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布局洛阳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洛阳城的居民很幸福,精神生活富足,近段时间城里生的事情精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哥斯拉被刺的花边新闻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被宁远李怀唐高调办工坊的消息所替代。
上至金銮殿里的九五之尊,下至民间最底层的布衣,都在关注李怀唐招工大办工坊的举动。
李隆基初接奏报时哭笑不得,朝廷明令,入仕者严禁经商。李怀唐的身份特殊,朝廷之前睁一眼闭一眼,不予计较,但是,今非昔比,堂堂二品大员,竟然大张旗鼓行与民争利之事!
对于反对声音,李怀唐大言不惭,俸禄微薄而府邸人多,不给开就去吃大户,先到带头反对者李林甫家作客,声明吃要山珍海味,穿不离绫罗绸缎。
大臣们无奈,抬出了祖宗这尊大神。历来祖宗规矩不可废。
李怀唐又曰:俺这是试验田,特事特办。
带着好奇,皇帝破天荒御批恩准,其时他也明白,李怀唐随便拉出个替身照样能吃猪肉。关键是李怀唐陈述的理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诱惑力――提供就业岗位,消除洛阳,乃至附近无业或隐性无业流民贫民带来的隐患;增加出口创汇扩大税基充实国库;为大唐解决富余劳动力探索有效的途径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话概括之,就是营造和谐大唐。
河蟹好啊,江山稳固之基石。高力士不失时机又在李隆基面前大赞李怀唐的忠心。李隆基纠结无语,主观上,他更希望李怀唐是奸臣小人,阿谀奉承,迎上献媚,主动将杨玉环送入宫。而非让他心痒痒,迫使他厚着脸皮用强硬手段夺取。
招工那天,李隆基让高力士作为代表前往视察河蟹工坊。
第一个工坊的坐落在洛阳城里洛水河畔,功能:纺布。
李怀唐要的产品是白迭布。随着商人们努力的渲染,精良便宜的白迭布逐渐为大唐人接受,尤其是处于北方的居民,大有取代保暖效果较差麻布的趋势。与疯狂膨胀的需求相比,宁远的产能如九牛一毛。在洛阳城办工坊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在与麻布的竞争中,占据全面优势。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摇身一变为“资本家”的李怀唐正向高力士以及到贺的宾客、股东们介绍:“纺布工坊第一期产能规模为每日五百匹,需劳动力两千。”
“啧啧,膘骑大将军出手非凡,招工场面堪比选秀啊!”
股东王元宝指的是工坊外壮观的应聘队伍。
“有你这般比喻的吗?”李怀唐翻白眼,他不否认来应聘的有他的粉丝,远处戒备心警惕的夫人团组成的豪华防火墙为他屏蔽了不少。当然,应聘者大都冲着月钱两百文而来。
幸亏来者没有李林甫之辈,否则这个报告打上去惹起的麻烦难以预料。至于高力士,他是股东之一,绝不会自毁钱财。
“别看两千人少。”李怀唐在继续,“她们的背后是两千个家庭,上万人口,她们有了收入,也就等于稳定了两千个家庭。”
“这还只是直接的,间接的,将带动下游配套产业以及相关,”李怀唐不知不觉中用了新名词,听众之中有人瞪眼,似懂非懂,“种植,建筑,机械,纺纱,染色,运输等等。随着这些行业的兴起,所带来的工作岗位成倍增加,国库的税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高力士不断点头铭记,李怀唐这番话的对象是他,准确来说,是李隆基,通过他这个“肉喇叭”转达天听。
“可是,将工坊建在城内,不怕被人偷师吗?竞争对手太多,我们要吃亏的!”王元宝的担忧与一众股东相差无几。
李怀唐笑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有竞争才有进步,大唐的市场大着呢,再增加百倍产能也影响不大。再说,附近的原料市场,销售市场都我们都占有先手优势。”
表面上李怀唐说得堂而皇之,貌似挺大方,其时,他早就未雨绸缪。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开工坊,涉及甚广,从上游原料的采购,到下游的销售渠道,都需要提前安排布置妥当。
织棉布的原料用棉花。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域广阔。西汉之时,张骞从西域引回棉花种子,称为“白叠”,到了唐代,安西北庭已经普遍种植,关中地区有不少,甚至在洛阳城外也时有现,以成片野生的居多。财大气粗的李怀唐已经与种植户签约收购棉花,全部包销。
销路么,对于李怀唐李怀唐来说是个伪命题。原来与宁远通商的唐商,胡商,还有在大唐商界呼风唤雨的王元宝就是最好的保障。
说者兴高采烈,听者兴致勃勃,一片和谐景象,直至河蟹遇上非河蟹。
招聘现场突骚乱,有人悲泣。
“何人闹事?”
