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墨如宝,老笔如草!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多年没来南浔了,再次游走在古镇之中,观赏着一栋栋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祁象的心情格外的舒畅,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祁象才算是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他定了定神,加快了步伐速度,很快就来到了一个河道码头旁边。
码头上,十几条小船一字排开,正准备接待游客。祁象目光一扫,就近原则,直接上了离他最近的一条小船。
船主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一脸风霜之气,胳臂很粗壮,笑容却很热切:“小哥,你是要走一段水路,还是算时间包船?”
“去善琏吗?”祁象直接问道。
“去呀。”大叔连忙点头,更加的高兴。因为去善琏较远,比单纯在镇上转圈更赚钱。
两人商量好了价格,大叔立即操动船浆,慢慢的一划。小船悠悠离开了河岸,就沿着碧波河流轻快而去。
由于顺风,而且又顺水,船速自然不慢。
祁象倚坐小船舱中,悠然自得观赏两边景致,十分的惬意闲适。不过好景不长,当小船离开了古镇范围,古风古韵的景致骤然一变。
在河岸的两边,就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了。
平整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楼房,还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无一不昭示着镇里镇外,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古镇外的空气,似乎多了几分浮躁,直到小船抵达了善琏,情况才有所好转。
善琏也是一个镇子,镇区小桥流水、石砌河岸,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在古代的时候,这里的百姓祖祖辈辈,都从事湖笔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而且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工艺精湛,名噪天下。
根据当年的史料记载,每支湖笔的成品,都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
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个制作工艺流程竟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故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而善琏更有湖笔之都的美誉。
时至今日,当年家家制笔的盛况,已经荡然无存。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在古代的时候,毛笔是最重要的书写工具,不可或缺。那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商机无限,自然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能够维持善琏百姓千百年的生计。
可是到了今天,毛笔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了,早已经被钢笔、圆珠笔、铅笔取代。没有了市场,善琏制笔业注定要没落,不复当年之盛。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经验不断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古代的传统文化,也愈加重视。特别是书法艺术,那独特的审美意趣,也离不开毛笔的辅助。
文房四宝,又被大家重新拾起来,保护传承。
其实祁象觉得,保护传承,这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的方面。
积极的是,工艺受到保护了,肯定不容易消亡,这是好事。问题在于,受到保护的东西,似乎就成了小众的学问,很难推广开了,这似乎是坏事,比较消极。
要知道,但凡是大众流行的事物,从来就不需要保护。
要是在一百多年前,如果有人说要保护毛笔,那肯定就是笑话。但是一百年过去,不要说毛笔了,甚至有人忧虑,手写字,是不是也该保护一下。
因为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现代人手写字的能力越来越弱,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毛病,这是一种退化,让人忧心仲仲。
文字是文化文明传承的根本,连字都不会写了,也是莫大的讽刺。
受到小镇古风的影响,祁象也随之变得忧国忧民起来。本质上他也是个读书人啊,小知识分子身上,都有类似的通病,爱好指点江山,拿民工的钱,操中南海的心。
祁象自嘲一笑,付钱下了小船之后,就朝镇上一条街道走去。
不大的街道,却十分的热闹。街道两边,一个个店铺林立,旗帜迎风招展。一些游人旅客就在各个店铺之间穿梭进出,购买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
各个店铺的工艺品,自然以毛笔居多。
每个店铺之中,架子上、墙壁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不同材料做成的毛笔。其中有大型号的大椽笔,也有小型号的画眉笔。
