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道徐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果然,下午回来,杜渊之给了杜玉清一张临近南城门差不多五十亩地庄子的地契和五百两银子。杜渊之笑着说:你经商这庄子和银子都用得着,其它的我们就笑纳啦。后来杜玉清才了解到:郭通判为了和解可谓殚精竭力,作为赔礼奉上的东西不仅有现银和这庄子的地契,还有几本珍贵的古籍和字画,总共价值大约五千两银子。杜玉清有些咋舌,这么一大笔钱,相当于郭通判二十年的俸禄了,看来官员们都生财有道,各有神通。经过上午给范斯远的点拨,杜玉清接受起这些银子和地契就心安理得了,而且听范斯远说为了争要这几本古籍,父亲和姚先生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分赃不均,还便宜了范斯远也得到了一本。杜玉清不由乐得哈哈大笑。父亲和姚先生既是知己好友,又因为个性迥异、观点分歧时常辩论拌嘴,古籍对读书人来说那是比银子要难得多了的珍宝,两人自然争得不可开交。杜玉清都可以想象当时两人言行中风淡云轻,又据理力争,最后相视大笑的场景。对父亲和先生来说,他们时常的斗嘴既是自己观念上的维护,又是学识上的相互借鉴,还有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风光无限,实在是一种乐趣。
第二天,盼望已久的游历终于出发了,坐在马车上,听着马蹄嘚嘚嘚欢快地跑动起来,吹着凉爽的清风,所有人都情绪高昂。采薇更是兴奋地时不时掀开帘子往外瞧去,一会儿问:“小姐,那是什么花儿?真漂亮!”,一会儿又问:“小姐,我们今天会停在哪里的客栈歇息?”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出乎意料,杜渊之和姚先生这次设计的线路没有像杜玉清设想的那样环绕着杭州周边游,而是设计为狭长的行径路线,直接先去徽州和黄山,然后沿新安江游千岛湖,一路到绍兴,最后回到杭州,一路的名胜古迹,这怎不令人感到兴奋?他们出行一共七辆车,五辆马车坐人,四辆供主人坐,一辆给下人坐,还有两辆骡车载行李。他们穿临安,登天目山,步履从容。第二天进入了徽州境内。
杜渊之开玩笑说:“拜郭通判的慷慨所赐,我们这次游历的阵容真可谓奢华排场。我们也享受一下逍遥的肥日子的滋味。”
姚先生摇着扇子笑说:“真好,真好啊。除了这郭通判,还有什么李通判,高通判最好都来几次,不仅你老弟发了财,我们也可以跟着沾光。”
杜渊之白了他一眼:“你老兄唯恐天下不乱,是不是?”姚先生哈哈大笑,他总以逗怒杜渊之为乐,可惜得偿所愿的机会不多。
姚先生轻摇折扇,一路看着阡陌纵横,禾苗翠绿,青山绿树中掩映着的白墙黛瓦,心情大好。不禁感叹道:“这庄稼长势喜人看着就让人心生希望,还是吃得饱穿得暖的富裕日子安逸啊。”说罢就吟诵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杜渊之斜睨了他一眼,笑道:“无辰兄,我听懂了你言下之意了,你就不要再唠叨了。不就是想说你馋酒了,提醒我别忘了。好吧,今晚让你尝尝徽州甜酒酿的味道,就着石鸡和青螺饨鞭笋,最是相得益彰,保证让你不醉不归。”
阿志不安地扭动屁股,给自己偷偷地放松一下。久坐在逼仄的马车上,他腿都麻了。可父亲偏要把他拎着坐在自己的马车,说是既然出来游历耽误了学堂的课程,就不能让他太放松了。害得阿志一路小心不敢放肆,坐着的时候都正襟危坐不敢随意。可刚才听父亲和姚先生的对话,也不是什么正经的话题,心里不由地大为惊讶。平时在他面前端方严肃的两位师长,什么时候会这样轻松谐趣喽?
姚先生生性豁达,不以为耻反以为乐,指着杜渊之笑道:“这是你说的晚上有好酒好菜伺候,不可食言啊。”扭头对阿志说:“阿志,帮我记下来。”阿志瞪大眼睛,不知所措地看着父亲和先生一本正经地逗趣斗嘴,他不知道是否该点头还是摇头,帮着那一边。
不一会儿,他们在一个大树下停下歇息,让大家下车活动活动久坐酸胀的腿脚。阿志候着两位师长都下了车,也跳下车来,朝杜玉清飞奔而去,“大姐,大姐,你去和父亲说我待会和你们一起坐吧。”
杜玉清笑着抚摸着阿志的头,“怎么啦?和他们在一起不好玩吗?”
