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小说网 > 赵云 >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颍川书院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建了一座酒楼。

    当然,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这叫燕赵风味的招牌。

    不用说,所有这些酒楼的后台老板都是真定赵家。

    曾经在洛阳,有几个纨绔子弟,想要在燕赵风味里面白吃白喝。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那些平日里在京城耀武扬威的家伙直着进去横着出来,其中不乏有宦官子弟在内。

    事后,就是不可一世的宦官们也悄无声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颍川自然不可能出现这些狗屁倒灶的玩意儿,大多是读圣贤书的学子,就是乡民们也沾染了不少书卷气,行事温和文雅。

    大厅里已经有不少客人,早几年出现这个世界的桌椅,比其他地方都要漂亮,甚至一些豪门大族看到饭店的摆设也自叹弗如。

    “戚兄,想不到你也到这里吃饭?”一位文士模样的人刚刚进入饭店,就看到了熟人。

    这位姓戚的是颍川书院的学子,不过仗着家里有些关系,却没有正式入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旁听生。

    像他这种人很多,目的不尽相同。

    大体上,都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名气,哪怕是一个看门的,说出去都让人高看几眼,何况在里面读书?

    “原来是温兄!”戚兄侧过头看到来人,赶紧站起来:“何不一起?”

    “那敢情好!”温兄和对方的身份一样,大家都是熟人,也是这里的常客。

    他刚刚去踏青回来,有些渴,坐下就喝了两三杯热茶。

    “我也不是第一次喝茶,家里有人从蜀地带回的茶饼。”温兄再次举起茶杯喝了一半:“就是少了这清香的味道。”

    “是啊!”戚兄也感叹道:“要说茶树生长在南方,在长安、洛阳这边饮茶的人也不多,燕赵看名字就知道不是江南。”

    确实,目前流传下来关于茶的诗句词赋都是巴蜀那边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别的地方的人都还没有写过。

    后半句他没有说,因为发现了子龙他们正在往里走。

    人以类聚,颍川书院的学子,入室弟子和旁听生泾渭分明。

    不过,在这两个群体里面,高门大户和寒门学子又是一条线。

    只有赵云是个奇葩,他在各个群体间长袖当舞,游刃有余。

    “子龙贤弟,你也到这里就餐?”温兄是一个热情的人,看到他们一行进去,率先招呼。

    “阔仓兄,里仁兄!”赵云正在和荀彧说着什么,闻言一拱手。

    温良温阔仓是太原郡祁县人,本身并不值得子龙去关注。

    然而,他有个族兄温恢却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原本历史里官至刺史,尽管并没来这里念书。

    那个姓戚的,貌似东海郡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平时眼高于顶,也刚好记住字,名是什么都忘了。

    “友若兄、文若兄,我们还没开始,何不一起?”戚兄却对荀家人打起招呼。

    荀谌荀友若是大家来吃饭的途中遇到的,听说来燕赵风味吃饭肯定毫不推辞。

    这里的菜式多样,汇聚了全国各地名小吃。最主要的,是各种面食的做法,一般人一辈子都没听说过。

    大家都还是学生,同窗之谊,也许大家都清楚赵云经常请客带有目的,主要是这小子太优秀,每次都一大堆人。

    荀谌还没有说话,陈群冷哼了一声,他只好尴尬地摆摆手:“哈哈,改天吧!”

    “子龙,我真想劈开你脑袋看看,究竟是怎么长的。”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他貌似专注地看着大厅里那一行行诗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郭嘉不由念出声来。

    他仰起脑袋好奇地问:“子龙兄长,当年你写这诗的时候多大岁数?”

    “三四岁吧,”文抄公赵云毫不脸红:“看到弟弟妹妹浪费粮食,想起田间劳作的百姓有感而发。”

    “好个有感而发,”陈群不无嫉妒:“你小时候的每一首诗都流传开来,我到现在都还没有传世之作。”

    “子龙你的字又进步了,”看着拓印的诗句,荀彧慨叹:“我父亲经常都用你来教育我。”

    “没法比呀!”荀谌苦笑道:“我也在学云体,可惜遇到子龙的时间太晚,否则早些练习,如今也应该有所成就了。”

    一行人在大厅里没多做停留,径直上二楼的包厢。

    “什么?”大厅里的人已经炸了锅:“诗是刚才那小郎小时候做的,字也是他写的?”

    店小二们大都是本地人,但在掌柜和后厨的讲述中比众人清楚。

    “那可不,”一个小二麻利地上菜:“这位客官,您的煎豆腐。”

    他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故作神秘又用周围的人都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那位公子就是赵云赵子龙!”

    “赵家麒麟儿?!”一位食客失声惊呼:“早知道刚才就应该求一幅字。”

    “千金难买!”小二嘿嘿一笑,听到掌柜在唤他,赶紧应声:“来啦!”

    温良和叫戚兄的面面相觑,他微微叹道:“我族兄目前都在学云体!”

