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箕子后裔现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因封国在箕地,所以称箕子。
他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
周初,释放了箕子。至于他是如何移居半岛,根据汉初儒生伏生所传《尚书大传》的说法,箕子是因为不愿意周朝来释放他,而自己前往朝鲜的。
周天子得知消息后,便顺势将朝鲜封给了他,承认既定事实。
箕子朝鲜存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被战国末年的燕国将军卫满所灭,王族残余势力南逃到三韩地区。
因此,如今的乐浪郡不仅要面对北方的高句丽,还要随时注意南方的三韩。
别看殷氏箕子朝鲜面对卫满的攻击时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可其后裔到了混乱的三韩区域,却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三韩,指的是马韩、辰韩与弁韩,箕子朝鲜势力惶惶如惊弓之鸟,竟然逃到了最南端的弁韩,并取而代之。
很简单,一边是封建社会的武装,另一边还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的社会制度,要不能一击而下,那当年的朝鲜也太无能了。
弁韩东北面是辰韩,西北面是马韩,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传说那边就是当年徐福奉始皇帝命令找长生不老药的瀛洲。
殷家人尽管在实力上与马韩和辰韩不相上下,可稍有动作,就会被两边联合压制。
他们也曾想过东渡,到传说中的瀛洲,可海上风大浪急,能去能回的船只百不存一,目前仅仅清楚在海中间还有一个名为倭的国家。
因此,殷家人乔装打扮北上,和乐浪郡联系,想重新投入到汉家的怀抱。
乐浪郡在辽东四郡中地域面积最大。其郡守滕述关起门来就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
缘何灵帝之始就把他派到这里当郡守至今仍未调换?无他,此地本身就是四战之地,别的人不愿意来,加上他时时给朝廷建言。这里如何如何混乱。
在刘宏看来,滕述就是一个大忠臣,天天都在面对三韩与高句丽,不断征战。
要是三韩地区统一了,那他这个汉庭最东边的无冕之王还混个屁呀。
于是。滕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弁韩来的使者给扣押了,防止他逃脱到北面的辽东或者玄菟郡报信。
好在殷家人其实并没有多大野心,他们还以为汉庭对自家并不待见。
想想也是,箕子东逃入朝鲜,早就一千多年过去了,或许中原人早就遗忘了在最东边还有一支人也是炎黄子孙。
滕述下面的人见殷家人很是听话,并不给自己找麻烦,看管也越来越松懈,至少。他们的仆人可以到街上来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不被人监视。
钟有悔到王险城,没去见滕述,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见到了殷家外出的仆人之一。
眼看事情有变,如果自己前去太守府,说不定会落入与弁韩使者一样的下场,直接就把人带回来了。
“你是殷家人?”赵云有些好奇。
他是第一次接触如此有古风的人,虽然有桌椅板凳,可他还是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只见此人犹如古人一样,席地而坐。峨冠博带,看上去并没有多少下人的样子。
“仆正是!”他的脸上十分沉静,好像对从一个软禁之地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点都不惊慌。
“敢问额下为谁?”他也在观察。终于确定和自己说话的是主事之人。
“本官乃护鲜卑校尉帐前先锋赵云。”子龙越发有了兴趣。
传说中,箕子是一个贤人,想不到他对子孙后代的影响这么深远,就连一个下人都如此彬彬有礼,比一般的士子都还要优雅。
“我只想知道,为何你听说有悔乃朝廷之人。大大方方就跟着来了?”赵云满脸含笑:“难道你不清楚,如果滕太守知晓有人逃掉,会怎么对待你的族人么?”
“滕大人日理万机,估计早就忘了还软禁着我殷家人。”他苦笑道:“再说那些兵丁,只要给一点好处,谁在乎有谁不见了啊。”
恩?徐庶不禁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人来,他好像只有二十岁上下,可举止沉稳,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不少。
“你根本就不是一个下人,”他插言道:“说吧,有啥难处,给赵将军讲,我们能办到的,毫不推辞。”
赵云赞赏地看了一眼,军师不愧为史上留名的大牛人,自己还只是有所怀疑,可他看一眼马上就下了断言。
旁边的钟钊犹如雷击,因为一路都匆匆忙忙,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些。
现在想起来,如何不是?哪有一个下人面对自己的诱拐不显露出半丝惊慌的样子?
