比起蹇曼的胡言乱语,空口白话,大单于是有诚意的,愿意与贵国结成同盟,永世相好。
下臣此来,亦是为求亲而来,大单于希望能与大汉有姻亲之好,请大汉天子赐婚。”
满朝哗然,和亲,对于群臣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前汉开始,汉王朝便用和亲的方式与周边各族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
虽然这种关系在涉及到大利益时显得异常脆弱,可却能让百姓安心。
名义上,和亲的一方是皇室公主,身份尊贵,另一方也是异族王侯,称雄一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嫁出去的都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翁主”,或者说是“王主”。即诸侯王之女,在史书上则以“宗女”“翁主”代称。
如果异族处于强势期,或者与中原关系不错,皇帝会给宗女加封公主头衔,以示重视,如乌孙公主刘细君,便是武帝时获罪的江都王刘建之女。
而北方民族那奇葩的婚姻观,也让中原人不齿至极。一女连侍祖孙三代,在这些还未开化的民族里可谓屡见不鲜。
然而,这是前汉之事,非后汉之事。
或许后世谈起汉朝,更多流传的是汉武帝时扬威大漠,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威风。
可实际上真正终结掉匈奴北方霸权的事件,是东汉冠军侯窦宪的“勒石燕然”,自光武中兴后,东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对北方异族的较大优势,勒石燕然后,更是彻底除掉了这块心腹之患。
因而东汉一朝,是没有和亲之事的。
故而对于百官来说,和亲是很陌生的一件事,若是换成其他异族,恐怕一干老臣早就蹦了起来,大汉朝中兴一百多年,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你说和亲就和亲?你也不照照镜子?
可这话是从鲜卑大单于的使节口中说出,满殿顿时一片死寂。
有几名老臣更是忍不住眼眶通红,险些落泪。
东汉确实没有和亲过,但却有过和亲之议。桓帝延熹九年,年轻的檀石槐已然整合了鲜卑各部,在汉朝北部大肆劫掠。当时的汉朝国力已然有所下降,虽然仍对鲜卑有着优势,但却无力在北方和来去自如的鲜卑进行纠缠。
汉桓帝无奈之下,重启了冷藏一百多年的和亲之议,表示愿意封檀石槐为王,与他和亲。
然而桀骜的鲜卑之主拒绝了这一提议,更是大肆嘲笑了汉朝的使者,此事也成了大汉莫大的屈辱。
到灵帝熹平六年战败之时,胆寒的灵帝再次提议,又收获了一波嘲讽。
大汉朝何曾遭过这种蔑视?哪怕是匈奴极盛之时,与大汉和亲、获取封号也是他们求之不得之事,只要祭出这一压箱底法宝,往往便能换得边境十余年安宁。
可这一法宝在面对异军突起的檀石槐时失效了,更被其大肆嘲讽汉朝的软弱,成了汉末一大屈辱。
时光荏苒,十几年后,檀石槐的孙子竟然派人到雒阳来,请求大汉与他和亲,用上了“赐婚”一词。
也不知檀石槐若天上有灵,看到这一幕该作何感想。桓灵二帝看到这一幕又作何感想。
至少满殿的文武大臣,只要经历过那段屈辱,此时都不由自主的亢奋起来,后汉中兴,承继天命,扫荡了匈奴。而如今仿佛又是一场轮回。
慕容成一惊,旋即大喜,若非场合不对,他恐怕当场便给纥豆陵钦一个大大的拥抱。
东部鲜卑就这样被蹇曼一方卖给了汉朝,那么在今后的争权中,即便东部各部族不支持魁头,那也绝不会去支持蹇曼。
纥豆陵钦话一出口,顿觉失言,可为时已晚。一路行来,由于不擅汉语,纥豆陵钦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精神绷的很紧,牢记着蹇曼的嘱托,绝不能让汉朝偏向魁头。
然而方才在路上的时候,两人交锋,慕容成显然是占了上风,这让纥豆陵钦分外不安。
不管怎么说,魁头都是如今的鲜卑大单于,蹇曼能拿出来说的,也就是先代大单于和连之子的身份。可这名分对于北域游牧民族而言实在不怎么顶用,哪怕是汉化程度极高的南匈奴,当羌渠单于死后,老王们为了把控权力,放逐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于夫罗,也没有遭到太大的反对。
这放在中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三代之时,以周公之功绩、身份放逐了成王,也遭到天下汹汹物议。
而东部鲜卑的事一提出来,纥豆陵钦第一反应便是甩锅。在这种时候,魁头身为大单于的身份反倒成了负累,他是鲜卑大单于,鲜卑出了什么问题,自然第一责任在他。
当甩完锅后,纥豆陵钦才反应过来,这话未免太过直接,太过不负责任,确实是讨好了汉朝,但却将东部鲜卑推入了魁头怀中。
念及此处,纥豆陵钦的冷汗直冒,想出言补救,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彪眼睛一眯,悠悠然道:“贵使的意思是,愿意支持我朝打击骚扰北境的鲜卑部族?”