李怀唐担心夫人们的安全,抛下听众飞快赶过去。
骚乱的原因很简单,两千人的名额报满了。得不到机会的竞聘者不愿离去,纷纷哀求,不惜跪下,其中还有人痛哭。
“李郎,收下她们吧。”
杨玉环不忍,指着一群年介十二到十五,可怜兮兮的小娘求情。她们因为年龄太小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童工?!
那我岂非千夫所指的黑心老板?李怀唐错愕。
“李郎!”
见爱郎态度模糊,杨美人使出杀手锏――撒娇。或许是童年艰苦,她对这些小娘抱有特殊的感情。
卖糕的,这是开工坊抑或慈善堂?天下可怜之人何其多,救助一两个无济于事,不动则已,动则当拯救一大片。李怀唐望向一旁负责招工的管家,见到的是耸肩摊手,爱莫能助。只好结结巴巴婉拒:“那个,我……”
“坏坏,汾娘命令你收下她们!”
小汾娘站在几与她同龄的小娘当中,眼睛红红的,瞪圆了看着李怀唐。这几年她的经历不堪回,初见同病相怜的同龄人,同情心爆满。
其余的美人们嘴上没说,望向李怀唐的眼神却都一样,带着无限期待。
李怀唐苦笑。
“罢了,既然夫人们,你们,”差点又将小汾娘包括进去,“嗯,你们都这个意思,那就收下吧,哦,不,是招聘,先试用学习,工钱减半,等二期竣工正常上班。”
欢呼,应聘者欢呼,美人们欢呼,神色兴奋,可惜面子薄,没有香吻奖赏。
忽听杨玉环说:“看见她们,总让妾身想起从前的艰苦,李郎,赠送点米粮给她们好不好?”
不同意不行,美人们的眼神攻势着实难以抵挡。
好吧,福利,就当做福利。
又惹起一阵雷动欢呼。
民生果然不容易。
虽然身在深宫,处于俯视天下苍生的地位,但是,高力士也明白民生艰难。洛阳城里富人多,贫民更多,像今天如潮涌来报名的妇人,她们平时的收入极为有限,依附着富人家,靠给他们刺绣洗衣维持生计。李怀唐的工坊给予了她们一条稳定的赚钱途径,月入两百文不多,却能勉强养家糊口,毕竟现时洛阳的米价每斗才二十文出头。
盛唐的人口高达五千万,经过数十年的兼并,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流民日多。高力士在朝廷内不时耳濡目染有识之士的忧心之言,但是他们解决流民和税源枯竭的手段单一,动辄呼吁限制土地兼并,与李怀唐的办法相比,高低立判。
如果多几个这样的工坊,何愁大唐江山的千秋万代?带着儒家文化烙印的苍生极其善忍,能填饱肚子绝不会造反。
生动的视察让高力士认识更进一层:李怀唐的工坊,产的是布匹,填的是肚皮,稳的是大唐江山。
“今日听君一席言,胜读万卷书。我得告诉陛下,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哦,上将军能否多办几个这样的工坊?”
高力士兴趣盎然。
“嗯,有这个打算,接下来,我想开个桐油坊,还有造纸坊,酿酒坊……”
“太好了!上将军放心干,圣驾面前自有我替你美言。”
有高力士的支持,办工坊事半功倍。李怀唐不缺钱,大唐不缺劳动力,最主要的是不缺匠师和熟练工人,因为,在李怀唐的号召下,宁远城的资本家们,以商、康两大家族为,大肆涌入洛阳,带来资本,带来技术,带来人才……
视察之行结束,高力士带着满意回宫了。李怀唐继续忙碌,与大舅子商家三郎商榷桐油坊的创建事宜。
桐油坊的选址与纺布坊毗邻,李怀唐看重的是洛水的便利运输条件,原料与成品的进出既省时又省力,关键是有利于降低成本。
之所以办桐油坊,除了桐油销路广利润高外,隐隐之间,李怀唐还有更深的用意。与布坊不同,桐油坊需要的劳力清一色青壮,呵呵,伟人不是说了么?工人阶级有力量!
