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杀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弘治十五年五月开头。
此时的江南或许已是渐热,可是在这一览无余的北方平原上,却仍是有一点儿凉意。
朝阳门一如既往的卯时打开,不过城门的守备这一两日总是亲自到这城墙根下来。据说那柳乘风也就这一两日入京,具体是什么时间,谁也不知晓,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这位大爷一回来,肯定会掀起一阵风浪了。
城门的这些官军,本就是消息灵通的人士,对京师里的各种消息津津乐道。尤其是最近轰动的新闻,更是一个个议论不休。
先是听说,都察院那边开始着手查柳乘风了,各处的御使与京师的都察院互通有无,天天都有快马往朝阳门出入,从廉州到宣府,又从宣府到北通州,但凡那柳乘风到过的地方,似乎都在探寻着什么。
可是接下来,锦衣卫似乎也有动作了,谁都知道,锦衣卫里头,柳乘风虽然不在,可是他的那些心腹都实权派的人物,一听到风声,便立即争锋相对,似乎也在搜寻什么。
无论是都察院和锦衣卫,都是纠察的机构,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很不好。
紧接着,就是一些报纸的抨击,先是有一份颇具规模的报纸突然抨击锦衣卫专断,紧接着,学而报毫不犹豫开始反击,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也很快让不少人察觉出了这不同寻常的气氛。
柳乘风还没有回京,刘吉刘学生又在家中思过,这两个人物谁都没有露面,可是下头已经早已酝酿开来,以至于听到了一些风声的聚宝楼,市场还有回暖的迹象。却突然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对立。一下子又变得谨慎起来。
朝阳门这边是进出京师的最主要通道之一,若是那柳乘风回京,多半也是走这一条道。因此这城门的守备自然也不敢怠慢,早就奉了上头的指令,每日都在这儿候着。专等那柳乘风来。
倒不是这守备有什么意图,只是希望不要出什么差错,那就再好不过了。
今个儿的天气并不太好,天空阴沉沉的,随时有下雨的迹象,风儿也是不小,城楼上悬挂的灯笼被风吹的呼呼作响、左右摇摆。
如今从这城门处进出的人剧增,道路的修建,使得距离缩短了不少。因此这京畿附近各县之人进出京师的也是不少,快到辰时的时候,这城门口这边就已经塞住了。原本城门这边要盘查一下。一见这架势,只得把人全部放进去。疏通交通。
而这时,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来。
这马蹄声和拉车的马蹄声不同,拉扯的马往往走的并不快,因此并不急促。就算是偶有人骑马经过,一般情况,也不会这般的杂乱。
这些守城的官军早已养成了无比灵敏的听觉,只一听这马蹄,便知道至少有数十匹马正朝这边飞赶过来,那守备顿时打起精神,穿过门洞去眺望,果然看到驰道的尽头数十个穿着官衣的人飞马而来。
这些人,不是柳乘风这一伙又能是谁?
柳乘风归心似箭,一路跋涉回来,把大队人马甩在了后头,先带着高强等人回来。
一到门洞外头,发现这城门洞这边有些拥堵,才徐徐放慢了马速。
城门的守备见了,认出了柳乘风身上穿着的钦赐飞鱼服,便知晓了柳乘风的身份,一看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佥事被堵在了外头,顿时急切起来,大呼一声,道:“来人,放所有人进去,有敢滞留不去的,全部赶走。”
他一边说,一边却是拉了一个门丁来,低声吩咐道:“快,速去通报,就说柳乘风到京了。”
那门丁二话不说,撒了丫子便去通报不提。
柳乘风入了城门,也没理会这守备,按道理,任何出外差的官员,都得去礼部复旨,柳乘风直接赶去了礼部这边,通报一声,随即便去签押房那边办完了公事,这礼部的人都是敬畏的看着他,其中一个堂官勉强和他客气了几句,柳乘风在这儿喝着茶,反正在这里也要侯旨,所以索性坐着和这位堂官寒暄。
这堂官姓程,单名一个范字,差遣人去喝茶的时候,这程范脸色一变,正色道:“柳佥事,下官有件事非要向大人请教不可。”
柳乘风见这程范话里有话,淡淡的问:“还请程大人赐教。”
程范道:“聚宝商行那边,据说护卫极多,其中在编的护卫就超过了八万之多,而且船队自廉州出海,这些护卫沿途横行不法,甚至抢占了南洋诸国不少土地,这些事,柳佥事知道吗?”