这人左右看了看,一直在犹豫着,赵云呵呵一笑:“此地都是我心腹之人,但说无妨。”
关羽和姚静、赵齐欢老神在在,本来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可这话听在张舒、何阳与向召的耳朵里,大不一样,他们一直都认为至今还没融入赵家的圈子,要不然,如何每天还与普通的兵卒一样训练?
公子哥当惯了,也许刚开始两天还觉得新鲜,过了几天就只觉得累。
最为恐怖的是,每天晚上,大家都要聚集在中军大帐里开开会,总总结。
他们能总结什么?难道说自己的训练很累吗?那样的话他们自己说不出口,真要被别人知道,羞也羞死了。
“先生好眼力,”这人展颜一笑,冲徐庶施礼:“吾乃弁韩大世子殷离殷潜声。或许父亲在给余取名字之时就料到,终日离别吧。”
他说的虽然是汉话,而且为了让大家能听明白说的啥,语速很慢。明眼人一听,这话和眼下流行的官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不过能听懂。
说完,脸上露出萧索意味。
殷离?赵云正在喝茶,差点一口喷出来。大哥,别玩儿我,有没张无忌呀。
当下,他清了清嗓子,掩饰自己的尴尬:“殷先生,说说你的诉求。实不相瞒,护鲜卑校尉讳孟,乃云亲生父亲。”
“自始至终,我殷家人的愿望就只有一个。”殷离还是苦笑着:“我等远离故土久矣,****期盼回归故园,这也是我祖箕子的遗愿。”
大帐里顿时静下来,连徐庶都在皱眉思考。
殷家人回到中原,不是什么难事,偌大的汉朝疆域,自然能容纳下他们这个家族。
问题的关键不是殷家,而是横亘在中间的乐浪郡守滕述。
太守乃一方大员,哪怕就是赵孟与蹇硕,和当地发生了不愉快乃至冲突,都只能上报朝廷,让灵帝来裁决。
赵云不过是一个先锋,而且还是他父亲任命的,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他怎么来处理这一棘手问题?(未完待续。)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因封国在箕地,所以称箕子。
他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
周初,释放了箕子。至于他是如何移居半岛,根据汉初儒生伏生所传《尚书大传》的说法,箕子是因为不愿意周朝来释放他,而自己前往朝鲜的。
周天子得知消息后,便顺势将朝鲜封给了他,承认既定事实。
箕子朝鲜存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被战国末年的燕国将军卫满所灭,王族残余势力南逃到三韩地区。
因此,如今的乐浪郡不仅要面对北方的高句丽,还要随时注意南方的三韩。
别看殷氏箕子朝鲜面对卫满的攻击时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可其后裔到了混乱的三韩区域,却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三韩,指的是马韩、辰韩与弁韩,箕子朝鲜势力惶惶如惊弓之鸟,竟然逃到了最南端的弁韩,并取而代之。
很简单,一边是封建社会的武装,另一边还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的社会制度,要不能一击而下,那当年的朝鲜也太无能了。
弁韩东北面是辰韩,西北面是马韩,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传说那边就是当年徐福奉始皇帝命令找长生不老药的瀛洲。
殷家人尽管在实力上与马韩和辰韩不相上下,可稍有动作,就会被两边联合压制。
他们也曾想过东渡,到传说中的瀛洲,可海上风大浪急,能去能回的船只百不存一,目前仅仅清楚在海中间还有一个名为倭的国家。
因此,殷家人乔装打扮北上,和乐浪郡联系,想重新投入到汉家的怀抱。
乐浪郡在辽东四郡中地域面积最大。其郡守滕述关起门来就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
缘何灵帝之始就把他派到这里当郡守至今仍未调换?无他,此地本身就是四战之地,别的人不愿意来,加上他时时给朝廷建言。这里如何如何混乱。
在刘宏看来,滕述就是一个大忠臣,天天都在面对三韩与高句丽,不断征战。
要是三韩地区统一了,那他这个汉庭最东边的无冕之王还混个屁呀。
于是。滕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弁韩来的使者给扣押了,防止他逃脱到北面的辽东或者玄菟郡报信。
