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血红木棉花(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狄光远咬牙切齿,面色发白。
一方面,被抓的俘虏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死得干干净净,让他颜面无光;另一方面,他又感受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令他恐惧。
县衙大堂里,灯火通明。
二十余具尸体并排摆放在地上,其中六具尸体,正是之前俘虏的那六个死士……
这些人胆大妄为不说,且狠辣异常。
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自尽而亡,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他们背后的人,是何等强大。
杨守文和吕程志在大堂上,一具一具的查看尸体。
突然间,吕程志停下脚步,站在其中一具尸体前观察了一阵,蓦地又转身回去,来到另一具尸体旁边。
“刀来。”
随着他一声喝令,杨丑儿立刻把羊角匕首呈到了他面前。
吕程志蹲下来,用羊角匕首隔开了那尸体的衣襟,就见尸体的肩膀上有一个纹身图案。
“阿郎,你看。”
吕程志抬头,对杨守文说道。
杨守文立刻从费富贵的手中接过一根牛油大蜡,凑上前仔细观瞧。
那纹身是一朵花,花色血红,五片有着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着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花朵很大,活灵活现,覆盖在那尸体的肩膀之上。
“这是什么花?”
花的形状很怪异,狄光远从未见过。
甚至包括吕程志在内,也没有见过这种花型,以至于和狄光远面面相觑。
“木棉花!”
“啊?”
杨守文站起身来,把蜡烛递给了费富贵。
“检查一下其他人,看看有没有这种刺青。”
刺青文化,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原,并不多见。一般来说,纹身的群体大多是那种身处偏荒之地的蛮夷种族。史书里经常会有记载。说是那南方的山越蛮族,披发纹面,形容似厉鬼。
杨守文道:“此花生于南方,但产地不祥。据说是源自天竺。
我记得古籍里好像有记载,说是在汉朝,南越王赵佗曾向汉室朝廷进贡过一株木棉花。这种话,不耐严寒,故而北方少见。我也是在一本书里见过这种花木。”
杨守文话音未落。费富贵和杨丑儿就喊道:“阿郎,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有这种刺青。”
木棉花,血色的木棉花,又是什么意义?
杨守文现在可以肯定,这血色的木棉花,恐怕也代表着这些死士背后的黑手。
他向吕程志和狄光远看去,两人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候,身边的姚三郎突然道:“县尊,征事郎……小人好像见过这种刺青。”
“什么?”
狄光远闻听。顿时兴奋起来,一把抓住了姚三郎的胳膊。
“你见过这种刺青?在何处见过?”
他那兴奋的模样,着实吓住了姚三郎,以至于姚三郎张口结舌,竟然说不出话来。
杨守文笑了,走上前道:“县尊,冷静!你这样,三郎会害怕。”
“呼!”
狄光远也意识到了失态,松开手长出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身为长洲县令。治下却又如此一股可怕的力量。如今杨守文在,可以帮他的忙。可将来杨守文离开,他又该如何是好?狄光远很清楚,这里面的事情非常复杂。
“三郎。你莫急,慢慢说,在哪里见过这种刺青?”
姚三郎深吸两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想了想,沉声道:“说起这种刺青,小人在普会寺见过。”
“啊?”
“县尊莫误会。小人说的不是那些僧人,而是……一直以来,普会寺都有一个习俗,就是每月初三,会召集僧人在寺中沐浴。久而久之,连长洲城里的人也都知晓,甚至还去参加这种仪式。这其中,不泛有鱼市的商人,小人是在那里见过。”
相传,这澡堂的习俗,最初就是从佛寺开始,杨守文倒也不觉得奇怪。
“三郎,你说清楚一点。”
姚三郎点点头,思忖片刻后,把语言组织了一下,开口道:“我在普会寺的佛沐日里见过一些人身上有这种刺青。小人当时还奇怪,问那些人,这刺得什么花。
他们说,是木棉花!”
小人至今还记得,那些人是安南人。
但具体是安南哪里?小人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他们说在他们的家乡,有很多这种花。之所以把木棉花刺在身上,是为了怀念家乡。所以小人也就没再多问。”
安南,又是安南!
杨守文闭上了眼睛,沉思不语。
苏威在安南发家,他的妻子是安南人。
此前,明秀让他打听一个名叫曲览的人,后经狄光远证实,是安南都护府都护。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安南都护府。
难道说,这一切都是安南都护府暗中指使吗?亦或者,这只是一个巧合,误会?
想到这里,杨守文睁开眼睛,看向了吕程志。
苏威!
转过来转过去,似乎又回到了苏威的身上。杨守文有些哭笑不得,用目光和吕程志交流了一下意见,便转身向狄光远看去。
“县尊,看起来这件事,是绕不开长洲苏威了。”
“苏威?”狄光远愣了一下,脱口而出道:“这件事,和苏威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话说出口,就立刻反应过来。
苏州豪门里,和安南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苏氏。而苏氏负责和安南联络的人,就是苏威;苏威又住在长洲,他的妻子好像就是安南人。另外,神慧也来自于安南!
别说这一切都是巧合。
如果这都是巧合的话,那么世上的一切,恐怕都可以用巧合二字来解释了。
狄光远的反应不快,但毕竟跟随狄仁杰多年。他不笨,只是有些迂腐。所以当杨守文说出‘苏威’的名字时,狄光远愣了一下,但马上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苏威、苏威、苏威……
狄光远回到桌后,慢慢坐下来。
他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杨守文也没有催促,因为他知道,狄光远这时候,正在考虑和苏家撕破脸皮的后果。
抓了苏威,苏家怎可能善罢甘休?
