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君前召对(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坐在右侧的王朴还没有反驳李守节,坐在上首的范质就忍不住站起身来。
“军国之事,焉能坐而论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辽国为百蛮大国,控弦带甲之士不下三十万,现在议论用兵幽云一事,还为时过早。你这孺子妄图以兵事邀宠,是何居心?”
面对这个老大人的指责,李守节是有些无语。
“尼玛,我平生就怕遇到这样乱扣帽子的文官,俗话说兵遇上秀才,死活讲不通道理。他短短二十年的素质教育,怎么可能比得过人家十年寒窗苦读,从口舌上占到便宜。而且这个文官既然能位列四人之首,那他的名字就呼之欲出了。不是周三相之首的范质,还能是谁。”
李守节感叹道:“又是一个最强辩手,后周的辩手一个比一个执拗难对付。”
李守节看着其他几个人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又看到了郭荣脸上似乎是期待的表情,他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了。
“既然讲道理比不过你,那我就摆事实。”
“官家,诸位上官,请容我细细说来。还有还请诸位上官,待会不要强行打断我,一切都待我说完在论(打断我,我特么就记不住了后面的。)”
看所有人都没有回答,李守节向前走两步,轻轻地舒活了下腿脚。他是真的羡慕这个时候的君臣之道,还有位子坐,等到老赵执政的时候,君臣之间就是站而论道了。
他冲着郭荣行了一礼说道:“取幽燕之地有国朝有两胜,辽国有两败”
“辽国虽然采取蕃汉因俗而治的策略,宣称一视同仁,但实际执行中却离之甚远。蕃人殴打汉人致死的,最后竟然以牛马赔偿,得以逃脱制裁。”
“而同等情况下,汉人却要伏法斩首,并且还要将其亲属收为奴碑。这哪里是一视同仁,分明是蕃人犯法采取蕃人轻法,汉人犯法采用汉人重刑,如此亲外异法,幽云之地百姓岂能归心。”
“而我国朝用法一视同仁,奖功惩过,上不避士大夫,下不漏庶民百姓,此为民心向背,战胜于民间。”
“辽国自其太宗驾崩之后,内斗不停。辽世宗即位后,世系从太宗支又更替到其兄东丹王一支,直到当今辽主耶律璟即位后,世系又回到辽太宗一支。国家王位继承毫无定制。”
“而当今辽主酷爱行猎,平生三大爱好,打猎杀人睡大觉,国人称其‘睡王’,这样的人治国安能长久,说不得辽国什么时候又会爆发动乱。”
“而中国事为之制,曲为之防,上下咸安,官家英明神武,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听着李守节的话,大殿内即使是王朴也不再轻视他。
李守节接着说道:“让幽云之地的汉儿,分割在外,饱受压迫。难道不是中国诸位上位的过失?”
“况且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我闻史书上言‘彼幽州者,列九围之一,地方千里而遥,其民刚强,厥田沃壤。远则慕田光、荆卿之义,近则染禄山、思明之风。’”
“若是幽云之地彻底被辽国掌握,长此以往,那幽燕之地地为辽国积粮,民为辽国征战,中国失彼,无异于损己肥敌。”
“如此说来,谋取幽云之地,势在必行,宜早不宜晚。”
“还望诸位上位慎思之。”说罢,李守节深深地朝郭荣行了一礼。
“李衙内所言切中肯絮,言之有物。齐物,道济,你二人怎么看?”