“嗯嗯。”阿志点头,想一想又不全是,“倒也不全是,”他压低嗓门,小声对姐姐说:“我给你噢,他们说话很有趣,不像平时那般严肃,就是不能随便动弹,害得我腿脚发麻。”
杜玉清忍俊不禁,阿志从小和父亲相处的日子不多,即使现在见到父亲,不是在练武场上,就是在考校他学问的书房,心里自然对父亲充满了敬畏。于是问道:“你在学堂能够随便动弹吗?”
“那也不能。”但架不住他们可以偷偷放松啊,学堂里的先生面对下面这么多的学生,哪里看得过来?
“那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在学堂不会腿脚发麻,而和父亲他们在一起时会呢?”
阿志想了想说:“父亲和先生眼前就我一个人,他们都盯着我,我太紧张了。”
“他们真的就盯着你?”
阿志摇了摇头,他们两个谈笑风生不知多快活。就苦了他这个必须恭敬陪着的晚辈。
“阿志,父亲一路没有要你看书,也没有考校你的学问却还是要你和他们在一起,你知道为什么吗?”
是哦,阿志挠了挠头,“为什么?”
“父亲就是想你多陪陪他们。学问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衣食住行皆学问。父亲让你和他们在一起,就是想让你学习这方面的学问。”
“可是他们有的话我听不懂啊,万一以后考我怎么办?”
“傻瓜,”杜玉清拧了拧弟弟的鼻子,“这种生活的学问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了,你只管多听多看就是了,不会考你的。”
“耶!太好了。”一听不要考试,阿志一蹦三尺高,“那我就放心了,我去玩啦。”说罢跑开撒野去了。杜玉清看着阿志欢快的神情忍不住欣慰地笑了。她理解父亲把阿志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的深意,只是阿志年龄还小理解不了背后的用心良苦,杜玉清乐得用他听懂的语言让他放松地接受。
果然,下午回来,杜渊之给了杜玉清一张临近南城门差不多五十亩地庄子的地契和五百两银子。杜渊之笑着说:你经商这庄子和银子都用得着,其它的我们就笑纳啦。后来杜玉清才了解到:郭通判为了和解可谓殚精竭力,作为赔礼奉上的东西不仅有现银和这庄子的地契,还有几本珍贵的古籍和字画,总共价值大约五千两银子。杜玉清有些咋舌,这么一大笔钱,相当于郭通判二十年的俸禄了,看来官员们都生财有道,各有神通。经过上午给范斯远的点拨,杜玉清接受起这些银子和地契就心安理得了,而且听范斯远说为了争要这几本古籍,父亲和姚先生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分赃不均,还便宜了范斯远也得到了一本。杜玉清不由乐得哈哈大笑。父亲和姚先生既是知己好友,又因为个性迥异、观点分歧时常辩论拌嘴,古籍对读书人来说那是比银子要难得多了的珍宝,两人自然争得不可开交。杜玉清都可以想象当时两人言行中风淡云轻,又据理力争,最后相视大笑的场景。对父亲和先生来说,他们时常的斗嘴既是自己观念上的维护,又是学识上的相互借鉴,还有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风光无限,实在是一种乐趣。
第二天,盼望已久的游历终于出发了,坐在马车上,听着马蹄嘚嘚嘚欢快地跑动起来,吹着凉爽的清风,所有人都情绪高昂。采薇更是兴奋地时不时掀开帘子往外瞧去,一会儿问:“小姐,那是什么花儿?真漂亮!”,一会儿又问:“小姐,我们今天会停在哪里的客栈歇息?”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出乎意料,杜渊之和姚先生这次设计的线路没有像杜玉清设想的那样环绕着杭州周边游,而是设计为狭长的行径路线,直接先去徽州和黄山,然后沿新安江游千岛湖,一路到绍兴,最后回到杭州,一路的名胜古迹,这怎不令人感到兴奋?他们出行一共七辆车,五辆马车坐人,四辆供主人坐,一辆给下人坐,还有两辆骡车载行李。他们穿临安,登天目山,步履从容。第二天进入了徽州境内。