    姓戚的没有说话,眉头微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东汉末年的建筑,土木结构占多数。

    稍微像样的人家,都是雕梁画柱,极尽弯曲之能事。

    燕赵风味不一样,都是石头砌成的房子,而且全部三层楼,只有洛阳是五层楼,在各地包括京城都是地标性建筑物。

    要是约人见面,你说燕赵风味大家不一定都清楚,但你说最高的最白的建筑大家都晓得。

    毕竟到这里吃饭,花费不是小数。

    这个年代的食物种类匮乏,大都显得做工粗糙,一般都是炖菜里面撒点盐。

    从两千年后来,赵子龙就算再宅男,吃过的东西几十上百种。

    虽然有些菜因为辣椒等食材缺乏做不出来,那都不是东汉末年的人能比拟的。

    故燕赵风味一开业,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尽管价格昂贵,还是门庭若市。

    荀家包括陈群他们家都有钱有势,大家都还在上学,小辈的人平时也没闲钱到这种豪华地方来消费。

    人们如今到燕赵风味来吃饭,讲的就是面子。

    现在的物价还不贵,膏腴良田在一万钱也就是一金左右,而在这里一餐饭花费至少也就这个数。

    像徐庶、戏志才、郭嘉这样的寒门士子,在学生时代是没有能力到这里消费的。

    赵云深知一餐饭养恩人的道理,他邀请别人来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

    和寒门的人一起吃饭,尽量避免豪门的人。

    特别是这几个寒门的人,都是像上一辈子的赵子龙一样,有自卑心理反而显出自傲。

    所以在邀请的时候,至少约两三个一起。

    大浪淘沙,到如今他觉得也就眼前的几个人还有可能有交集。

    今天情况特殊,也是三年以来赵云第一次把大家聚到一起。

    至于郭嘉这个小屁孩儿,他还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

    “云公子,一切照旧吗?”一个扮相清纯的女侍柔声问道。

    “恩!”赵云微微点头,也不招呼大家点菜,反正这几个菜鸟都不熟悉菜式:“来一坛高粱酒吧。”

    “一坛?”徐庶和戏志才是好酒之人,一直没说话的他们不由诧异。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酿,”赵云呵呵笑道:“估计文若、友若、长文他们不长喝酒的,一小杯都会醉。”

    他不懂蒸馏酒,和家里师傅们尝试了一两年才弄出来,大概在三四十度,远比市面上形如醪糟的酒烈。

    “兄长,你平时说话不这样的!”别人还没开口,郭嘉小声提醒。

    言下之意,觉得他在吹牛。

    赵家虽然没有底蕴,海盐以及其他一些划时代的产品,早就富甲天下。

    酿酒需要粮食,本来这个年代产量低,大肆酿酒就会造成粮价上涨。

    再说了,物以稀为贵,三年来子龙也是第一次请客喝高粱酒。

    再说了,燕赵风味一般的客人都不知道有这款酒,除非像荀家陈家这样的豪门,掌柜才会推荐。

    “小孩子不许喝酒!”赵云叫住了女侍:“给他来一杯果汁儿。”

    恩,也是一种新产品,这个季节是杏子和李子汁儿吧。

    荀家两兄弟和陈群讶然,但他们知道赵云的性格,从来都没有说话满的时候。

    徐庶和戏志才对望一眼,什么话都没说。

    只有郭嘉叽叽咕咕,听不清楚说啥,大概是因为不让他喝酒生闷气吧。

    最先上来的是盐焗花生米,这个年代的人对食盐的偏爱让人十分讶异。

    据调查,这道很简单的菜式在燕赵风味大受欢迎,其他酒楼或许也跟风,却舍不得放盐。

    众人都用筷子夹着嘎嘣嘎嘣地嚼,郭嘉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用手抓了好几颗。

    “再来一盘吧!”赵云揭开酒坛,一股酒香沁人心脾,众人闻之一振。

    他暗自一笑,把大家的茶杯拿过来,每人倒了大半杯。

    郭嘉满脸不高兴,赌气似的把果汁儿一口喝完。

    “啊!”他失声叫起来。

    “怎么啦?”赵云刚把杯子一一递过去,正准备举杯。

    “甜!”郭嘉砸吧着嘴唇:“实在是太甜了!”

    “小诗,果汁儿给他管够!”赵云吩咐道。

    女侍的名字叫小诗,还是他在来颍川的路上遇到逃难的人群收留的。

    看到其他人好奇的眼神,赵云叹口气:“一人再上一杯果汁儿!”

    怎么能不甜?蒸馏酒都能整出来,白糖自然也用蒸馏的原理提前问世。

    当然,没有去宣传,毕竟酒楼的利润太大,比卖白糖的利润大得多。

    再说赵家的人手有限,随着燕赵风味的铺开,人才简直有些枯竭。

    白糖的来源,自然是交州的本家每年送过来的,后来几乎每月都有专人来往于交州真定之间。

    “来来来,各位兄长,”赵云举起杯子,加了一句:“还有郭嘉兄弟,今天和大家相聚,我后天就要离开。”

    “你要走?!”荀家的两兄弟和陈群忍不住惊呼,郭嘉更是嘴巴张得老大,他还刚刚认识这位兄长。

    赵云含笑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