“王齐物,魏道济,如此一来,周三相就齐了。”李守节看着殿内一直并未说话的两位紫服大佬起身应对,如是想道。
“这场召对级别还是蛮高的,枢相都到了,后周晚期的几个文官大佬都来了。”
左侧王溥风度翩然,年纪不大已经进入相。右侧的魏仁浦则是禀性持正,从李守节入殿,稍作观察后,他一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王溥说道:“李家衙内年纪虽然不大,但忧国忧民之心,丝毫不弱。”
魏仁浦则回道:“军国之事,从来不是一时冲动就能决定的,若是谋取幽云之地,尚且朝廷需要细细擘画,上下备战。当前主要的心思还是应该尽快结束淮上战事。”
“不错,寿州光复,伪唐已经凸显疲态,此时应当再加把火,尽去江北诸州。”
即使对李守节所言的北伐战略很心动,郭荣还是能够分清主次的,他沉吟片刻,方才对着大殿内诸人说道:“今日殿内所言,诸君不宜为外人道也。”
“是。”李守节也跟着几人顺口回答道。
“我听你父亲说,此番你准备去大名府求亲。”郭荣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官家的话,家父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你在东京休息几日,尽快去大名府求亲去吧。待你抱得佳人返回之时,朕若是还在东京,当亲自为你证婚。”
“是,谨遵官家旨意。”
“还有替朕问候魏王金安。”
“是。”
直到回到了客店,李守节仍旧没有回过神,因为他的砖头倒是抛出来了,可是他的玉还没有引出来呢。
对此他惋惜不已,好在接下来还有回东京结婚一事,到时候还能面君,只要再提前准备好,也能再尝试一次。
李守节离开便殿后,郭荣和两位宰臣,两位枢密使也就幽燕之事进行了讨论。
郭荣也拿出来了周光逊的密奏,四人查阅后,方才体会到了李守节的用意。明面上是劝官家北伐,实际上却是想要谋取河东之地。
范质倒吸一口冷气,此子端的是一副好谋划。
王溥并未过多置喙,倒是魏仁浦和王朴二人就河东之事进行了一番议论,二人在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能靠恩信诱降,必须以强兵攻灭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但是王朴认为最后取并州为上,他认为伪汉自高平之败后,国力衰竭,胆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早打晚打都一样,不值得提前消耗国力。
而魏仁浦则认为取下河东,则能从雁门方向震慑辽人,若是想谋取幽云之地,或可以一试。河东诸州兵马,再加上一支万余禁军,或许能够收到奇效。
对二人所言,郭荣并未表明看法,但是从他安排魏仁浦整理河东诸州兵马图籍一事,能够看出,郭荣确实是动心了。
犹豫不定可不是郭荣的性格,勇于迎难而上才是他的本色。
坐在右侧的王朴还没有反驳李守节,坐在上首的范质就忍不住站起身来。
“军国之事,焉能坐而论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辽国为百蛮大国,控弦带甲之士不下三十万,现在议论用兵幽云一事,还为时过早。你这孺子妄图以兵事邀宠,是何居心?”
面对这个老大人的指责,李守节是有些无语。
“尼玛,我平生就怕遇到这样乱扣帽子的文官,俗话说兵遇上秀才,死活讲不通道理。他短短二十年的素质教育,怎么可能比得过人家十年寒窗苦读,从口舌上占到便宜。而且这个文官既然能位列四人之首,那他的名字就呼之欲出了。不是周三相之首的范质,还能是谁。”
李守节感叹道:“又是一个最强辩手,后周的辩手一个比一个执拗难对付。”
李守节看着其他几个人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又看到了郭荣脸上似乎是期待的表情,他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了。
“既然讲道理比不过你,那我就摆事实。”
“官家,诸位上官,请容我细细说来。还有还请诸位上官,待会不要强行打断我,一切都待我说完在论(打断我,我特么就记不住了后面的。)”
看所有人都没有回答,李守节向前走两步,轻轻地舒活了下腿脚。他是真的羡慕这个时候的君臣之道,还有位子坐,等到老赵执政的时候,君臣之间就是站而论道了。
他冲着郭荣行了一礼说道:“取幽燕之地有国朝有两胜,辽国有两败”
“辽国虽然采取蕃汉因俗而治的策略,宣称一视同仁,但实际执行中却离之甚远。蕃人殴打汉人致死的,最后竟然以牛马赔偿,得以逃脱制裁。”
“而同等情况下,汉人却要伏法斩首,并且还要将其亲属收为奴碑。这哪里是一视同仁,分明是蕃人犯法采取蕃人轻法,汉人犯法采用汉人重刑,如此亲外异法,幽云之地百姓岂能归心。”
“而我国朝用法一视同仁,奖功惩过,上不避士大夫,下不漏庶民百姓,此为民心向背,战胜于民间。”
“辽国自其太宗驾崩之后,内斗不停。辽世宗即位后,世系从太宗支又更替到其兄东丹王一支,直到当今辽主耶律璟即位后,世系又回到辽太宗一支。国家王位继承毫无定制。”
“而当今辽主酷爱行猎,平生三大爱好,打猎杀人睡大觉,国人称其‘睡王’,这样的人治国安能长久,说不得辽国什么时候又会爆发动乱。”
“而中国事为之制,曲为之防,上下咸安,官家英明神武,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听着李守节的话,大殿内即使是王朴也不再轻视他。
李守节接着说道:“让幽云之地的汉儿,分割在外,饱受压迫。难道不是中国诸位上位的过失?”
