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幸福的烦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达,你也看得出来刘家天子不仁。”赵云笑得像个孩子。
荀攸默不作声,心里剧震。就这么几句话,对方就知道了自己想要成就一番皇图霸业的想法,反正自己是后辈,赖皮一点无所谓。
“目前的黄巾道,将会愈演愈烈!”赵云再次展开了神棍的那一套:“此后,那位就会警醒,可惜悔之晚矣。”
“他想把天下的财富聚在自己手中,与民争利的主导思想不变。只等他一走,天下就会四分五裂。”
“那位酒色过度,宫中的****传闻想必你也曾听说过些风言风语。实话告诉你,能流传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真的。他还能活多久?不超过十年!”
“乱世出英雄,乱世需要的是强大的武力,荀家有么?赵家有!”
在这里,赵云也不妨吹一吹牛:“鲜卑人何等强大?我赵家攻之而下。惜乎都是用我家的钱,来为刘家人粉饰太平,家父毅然隐退。”
如果说以前的荀攸对赵云还有些看法,此刻却已刮目相看,至少在年轻一辈中,没有谁像他这么有远见卓识。
俗话说:茂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说明赵家的情报系统比之荀家,不晓得要强出多少倍。
自己只是觉得这个朝廷腐朽了,荀家必须要做好一些准备。
颍川书院在文才和治国安邦方面不缺人才,差的就是赵家这种军事巨擘。
现在的赵家韬光养晦,很明显就是在等着灵帝去世的那一天,就是没有荀家,人家一样可以趁势而起。
这个年代的人不管有如何聪明,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料到后面的变化。
特别是黄巾道这种街头田边的小团体,竟然可以动摇大汉的基础,在荀攸看来有些不太确定,他还想观察下,毕竟到了京城后一直以来都在扩大影响力,做着人才贮备的工作。
双方的第一次交流,也算不上不欢而散,荀攸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主公,此子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贾诩从暗影里踱出。
师父很放心,没有在包间里作陪,也不晓得他老人家到哪儿去了。
贾诩的关键词与荀攸的特点雷同,事实上他的综合评价确实不如荀攸。
毕竟这个家伙几度易主,而且一句话就能搅得天下天翻地覆的。
然而在几度易主的过程中,贾诩所展现出的“经权达变”的修为,又是荀攸所不及的。
正如《三国志》里所说:“权以济事”,也就是应对事故、应对人事。
李傕、郭汜、段煨、张绣,这些位土匪大爷哪个是省油的灯?
然而只要贾诩一说话,他们保证都听话。
他善于细致入微的体察说话对象的身份、处境、性格,采取适当说服或者应对方式,让对方乖乖的顺着自己的话做。
他不仅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是“说什么人听什么”。
这不能不说是贾诩能够深刻抓住矛盾的本质,用最实际管用的说辞说服对方,而绝不会拘于自己的城规。
也正是这种明察秋毫、务实应变的思维方式,贾诩在战术上还曾经让曹操小小的尝到败果、让马超和韩遂这两个稀里糊涂的家伙一败涂地。
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期在魏国越混越好的原因,这种低调隐忍,为他的风评加了不少分,因而得以和二荀同列。
需要看到,由于贾诩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他很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他看问题往往有根有据,然而事务的发展往往是不可控的,是需要亲力亲为来引导,而不是因势利导而应对。
所以虽然贾诩在战略展望方面的言论往往没有说服力,他一般只是说应该怎么准备打,而说不出来到底如何打。
尽管赤壁大战、曹丕南征两次失败,都从侧面说明曹氏父子没有听他贾文和是错误的,但也并不能说明贾诩在战略策划上有多高明。
其实说到底,在这点上与荀氏兄弟的差距,症结就在是否“知己知彼”。
中原那些人物,荀氏家族作为世家大族,那是很掌握了一些资料的,荀氏兄弟自然也有机会了解曹操的敌人。
但是对江东就不一样了,贾诩并不了解江东的情况,所以人家也没办法提出具体的战略。
说白了,对江东的攻略,换做二荀,不一定照样不行,但难度也会空前加大。如此看来,贾诩就足以与二荀比肩了。
在赵云的心里,这家伙要不是不喜欢抛头露面,他都想把其当成谋主。
当断则断,三人相对,毫不犹豫从张郃身边撤出来。
甚至赵云相信,有朝一日自己失势,贾诩另攀高枝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在三国里面的风评并不好。
然则,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能给他别人给不了的利益,那就可以掌控,除非他想自立。
“他们叔侄俩都是王佐之才啊!”赵云叹息道:“惜乎有些事情,只有和文和分享。”
“谢主公信任!”贾诩脸上古井不波:“荀攸想自立不足为奇,荀彧可是个忠君人士啊。”
不能不说,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能看出荀彧,并不是因为他比对方高明多少,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
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
当然,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他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
可以说,燕赵书院的成立,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在荀家上下游说,才让荀谌也答应北去,让赵家的文事方面更上一层楼。
荀彧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
夏侯惇劝阻,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
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
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
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始终有一份忠于汉庭的心,让赵云一时之间有些惆怅。(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公达,你也看得出来刘家天子不仁。”赵云笑得像个孩子。
荀攸默不作声,心里剧震。就这么几句话,对方就知道了自己想要成就一番皇图霸业的想法,反正自己是后辈,赖皮一点无所谓。
“目前的黄巾道,将会愈演愈烈!”赵云再次展开了神棍的那一套:“此后,那位就会警醒,可惜悔之晚矣。”
“他想把天下的财富聚在自己手中,与民争利的主导思想不变。只等他一走,天下就会四分五裂。”
“那位酒色过度,宫中的****传闻想必你也曾听说过些风言风语。实话告诉你,能流传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真的。他还能活多久?不超过十年!”