“我……”纥豆陵钦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此时反悔,谁知道这些虎视眈眈的汉人会不会骤然发作,会不会触怒了上面的大汉天子。
一片沉寂,良久,纥豆陵钦一咬牙,叽里呱啦的对着翻译来了一通鲜卑语。
翻译愣了下,连忙道:“回禀太尉,他说蹇曼虽然很想支持大汉保卫疆土,愿与大汉睦邻友好。但是如今鲜卑王庭被魁头窃据,蹇曼只能约束自己的部族,无法保证忠于魁头的部族会不会插手幽州之事,请陛下明鉴。”
慕容成一阵咬牙,这厮显然是破罐子破摔,既然已经失了先机,那索性把魁头也一并拉进坑里,大家一起排除掉东部鲜卑的支持。
此时慕容成也反应过来这是汉廷在逼他们表态,利用了他们的不和。可这是阳谋,比起散乱无章的东部鲜卑,汉廷的决定显然更能影响到北疆的局势。
若是并州的张杨、张郃,以及南匈奴各部北上支持蹇曼,魁头恐怕真的危险了。
“若当真有部族不听王庭约束,擅自袭扰贵国北境,下臣相信大单于也绝不会进行包庇。比起蹇曼的胡言乱语,空口白话,大单于是有诚意的,愿意与贵国结成同盟,永世相好。
下臣此来,亦是为求亲而来,大单于希望能与大汉有姻亲之好,请大汉天子赐婚。”
满朝哗然,和亲,对于群臣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前汉开始,汉王朝便用和亲的方式与周边各族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
虽然这种关系在涉及到大利益时显得异常脆弱,可却能让百姓安心。
名义上,和亲的一方是皇室公主,身份尊贵,另一方也是异族王侯,称雄一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嫁出去的都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翁主”,或者说是“王主”。即诸侯王之女,在史书上则以“宗女”“翁主”代称。
如果异族处于强势期,或者与中原关系不错,皇帝会给宗女加封公主头衔,以示重视,如乌孙公主刘细君,便是武帝时获罪的江都王刘建之女。
而北方民族那奇葩的婚姻观,也让中原人不齿至极。一女连侍祖孙三代,在这些还未开化的民族里可谓屡见不鲜。
然而,这是前汉之事,非后汉之事。
或许后世谈起汉朝,更多流传的是汉武帝时扬威大漠,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威风。
可实际上真正终结掉匈奴北方霸权的事件,是东汉冠军侯窦宪的“勒石燕然”,自光武中兴后,东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对北方异族的较大优势,勒石燕然后,更是彻底除掉了这块心腹之患。
因而东汉一朝,是没有和亲之事的。
故而对于百官来说,和亲是很陌生的一件事,若是换成其他异族,恐怕一干老臣早就蹦了起来,大汉朝中兴一百多年,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你说和亲就和亲?你也不照照镜子?
可这话是从鲜卑大单于的使节口中说出,满殿顿时一片死寂。
有几名老臣更是忍不住眼眶通红,险些落泪。
东汉确实没有和亲过,但却有过和亲之议。桓帝延熹九年,年轻的檀石槐已然整合了鲜卑各部,在汉朝北部大肆劫掠。当时的汉朝国力已然有所下降,虽然仍对鲜卑有着优势,但却无力在北方和来去自如的鲜卑进行纠缠。
汉桓帝无奈之下,重启了冷藏一百多年的和亲之议,表示愿意封檀石槐为王,与他和亲。
然而桀骜的鲜卑之主拒绝了这一提议,更是大肆嘲笑了汉朝的使者,此事也成了大汉莫大的屈辱。
到灵帝熹平六年战败之时,胆寒的灵帝再次提议,又收获了一波嘲讽。
大汉朝何曾遭过这种蔑视?哪怕是匈奴极盛之时,与大汉和亲、获取封号也是他们求之不得之事,只要祭出这一压箱底法宝,往往便能换得边境十余年安宁。
可这一法宝在面对异军突起的檀石槐时失效了,更被其大肆嘲讽汉朝的软弱,成了汉末一大屈辱。
时光荏苒,十几年后,檀石槐的孙子竟然派人到雒阳来,请求大汉与他和亲,用上了“赐婚”一词。
也不知檀石槐若天上有灵,看到这一幕该作何感想。桓灵二帝看到这一幕又作何感想。
至少满殿的文武大臣,只要经历过那段屈辱,此时都不由自主的亢奋起来,后汉中兴,承继天命,扫荡了匈奴。而如今仿佛又是一场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