创造无产阶级,蛊惑暴动?李怀唐没这么想过。
也许连李怀唐自己也说不清楚具体用处,总之,有备无患,既然武氏在招兵买马,他跟着潮流走暗中备下一枚棋子总是好的。
洛阳城的居民很幸福,精神生活富足,近段时间城里生的事情精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哥斯拉被刺的花边新闻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被宁远李怀唐高调办工坊的消息所替代。
上至金銮殿里的九五之尊,下至民间最底层的布衣,都在关注李怀唐招工大办工坊的举动。
李隆基初接奏报时哭笑不得,朝廷明令,入仕者严禁经商。李怀唐的身份特殊,朝廷之前睁一眼闭一眼,不予计较,但是,今非昔比,堂堂二品大员,竟然大张旗鼓行与民争利之事!
对于反对声音,李怀唐大言不惭,俸禄微薄而府邸人多,不给开就去吃大户,先到带头反对者李林甫家作客,声明吃要山珍海味,穿不离绫罗绸缎。
大臣们无奈,抬出了祖宗这尊大神。历来祖宗规矩不可废。
李怀唐又曰:俺这是试验田,特事特办。
带着好奇,皇帝破天荒御批恩准,其时他也明白,李怀唐随便拉出个替身照样能吃猪肉。关键是李怀唐陈述的理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诱惑力――提供就业岗位,消除洛阳,乃至附近无业或隐性无业流民贫民带来的隐患;增加出口创汇扩大税基充实国库;为大唐解决富余劳动力探索有效的途径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话概括之,就是营造和谐大唐。
河蟹好啊,江山稳固之基石。高力士不失时机又在李隆基面前大赞李怀唐的忠心。李隆基纠结无语,主观上,他更希望李怀唐是奸臣小人,阿谀奉承,迎上献媚,主动将杨玉环送入宫。而非让他心痒痒,迫使他厚着脸皮用强硬手段夺取。
招工那天,李隆基让高力士作为代表前往视察河蟹工坊。
第一个工坊的坐落在洛阳城里洛水河畔,功能:纺布。
李怀唐要的产品是白迭布。随着商人们努力的渲染,精良便宜的白迭布逐渐为大唐人接受,尤其是处于北方的居民,大有取代保暖效果较差麻布的趋势。与疯狂膨胀的需求相比,宁远的产能如九牛一毛。在洛阳城办工坊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在与麻布的竞争中,占据全面优势。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摇身一变为“资本家”的李怀唐正向高力士以及到贺的宾客、股东们介绍:“纺布工坊第一期产能规模为每日五百匹,需劳动力两千。”
“啧啧,膘骑大将军出手非凡,招工场面堪比选秀啊!”
股东王元宝指的是工坊外壮观的应聘队伍。
“有你这般比喻的吗?”李怀唐翻白眼,他不否认来应聘的有他的粉丝,远处戒备心警惕的夫人团组成的豪华防火墙为他屏蔽了不少。当然,应聘者大都冲着月钱两百文而来。
幸亏来者没有李林甫之辈,否则这个报告打上去惹起的麻烦难以预料。至于高力士,他是股东之一,绝不会自毁钱财。
“别看两千人少。”李怀唐在继续,“她们的背后是两千个家庭,上万人口,她们有了收入,也就等于稳定了两千个家庭。”
“这还只是直接的,间接的,将带动下游配套产业以及相关,”李怀唐不知不觉中用了新名词,听众之中有人瞪眼,似懂非懂,“种植,建筑,机械,纺纱,染色,运输等等。随着这些行业的兴起,所带来的工作岗位成倍增加,国库的税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高力士不断点头铭记,李怀唐这番话的对象是他,准确来说,是李隆基,通过他这个“肉喇叭”转达天听。
“可是,将工坊建在城内,不怕被人偷师吗?竞争对手太多,我们要吃亏的!”王元宝的担忧与一众股东相差无几。
李怀唐笑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有竞争才有进步,大唐的市场大着呢,再增加百倍产能也影响不大。再说,附近的原料市场,销售市场都我们都占有先手优势。”
表面上李怀唐说得堂而皇之,貌似挺大方,其时,他早就未雨绸缪。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开工坊,涉及甚广,从上游原料的采购,到下游的销售渠道,都需要提前安排布置妥当。
织棉布的原料用棉花。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域广阔。西汉之时,张骞从西域引回棉花种子,称为“白叠”,到了唐代,安西北庭已经普遍种植,关中地区有不少,甚至在洛阳城外也时有现,以成片野生的居多。财大气粗的李怀唐已经与种植户签约收购棉花,全部包销。
销路么,对于李怀唐李怀唐来说是个伪命题。原来与宁远通商的唐商,胡商,还有在大唐商界呼风唤雨的王元宝就是最好的保障。
说者兴高采烈,听者兴致勃勃,一片和谐景象,直至河蟹遇上非河蟹。
招聘现场突骚乱,有人悲泣。
“何人闹事?”