好在殷家人其实并没有多大野心,他们还以为汉庭对自家并不待见。
想想也是,箕子东逃入朝鲜,早就一千多年过去了,或许中原人早就遗忘了在最东边还有一支人也是炎黄子孙。
滕述下面的人见殷家人很是听话,并不给自己找麻烦,看管也越来越松懈,至少。他们的仆人可以到街上来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不被人监视。
钟有悔到王险城,没去见滕述,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见到了殷家外出的仆人之一。
眼看事情有变,如果自己前去太守府,说不定会落入与弁韩使者一样的下场,直接就把人带回来了。
“你是殷家人?”赵云有些好奇。
他是第一次接触如此有古风的人,虽然有桌椅板凳,可他还是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只见此人犹如古人一样,席地而坐。峨冠博带,看上去并没有多少下人的样子。
“仆正是!”他的脸上十分沉静,好像对从一个软禁之地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点都不惊慌。
“敢问额下为谁?”他也在观察。终于确定和自己说话的是主事之人。
“本官乃护鲜卑校尉帐前先锋赵云。”子龙越发有了兴趣。
传说中,箕子是一个贤人,想不到他对子孙后代的影响这么深远,就连一个下人都如此彬彬有礼,比一般的士子都还要优雅。
“我只想知道,为何你听说有悔乃朝廷之人。大大方方就跟着来了?”赵云满脸含笑:“难道你不清楚,如果滕太守知晓有人逃掉,会怎么对待你的族人么?”
“滕大人日理万机,估计早就忘了还软禁着我殷家人。”他苦笑道:“再说那些兵丁,只要给一点好处,谁在乎有谁不见了啊。”
恩?徐庶不禁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人来,他好像只有二十岁上下,可举止沉稳,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不少。
“你根本就不是一个下人,”他插言道:“说吧,有啥难处,给赵将军讲,我们能办到的,毫不推辞。”
赵云赞赏地看了一眼,军师不愧为史上留名的大牛人,自己还只是有所怀疑,可他看一眼马上就下了断言。
旁边的钟钊犹如雷击,因为一路都匆匆忙忙,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些。
现在想起来,如何不是?哪有一个下人面对自己的诱拐不显露出半丝惊慌的样子?
这人左右看了看,一直在犹豫着,赵云呵呵一笑:“此地都是我心腹之人,但说无妨。”
关羽和姚静、赵齐欢老神在在,本来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可这话听在张舒、何阳与向召的耳朵里,大不一样,他们一直都认为至今还没融入赵家的圈子,要不然,如何每天还与普通的兵卒一样训练?
公子哥当惯了,也许刚开始两天还觉得新鲜,过了几天就只觉得累。
最为恐怖的是,每天晚上,大家都要聚集在中军大帐里开开会,总总结。
他们能总结什么?难道说自己的训练很累吗?那样的话他们自己说不出口,真要被别人知道,羞也羞死了。
“先生好眼力,”这人展颜一笑,冲徐庶施礼:“吾乃弁韩大世子殷离殷潜声。或许父亲在给余取名字之时就料到,终日离别吧。”
他说的虽然是汉话,而且为了让大家能听明白说的啥,语速很慢。明眼人一听,这话和眼下流行的官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不过能听懂。
说完,脸上露出萧索意味。
殷离?赵云正在喝茶,差点一口喷出来。大哥,别玩儿我,有没张无忌呀。
当下,他清了清嗓子,掩饰自己的尴尬:“殷先生,说说你的诉求。实不相瞒,护鲜卑校尉讳孟,乃云亲生父亲。”
“自始至终,我殷家人的愿望就只有一个。”殷离还是苦笑着:“我等远离故土久矣,****期盼回归故园,这也是我祖箕子的遗愿。”
大帐里顿时静下来,连徐庶都在皱眉思考。
殷家人回到中原,不是什么难事,偌大的汉朝疆域,自然能容纳下他们这个家族。
问题的关键不是殷家,而是横亘在中间的乐浪郡守滕述。
太守乃一方大员,哪怕就是赵孟与蹇硕,和当地发生了不愉快乃至冲突,都只能上报朝廷,让灵帝来裁决。
赵云不过是一个先锋,而且还是他父亲任命的,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他怎么来处理这一棘手问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