可不抓苏威……这怕这一切都将成为解不开的谜团,甚至还会影响到皇泰宝藏。(未完待续。)
狄光远咬牙切齿,面色发白。
一方面,被抓的俘虏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死得干干净净,让他颜面无光;另一方面,他又感受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令他恐惧。
县衙大堂里,灯火通明。
二十余具尸体并排摆放在地上,其中六具尸体,正是之前俘虏的那六个死士……
这些人胆大妄为不说,且狠辣异常。
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自尽而亡,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他们背后的人,是何等强大。
杨守文和吕程志在大堂上,一具一具的查看尸体。
突然间,吕程志停下脚步,站在其中一具尸体前观察了一阵,蓦地又转身回去,来到另一具尸体旁边。
“刀来。”
随着他一声喝令,杨丑儿立刻把羊角匕首呈到了他面前。
吕程志蹲下来,用羊角匕首隔开了那尸体的衣襟,就见尸体的肩膀上有一个纹身图案。
“阿郎,你看。”
吕程志抬头,对杨守文说道。
杨守文立刻从费富贵的手中接过一根牛油大蜡,凑上前仔细观瞧。
那纹身是一朵花,花色血红,五片有着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着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花朵很大,活灵活现,覆盖在那尸体的肩膀之上。
“这是什么花?”
花的形状很怪异,狄光远从未见过。
甚至包括吕程志在内,也没有见过这种花型,以至于和狄光远面面相觑。
“木棉花!”
“啊?”
杨守文站起身来,把蜡烛递给了费富贵。
“检查一下其他人,看看有没有这种刺青。”
刺青文化,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原,并不多见。一般来说,纹身的群体大多是那种身处偏荒之地的蛮夷种族。史书里经常会有记载。说是那南方的山越蛮族,披发纹面,形容似厉鬼。
杨守文道:“此花生于南方,但产地不祥。据说是源自天竺。
我记得古籍里好像有记载,说是在汉朝,南越王赵佗曾向汉室朝廷进贡过一株木棉花。这种话,不耐严寒,故而北方少见。我也是在一本书里见过这种花木。”
杨守文话音未落。费富贵和杨丑儿就喊道:“阿郎,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有这种刺青。”
木棉花,血色的木棉花,又是什么意义?
杨守文现在可以肯定,这血色的木棉花,恐怕也代表着这些死士背后的黑手。
他向吕程志和狄光远看去,两人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候,身边的姚三郎突然道:“县尊,征事郎……小人好像见过这种刺青。”
“什么?”
狄光远闻听。顿时兴奋起来,一把抓住了姚三郎的胳膊。
“你见过这种刺青?在何处见过?”
他那兴奋的模样,着实吓住了姚三郎,以至于姚三郎张口结舌,竟然说不出话来。
杨守文笑了,走上前道:“县尊,冷静!你这样,三郎会害怕。”
“呼!”
狄光远也意识到了失态,松开手长出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身为长洲县令。治下却又如此一股可怕的力量。如今杨守文在,可以帮他的忙。可将来杨守文离开,他又该如何是好?狄光远很清楚,这里面的事情非常复杂。
“三郎。你莫急,慢慢说,在哪里见过这种刺青?”
姚三郎深吸两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想了想,沉声道:“说起这种刺青,小人在普会寺见过。”
“啊?”
“县尊莫误会。小人说的不是那些僧人,而是……一直以来,普会寺都有一个习俗,就是每月初三,会召集僧人在寺中沐浴。久而久之,连长洲城里的人也都知晓,甚至还去参加这种仪式。这其中,不泛有鱼市的商人,小人是在那里见过。”
相传,这澡堂的习俗,最初就是从佛寺开始,杨守文倒也不觉得奇怪。
“三郎,你说清楚一点。”
姚三郎点点头,思忖片刻后,把语言组织了一下,开口道:“我在普会寺的佛沐日里见过一些人身上有这种刺青。小人当时还奇怪,问那些人,这刺得什么花。
他们说,是木棉花!”
小人至今还记得,那些人是安南人。
但具体是安南哪里?小人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他们说在他们的家乡,有很多这种花。之所以把木棉花刺在身上,是为了怀念家乡。所以小人也就没再多问。”
安南,又是安南!
杨守文闭上了眼睛,沉思不语。
苏威在安南发家,他的妻子是安南人。
此前,明秀让他打听一个名叫曲览的人,后经狄光远证实,是安南都护府都护。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安南都护府。
难道说,这一切都是安南都护府暗中指使吗?亦或者,这只是一个巧合,误会?
想到这里,杨守文睁开眼睛,看向了吕程志。
苏威!
转过来转过去,似乎又回到了苏威的身上。杨守文有些哭笑不得,用目光和吕程志交流了一下意见,便转身向狄光远看去。
“县尊,看起来这件事,是绕不开长洲苏威了。”
“苏威?”狄光远愣了一下,脱口而出道:“这件事,和苏威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话说出口,就立刻反应过来。
苏州豪门里,和安南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苏氏。而苏氏负责和安南联络的人,就是苏威;苏威又住在长洲,他的妻子好像就是安南人。另外,神慧也来自于安南!
别说这一切都是巧合。
如果这都是巧合的话,那么世上的一切,恐怕都可以用巧合二字来解释了。
狄光远的反应不快,但毕竟跟随狄仁杰多年。他不笨,只是有些迂腐。所以当杨守文说出‘苏威’的名字时,狄光远愣了一下,但马上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苏威、苏威、苏威……
狄光远回到桌后,慢慢坐下来。
他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杨守文也没有催促,因为他知道,狄光远这时候,正在考虑和苏家撕破脸皮的后果。
抓了苏威,苏家怎可能善罢甘休?
可不抓苏威……这怕这一切都将成为解不开的谜团,甚至还会影响到皇泰宝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