李怀唐担心夫人们的安全,抛下听众飞快赶过去。
骚乱的原因很简单,两千人的名额报满了。得不到机会的竞聘者不愿离去,纷纷哀求,不惜跪下,其中还有人痛哭。
“李郎,收下她们吧。”
杨玉环不忍,指着一群年介十二到十五,可怜兮兮的小娘求情。她们因为年龄太小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童工?!
那我岂非千夫所指的黑心老板?李怀唐错愕。
“李郎!”
见爱郎态度模糊,杨美人使出杀手锏――撒娇。或许是童年艰苦,她对这些小娘抱有特殊的感情。
卖糕的,这是开工坊抑或慈善堂?天下可怜之人何其多,救助一两个无济于事,不动则已,动则当拯救一大片。李怀唐望向一旁负责招工的管家,见到的是耸肩摊手,爱莫能助。只好结结巴巴婉拒:“那个,我……”
“坏坏,汾娘命令你收下她们!”
小汾娘站在几与她同龄的小娘当中,眼睛红红的,瞪圆了看着李怀唐。这几年她的经历不堪回,初见同病相怜的同龄人,同情心爆满。
其余的美人们嘴上没说,望向李怀唐的眼神却都一样,带着无限期待。
李怀唐苦笑。
“罢了,既然夫人们,你们,”差点又将小汾娘包括进去,“嗯,你们都这个意思,那就收下吧,哦,不,是招聘,先试用学习,工钱减半,等二期竣工正常上班。”
欢呼,应聘者欢呼,美人们欢呼,神色兴奋,可惜面子薄,没有香吻奖赏。
忽听杨玉环说:“看见她们,总让妾身想起从前的艰苦,李郎,赠送点米粮给她们好不好?”
不同意不行,美人们的眼神攻势着实难以抵挡。
好吧,福利,就当做福利。
又惹起一阵雷动欢呼。
民生果然不容易。
虽然身在深宫,处于俯视天下苍生的地位,但是,高力士也明白民生艰难。洛阳城里富人多,贫民更多,像今天如潮涌来报名的妇人,她们平时的收入极为有限,依附着富人家,靠给他们刺绣洗衣维持生计。李怀唐的工坊给予了她们一条稳定的赚钱途径,月入两百文不多,却能勉强养家糊口,毕竟现时洛阳的米价每斗才二十文出头。
盛唐的人口高达五千万,经过数十年的兼并,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流民日多。高力士在朝廷内不时耳濡目染有识之士的忧心之言,但是他们解决流民和税源枯竭的手段单一,动辄呼吁限制土地兼并,与李怀唐的办法相比,高低立判。
如果多几个这样的工坊,何愁大唐江山的千秋万代?带着儒家文化烙印的苍生极其善忍,能填饱肚子绝不会造反。
生动的视察让高力士认识更进一层:李怀唐的工坊,产的是布匹,填的是肚皮,稳的是大唐江山。
“今日听君一席言,胜读万卷书。我得告诉陛下,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哦,上将军能否多办几个这样的工坊?”
高力士兴趣盎然。
“嗯,有这个打算,接下来,我想开个桐油坊,还有造纸坊,酿酒坊……”
“太好了!上将军放心干,圣驾面前自有我替你美言。”
有高力士的支持,办工坊事半功倍。李怀唐不缺钱,大唐不缺劳动力,最主要的是不缺匠师和熟练工人,因为,在李怀唐的号召下,宁远城的资本家们,以商、康两大家族为,大肆涌入洛阳,带来资本,带来技术,带来人才……
视察之行结束,高力士带着满意回宫了。李怀唐继续忙碌,与大舅子商家三郎商榷桐油坊的创建事宜。
桐油坊的选址与纺布坊毗邻,李怀唐看重的是洛水的便利运输条件,原料与成品的进出既省时又省力,关键是有利于降低成本。
之所以办桐油坊,除了桐油销路广利润高外,隐隐之间,李怀唐还有更深的用意。与布坊不同,桐油坊需要的劳力清一色青壮,呵呵,伟人不是说了么?工人阶级有力量!
创造无产阶级,蛊惑暴动?李怀唐没这么想过。
也许连李怀唐自己也说不清楚具体用处,总之,有备无患,既然武氏在招兵买马,他跟着潮流走暗中备下一枚棋子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