一个小小的礼部堂官,居然过问聚宝商行的事,这让柳乘风警觉起来。
程范说的事儿,柳乘风也知道一些,不过商行的发展他是不管的,统统是交给下头去做,各大股东们自己去协商,这聚宝商行如今已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拥有的船队大小船只足有上千艘,每年大规模的从南洋以及倭国等地往返,互通有无,垄断了大明朝所有的对外贸易,甚至连南洋各国之间的贸易,也被商行抢占了不少去,比如倭国的出口,几乎都是由聚宝商行去完成,他们将倭国的特产运送到朝鲜和南洋进行兜售,再用南洋各国的特产转卖到他处。
犹豫大规模的进行远洋贸易,所以基本上,只要是船队抵达的到的地方的所有生意都被聚宝商行垄断,每年的盈利今年虽然超过上千万两白银并不算什么难事。可是问题也不是没有,理由很简单,船队带着这么多货物,护卫自然是不能少的,规模较大的船队,有个数千护卫,规模小的,也有几百。
而且船上还配备了那种后座力较小的火炮,护卫也多配备有火铳,甚至商行那边,也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造兵船以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海上形势,理由表面上很简单,他们这是要保护船队的安全。
可是商行到底要做什么,柳乘风却也知道一二,说白了,还是利益的问题,商队经常会和当地的土人有所摩擦,比如商队在各国,需要有一块落脚和囤货的地方,有时候,也有雇佣当地的土人装运货物,甚至因为某些冲突,所在国的官差要拿商队的人,摩擦一出来,大多数时候都是靠武力来解决的,商队绝不可能在一些地方给当地的土人让步,比如当地法权的问题,若是当地的官府想拿商队就拿商队的人,那么谁能保证当地的官府不会故意勒索为难?除此之外,还有土地出让的问题,租借了一块土地作为船队下脚的地方,一开始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时间一长,人家看你肥的流油,难道就不会想分一杯羹,借故不续租,或者抬升租价?
任何事儿只要退了一步,那么就会有千千万万没有头绪的麻烦。商队之所以能财源广进,不只是靠流转货物,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有剑护身。
因此在商行的内部,不少股东和一些商行的高层人士,对于扩充商队的武力都是极为赞同的。
这程范的堂官突然问起这些事儿,却是让柳乘风警惕起来,他心里猜测着程范的意图,沉默了片刻,随即道:“商行的事,柳某人虽是股东,也是筹建之人,可是如今诸事缠身,却也没时间管商行的事。”
柳乘风这么一说,算是推卸责任了,有了问题便找上自己,当自己是傻子吗?
这程范却是不急不恼,道:“这么多护卫,都在廉州那边轮替,说起来也是怪骇人的,下官只是听说,廉州府那边已经有御使去查了,大人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御使……
柳乘风明白了,这程范只是好意提醒,至于这程范背后是谁,柳乘风也能猜出一二,李东阳兼任礼部尚书,想必这程范是李东阳的人,李东阳这是故意给自己提个警告,让自己收敛一些,这京师里头,有人想收拾他了。
收拾他的人,柳乘风又岂会不知道,原本以为自己回来要收拾了那刘吉,谁知道这刘吉居然先行动手,柳乘风的脸色很冷,不过随即,还是温和一笑,朝这程范作揖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柳某人是不怕什么的,不过还是多谢程大人好意提醒。是了,李学士最近都没来礼部吗?”
程范道:“李公近来在内阁也是焦头烂额,想必大人也知道最近天下不少工匠和学徒都沦为了流民,哎,朝廷这边束手无策,李公眼下正在为这事儿善后呢。”
柳乘风颌首点头,这事儿他来之前就有耳闻,宣府那边其实也已经有了这个迹象,他倒也没说什么,淡淡笑道:“他倒是辛苦的很,倒是我成了闲人了。”
正说着,宫里终于来了旨意,一个太监飞快进来,直接问:“柳佥事在不在?”