杜渊之开玩笑说:“拜郭通判的慷慨所赐,我们这次游历的阵容真可谓奢华排场。我们也享受一下逍遥的肥日子的滋味。”
姚先生摇着扇子笑说:“真好,真好啊。除了这郭通判,还有什么李通判,高通判最好都来几次,不仅你老弟发了财,我们也可以跟着沾光。”
杜渊之白了他一眼:“你老兄唯恐天下不乱,是不是?”姚先生哈哈大笑,他总以逗怒杜渊之为乐,可惜得偿所愿的机会不多。
姚先生轻摇折扇,一路看着阡陌纵横,禾苗翠绿,青山绿树中掩映着的白墙黛瓦,心情大好。不禁感叹道:“这庄稼长势喜人看着就让人心生希望,还是吃得饱穿得暖的富裕日子安逸啊。”说罢就吟诵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杜渊之斜睨了他一眼,笑道:“无辰兄,我听懂了你言下之意了,你就不要再唠叨了。不就是想说你馋酒了,提醒我别忘了。好吧,今晚让你尝尝徽州甜酒酿的味道,就着石鸡和青螺饨鞭笋,最是相得益彰,保证让你不醉不归。”
阿志不安地扭动屁股,给自己偷偷地放松一下。久坐在逼仄的马车上,他腿都麻了。可父亲偏要把他拎着坐在自己的马车,说是既然出来游历耽误了学堂的课程,就不能让他太放松了。害得阿志一路小心不敢放肆,坐着的时候都正襟危坐不敢随意。可刚才听父亲和姚先生的对话,也不是什么正经的话题,心里不由地大为惊讶。平时在他面前端方严肃的两位师长,什么时候会这样轻松谐趣喽?
姚先生生性豁达,不以为耻反以为乐,指着杜渊之笑道:“这是你说的晚上有好酒好菜伺候,不可食言啊。”扭头对阿志说:“阿志,帮我记下来。”阿志瞪大眼睛,不知所措地看着父亲和先生一本正经地逗趣斗嘴,他不知道是否该点头还是摇头,帮着那一边。
不一会儿,他们在一个大树下停下歇息,让大家下车活动活动久坐酸胀的腿脚。阿志候着两位师长都下了车,也跳下车来,朝杜玉清飞奔而去,“大姐,大姐,你去和父亲说我待会和你们一起坐吧。”
杜玉清笑着抚摸着阿志的头,“怎么啦?和他们在一起不好玩吗?”
“嗯嗯。”阿志点头,想一想又不全是,“倒也不全是,”他压低嗓门,小声对姐姐说:“我给你噢,他们说话很有趣,不像平时那般严肃,就是不能随便动弹,害得我腿脚发麻。”
杜玉清忍俊不禁,阿志从小和父亲相处的日子不多,即使现在见到父亲,不是在练武场上,就是在考校他学问的书房,心里自然对父亲充满了敬畏。于是问道:“你在学堂能够随便动弹吗?”
“那也不能。”但架不住他们可以偷偷放松啊,学堂里的先生面对下面这么多的学生,哪里看得过来?
“那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在学堂不会腿脚发麻,而和父亲他们在一起时会呢?”
阿志想了想说:“父亲和先生眼前就我一个人,他们都盯着我,我太紧张了。”
“他们真的就盯着你?”
阿志摇了摇头,他们两个谈笑风生不知多快活。就苦了他这个必须恭敬陪着的晚辈。
“阿志,父亲一路没有要你看书,也没有考校你的学问却还是要你和他们在一起,你知道为什么吗?”
是哦,阿志挠了挠头,“为什么?”
“父亲就是想你多陪陪他们。学问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衣食住行皆学问。父亲让你和他们在一起,就是想让你学习这方面的学问。”
“可是他们有的话我听不懂啊,万一以后考我怎么办?”
“傻瓜,”杜玉清拧了拧弟弟的鼻子,“这种生活的学问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了,你只管多听多看就是了,不会考你的。”
“耶!太好了。”一听不要考试,阿志一蹦三尺高,“那我就放心了,我去玩啦。”说罢跑开撒野去了。杜玉清看着阿志欢快的神情忍不住欣慰地笑了。她理解父亲把阿志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的深意,只是阿志年龄还小理解不了背后的用心良苦,杜玉清乐得用他听懂的语言让他放松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