“况且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我闻史书上言‘彼幽州者,列九围之一,地方千里而遥,其民刚强,厥田沃壤。远则慕田光、荆卿之义,近则染禄山、思明之风。’”
“若是幽云之地彻底被辽国掌握,长此以往,那幽燕之地地为辽国积粮,民为辽国征战,中国失彼,无异于损己肥敌。”
“如此说来,谋取幽云之地,势在必行,宜早不宜晚。”
“还望诸位上位慎思之。”说罢,李守节深深地朝郭荣行了一礼。
“李衙内所言切中肯絮,言之有物。齐物,道济,你二人怎么看?”
“王齐物,魏道济,如此一来,周三相就齐了。”李守节看着殿内一直并未说话的两位紫服大佬起身应对,如是想道。
“这场召对级别还是蛮高的,枢相都到了,后周晚期的几个文官大佬都来了。”
左侧王溥风度翩然,年纪不大已经进入相。右侧的魏仁浦则是禀性持正,从李守节入殿,稍作观察后,他一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王溥说道:“李家衙内年纪虽然不大,但忧国忧民之心,丝毫不弱。”
魏仁浦则回道:“军国之事,从来不是一时冲动就能决定的,若是谋取幽云之地,尚且朝廷需要细细擘画,上下备战。当前主要的心思还是应该尽快结束淮上战事。”
“不错,寿州光复,伪唐已经凸显疲态,此时应当再加把火,尽去江北诸州。”
即使对李守节所言的北伐战略很心动,郭荣还是能够分清主次的,他沉吟片刻,方才对着大殿内诸人说道:“今日殿内所言,诸君不宜为外人道也。”
“是。”李守节也跟着几人顺口回答道。
“我听你父亲说,此番你准备去大名府求亲。”郭荣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官家的话,家父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你在东京休息几日,尽快去大名府求亲去吧。待你抱得佳人返回之时,朕若是还在东京,当亲自为你证婚。”
“是,谨遵官家旨意。”
“还有替朕问候魏王金安。”
“是。”
直到回到了客店,李守节仍旧没有回过神,因为他的砖头倒是抛出来了,可是他的玉还没有引出来呢。
对此他惋惜不已,好在接下来还有回东京结婚一事,到时候还能面君,只要再提前准备好,也能再尝试一次。
李守节离开便殿后,郭荣和两位宰臣,两位枢密使也就幽燕之事进行了讨论。
郭荣也拿出来了周光逊的密奏,四人查阅后,方才体会到了李守节的用意。明面上是劝官家北伐,实际上却是想要谋取河东之地。
范质倒吸一口冷气,此子端的是一副好谋划。
王溥并未过多置喙,倒是魏仁浦和王朴二人就河东之事进行了一番议论,二人在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能靠恩信诱降,必须以强兵攻灭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但是王朴认为最后取并州为上,他认为伪汉自高平之败后,国力衰竭,胆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早打晚打都一样,不值得提前消耗国力。
而魏仁浦则认为取下河东,则能从雁门方向震慑辽人,若是想谋取幽云之地,或可以一试。河东诸州兵马,再加上一支万余禁军,或许能够收到奇效。
对二人所言,郭荣并未表明看法,但是从他安排魏仁浦整理河东诸州兵马图籍一事,能够看出,郭荣确实是动心了。
犹豫不定可不是郭荣的性格,勇于迎难而上才是他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