弘治十五年五月开头。
此时的江南或许已是渐热,可是在这一览无余的北方平原上,却仍是有一点儿凉意。
朝阳门一如既往的卯时打开,不过城门的守备这一两日总是亲自到这城墙根下来。据说那柳乘风也就这一两日入京,具体是什么时间,谁也不知晓,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这位大爷一回来,肯定会掀起一阵风浪了。
城门的这些官军,本就是消息灵通的人士,对京师里的各种消息津津乐道。尤其是最近轰动的新闻,更是一个个议论不休。
先是听说,都察院那边开始着手查柳乘风了,各处的御使与京师的都察院互通有无,天天都有快马往朝阳门出入,从廉州到宣府,又从宣府到北通州,但凡那柳乘风到过的地方,似乎都在探寻着什么。
可是接下来,锦衣卫似乎也有动作了,谁都知道,锦衣卫里头,柳乘风虽然不在,可是他的那些心腹都实权派的人物,一听到风声,便立即争锋相对,似乎也在搜寻什么。
无论是都察院和锦衣卫,都是纠察的机构,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很不好。
紧接着,就是一些报纸的抨击,先是有一份颇具规模的报纸突然抨击锦衣卫专断,紧接着,学而报毫不犹豫开始反击,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也很快让不少人察觉出了这不同寻常的气氛。
柳乘风还没有回京,刘吉刘学生又在家中思过,这两个人物谁都没有露面,可是下头已经早已酝酿开来,以至于听到了一些风声的聚宝楼,市场还有回暖的迹象。却突然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对立。一下子又变得谨慎起来。
朝阳门这边是进出京师的最主要通道之一,若是那柳乘风回京,多半也是走这一条道。因此这城门的守备自然也不敢怠慢,早就奉了上头的指令,每日都在这儿候着。专等那柳乘风来。
倒不是这守备有什么意图,只是希望不要出什么差错,那就再好不过了。
今个儿的天气并不太好,天空阴沉沉的,随时有下雨的迹象,风儿也是不小,城楼上悬挂的灯笼被风吹的呼呼作响、左右摇摆。
如今从这城门处进出的人剧增,道路的修建,使得距离缩短了不少。因此这京畿附近各县之人进出京师的也是不少,快到辰时的时候,这城门口这边就已经塞住了。原本城门这边要盘查一下。一见这架势,只得把人全部放进去。疏通交通。
而这时,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来。
这马蹄声和拉车的马蹄声不同,拉扯的马往往走的并不快,因此并不急促。就算是偶有人骑马经过,一般情况,也不会这般的杂乱。
这些守城的官军早已养成了无比灵敏的听觉,只一听这马蹄,便知道至少有数十匹马正朝这边飞赶过来,那守备顿时打起精神,穿过门洞去眺望,果然看到驰道的尽头数十个穿着官衣的人飞马而来。
这些人,不是柳乘风这一伙又能是谁?
柳乘风归心似箭,一路跋涉回来,把大队人马甩在了后头,先带着高强等人回来。
一到门洞外头,发现这城门洞这边有些拥堵,才徐徐放慢了马速。
城门的守备见了,认出了柳乘风身上穿着的钦赐飞鱼服,便知晓了柳乘风的身份,一看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佥事被堵在了外头,顿时急切起来,大呼一声,道:“来人,放所有人进去,有敢滞留不去的,全部赶走。”
他一边说,一边却是拉了一个门丁来,低声吩咐道:“快,速去通报,就说柳乘风到京了。”
那门丁二话不说,撒了丫子便去通报不提。
柳乘风入了城门,也没理会这守备,按道理,任何出外差的官员,都得去礼部复旨,柳乘风直接赶去了礼部这边,通报一声,随即便去签押房那边办完了公事,这礼部的人都是敬畏的看着他,其中一个堂官勉强和他客气了几句,柳乘风在这儿喝着茶,反正在这里也要侯旨,所以索性坐着和这位堂官寒暄。
这堂官姓程,单名一个范字,差遣人去喝茶的时候,这程范脸色一变,正色道:“柳佥事,下官有件事非要向大人请教不可。”
柳乘风见这程范话里有话,淡淡的问:“还请程大人赐教。”
程范道:“聚宝商行那边,据说护卫极多,其中在编的护卫就超过了八万之多,而且船队自廉州出海,这些护卫沿途横行不法,甚至抢占了南洋诸国不少土地,这些事,柳佥事知道吗?”