“乱世出英雄,乱世需要的是强大的武力,荀家有么?赵家有!”
在这里,赵云也不妨吹一吹牛:“鲜卑人何等强大?我赵家攻之而下。惜乎都是用我家的钱,来为刘家人粉饰太平,家父毅然隐退。”
如果说以前的荀攸对赵云还有些看法,此刻却已刮目相看,至少在年轻一辈中,没有谁像他这么有远见卓识。
俗话说:茂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说明赵家的情报系统比之荀家,不晓得要强出多少倍。
自己只是觉得这个朝廷腐朽了,荀家必须要做好一些准备。
颍川书院在文才和治国安邦方面不缺人才,差的就是赵家这种军事巨擘。
现在的赵家韬光养晦,很明显就是在等着灵帝去世的那一天,就是没有荀家,人家一样可以趁势而起。
这个年代的人不管有如何聪明,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料到后面的变化。
特别是黄巾道这种街头田边的小团体,竟然可以动摇大汉的基础,在荀攸看来有些不太确定,他还想观察下,毕竟到了京城后一直以来都在扩大影响力,做着人才贮备的工作。
双方的第一次交流,也算不上不欢而散,荀攸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主公,此子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贾诩从暗影里踱出。
师父很放心,没有在包间里作陪,也不晓得他老人家到哪儿去了。
贾诩的关键词与荀攸的特点雷同,事实上他的综合评价确实不如荀攸。
毕竟这个家伙几度易主,而且一句话就能搅得天下天翻地覆的。
然而在几度易主的过程中,贾诩所展现出的“经权达变”的修为,又是荀攸所不及的。
正如《三国志》里所说:“权以济事”,也就是应对事故、应对人事。
李傕、郭汜、段煨、张绣,这些位土匪大爷哪个是省油的灯?
然而只要贾诩一说话,他们保证都听话。
他善于细致入微的体察说话对象的身份、处境、性格,采取适当说服或者应对方式,让对方乖乖的顺着自己的话做。
他不仅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是“说什么人听什么”。
这不能不说是贾诩能够深刻抓住矛盾的本质,用最实际管用的说辞说服对方,而绝不会拘于自己的城规。
也正是这种明察秋毫、务实应变的思维方式,贾诩在战术上还曾经让曹操小小的尝到败果、让马超和韩遂这两个稀里糊涂的家伙一败涂地。
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期在魏国越混越好的原因,这种低调隐忍,为他的风评加了不少分,因而得以和二荀同列。
需要看到,由于贾诩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他很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他看问题往往有根有据,然而事务的发展往往是不可控的,是需要亲力亲为来引导,而不是因势利导而应对。
所以虽然贾诩在战略展望方面的言论往往没有说服力,他一般只是说应该怎么准备打,而说不出来到底如何打。
尽管赤壁大战、曹丕南征两次失败,都从侧面说明曹氏父子没有听他贾文和是错误的,但也并不能说明贾诩在战略策划上有多高明。
其实说到底,在这点上与荀氏兄弟的差距,症结就在是否“知己知彼”。
中原那些人物,荀氏家族作为世家大族,那是很掌握了一些资料的,荀氏兄弟自然也有机会了解曹操的敌人。
但是对江东就不一样了,贾诩并不了解江东的情况,所以人家也没办法提出具体的战略。
说白了,对江东的攻略,换做二荀,不一定照样不行,但难度也会空前加大。如此看来,贾诩就足以与二荀比肩了。
在赵云的心里,这家伙要不是不喜欢抛头露面,他都想把其当成谋主。
当断则断,三人相对,毫不犹豫从张郃身边撤出来。
甚至赵云相信,有朝一日自己失势,贾诩另攀高枝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在三国里面的风评并不好。
然则,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能给他别人给不了的利益,那就可以掌控,除非他想自立。
“他们叔侄俩都是王佐之才啊!”赵云叹息道:“惜乎有些事情,只有和文和分享。”
“谢主公信任!”贾诩脸上古井不波:“荀攸想自立不足为奇,荀彧可是个忠君人士啊。”
不能不说,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能看出荀彧,并不是因为他比对方高明多少,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
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
当然,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他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
可以说,燕赵书院的成立,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在荀家上下游说,才让荀谌也答应北去,让赵家的文事方面更上一层楼。
荀彧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
夏侯惇劝阻,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
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
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
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始终有一份忠于汉庭的心,让赵云一时之间有些惆怅。(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