一个小小的礼部堂官,居然过问聚宝商行的事,这让柳乘风警觉起来。
程范说的事儿,柳乘风也知道一些,不过商行的发展他是不管的,统统是交给下头去做,各大股东们自己去协商,这聚宝商行如今已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拥有的船队大小船只足有上千艘,每年大规模的从南洋以及倭国等地往返,互通有无,垄断了大明朝所有的对外贸易,甚至连南洋各国之间的贸易,也被商行抢占了不少去,比如倭国的出口,几乎都是由聚宝商行去完成,他们将倭国的特产运送到朝鲜和南洋进行兜售,再用南洋各国的特产转卖到他处。
犹豫大规模的进行远洋贸易,所以基本上,只要是船队抵达的到的地方的所有生意都被聚宝商行垄断,每年的盈利今年虽然超过上千万两白银并不算什么难事。可是问题也不是没有,理由很简单,船队带着这么多货物,护卫自然是不能少的,规模较大的船队,有个数千护卫,规模小的,也有几百。
而且船上还配备了那种后座力较小的火炮,护卫也多配备有火铳,甚至商行那边,也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造兵船以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海上形势,理由表面上很简单,他们这是要保护船队的安全。
可是商行到底要做什么,柳乘风却也知道一二,说白了,还是利益的问题,商队经常会和当地的土人有所摩擦,比如商队在各国,需要有一块落脚和囤货的地方,有时候,也有雇佣当地的土人装运货物,甚至因为某些冲突,所在国的官差要拿商队的人,摩擦一出来,大多数时候都是靠武力来解决的,商队绝不可能在一些地方给当地的土人让步,比如当地法权的问题,若是当地的官府想拿商队就拿商队的人,那么谁能保证当地的官府不会故意勒索为难?除此之外,还有土地出让的问题,租借了一块土地作为船队下脚的地方,一开始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时间一长,人家看你肥的流油,难道就不会想分一杯羹,借故不续租,或者抬升租价?
任何事儿只要退了一步,那么就会有千千万万没有头绪的麻烦。商队之所以能财源广进,不只是靠流转货物,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有剑护身。
因此在商行的内部,不少股东和一些商行的高层人士,对于扩充商队的武力都是极为赞同的。
这程范的堂官突然问起这些事儿,却是让柳乘风警惕起来,他心里猜测着程范的意图,沉默了片刻,随即道:“商行的事,柳某人虽是股东,也是筹建之人,可是如今诸事缠身,却也没时间管商行的事。”
柳乘风这么一说,算是推卸责任了,有了问题便找上自己,当自己是傻子吗?
这程范却是不急不恼,道:“这么多护卫,都在廉州那边轮替,说起来也是怪骇人的,下官只是听说,廉州府那边已经有御使去查了,大人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御使……
柳乘风明白了,这程范只是好意提醒,至于这程范背后是谁,柳乘风也能猜出一二,李东阳兼任礼部尚书,想必这程范是李东阳的人,李东阳这是故意给自己提个警告,让自己收敛一些,这京师里头,有人想收拾他了。
收拾他的人,柳乘风又岂会不知道,原本以为自己回来要收拾了那刘吉,谁知道这刘吉居然先行动手,柳乘风的脸色很冷,不过随即,还是温和一笑,朝这程范作揖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柳某人是不怕什么的,不过还是多谢程大人好意提醒。是了,李学士最近都没来礼部吗?”
程范道:“李公近来在内阁也是焦头烂额,想必大人也知道最近天下不少工匠和学徒都沦为了流民,哎,朝廷这边束手无策,李公眼下正在为这事儿善后呢。”
柳乘风颌首点头,这事儿他来之前就有耳闻,宣府那边其实也已经有了这个迹象,他倒也没说什么,淡淡笑道:“他倒是辛苦的很,倒是我成了闲人了。”
正说着,宫里终于来了旨意,一个太监飞快进来,直接问:“柳佥事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