大大小小,笔管长短有异,不一而足。
说起来,现在大家购买毛笔,看重的不再是它的实用功能。
相反,许多人把毛笔视为一种礼品、纪念品。来这里旅行,买几支毛笔回去,或是留作纪念,或是送给亲朋好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十分的风雅。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把品质精良的毛笔视为收藏品。
祁象也算是古玩商出身,对于这种现象也颇为了解。
其实毛笔的收藏,也是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兴起的项目。因为在许多年前,行业内有一句俗话,叫做老墨如宝,老笔如草。
在行业内,无论古今,大家对于文房雅玩,都十分的珍惜重视。但是有一件文房用具却是例外,那就是毛笔。
众所周知,毛笔用久了,笔锋上的毛,也就是所谓的黑子、笔颖,就逐渐秃了。毛笔用秃了毛锋,就意味着这一支废了。
对于废笔,一般来说,肯定是直接丢掉。有点情趣的文人,还会挖个坑,把废笔给埋了,留下一段笔冢佳话。
不过近来年,收藏十分火热,在全民收藏的年代,瓷器书画玉石等等古玩古董,却满足不了大家日益高涨的收藏兴趣。
这种情况下,增加一些收藏项目,自然势在必行。一些原本不受重视的藏品,也逐渐水涨船高,不断的升温。
毛笔就是其中之一,原来不怎么值钱的古毛笔,立刻变得炙手可热。
十几年来,本来只值几百、几千的明清毛笔,立马身价百倍,在拍卖场上,屡屡打破了许多成交记录,甚至出现了百万天价。
小小一支笔,而且只是普通的竹子材料制作,甚至秃了笔锋,也能卖个几十万,这着实出人意料,让人瞠目结舌。
究其原因,主要是竹制的笔,在古代的时候,就被世人视为文雅、君子的象征,普通受到大家的喜爱。
另外随着明清竹刻艺术的蓬勃发展,竹刻毛笔也成为了竹刻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外壁上雕刻山水、花卉、仕女人物等图案,能够充分体现竹刻大师的才能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竹刻毛笔易损,不怎么好保存,所以能够完好无损的流传至今的竹笔,也算是凤毛麟角。
物以稀为贵,又有文化内涵,又富有情趣的竹笔,自然成为了藏家争取收藏的对象。
关注的人多了,价格肯定一路高涨。一些珍稀的明清宫廷御笔,拍出了百万天价,也不算多么反常的事情。
反正在祁象看来,那些动辄上百万的毛笔,他也买不起,完全不用在意……
祁象很悠闲,在来到镇上街道之后,就一个拐角转弯,驾轻就熟的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偏僻的小店之中。
店里没什么客人,就只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店家,舒服的躺在一个竹藤摇椅上,迎面吹着一台风扇,闭上眼睛打瞌睡。
“咳咳!”
祁象见状,顿时咳嗽一声,以示提醒。
店家听到动静,眼睛没睁开,就直接弹站了起来,笑容满面道:“老板,欢迎光临,看中什么东西了?”
“吴掌柜,多年不见,不认识我了吗?”祁象笑道,十分亲切友好。
“嗯?”店家愣了一愣,眨了眨眼睛,凝神打量祁象。乍看之下,他也觉得有些眼熟,迟疑道:“你……你不是……哎呀,小祁!”
店家一拍腿,高兴道:“小祁,你是小祁……”
“是我没错。”祁象含笑点头:“吴掌柜,难得你还记得我。”
“你可帮了我不少忙,我怎么会忘记。”店家笑道:“你不是去金陵发展了么,这不,你一走,我店里的生意,顿时就冷清了许多。”
“吴掌柜你说笑了。”祁象摆手道:“谁也不知道,你这店,不是做开店生意的,再冷清也影响不了你的收入。”
“哈哈,那倒是……”店家也不否认,然后招呼道:“小祁,快来坐下。难得你有空来看我,你在金陵混得怎么样?”
“还好,还好。”祁象顺从坐下。
“不是我说,金陵是大城市没错,但是压力也大啊。”店家表情十分认真:“你要是觉得在那边过得不舒心,干脆回来帮我算了……”
“吴掌柜,您这份心意,我领了啊。”祁象有些感动,笑着说道:“哪天我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对不跟您客气。”
“你小子……”店家拍拍祁象的肩膀,轻笑道:“不至于混得这样惨。”
“这种事情,也难说。”
祁象从来不把话说死,很娴熟的与店家寒暄。
聊了几句,店家直接问道:“小祁,你这次过来,除了看我,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吴掌柜,你真是目光如炬。”祁象一笑,也随之道明了来意……
强推中,求收藏,求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好多年没来南浔了,再次游走在古镇之中,观赏着一栋栋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祁象的心情格外的舒畅,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祁象才算是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他定了定神,加快了步伐速度,很快就来到了一个河道码头旁边。
码头上,十几条小船一字排开,正准备接待游客。祁象目光一扫,就近原则,直接上了离他最近的一条小船。
船主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一脸风霜之气,胳臂很粗壮,笑容却很热切:“小哥,你是要走一段水路,还是算时间包船?”
“去善琏吗?”祁象直接问道。
“去呀。”大叔连忙点头,更加的高兴。因为去善琏较远,比单纯在镇上转圈更赚钱。
两人商量好了价格,大叔立即操动船浆,慢慢的一划。小船悠悠离开了河岸,就沿着碧波河流轻快而去。
由于顺风,而且又顺水,船速自然不慢。
祁象倚坐小船舱中,悠然自得观赏两边景致,十分的惬意闲适。不过好景不长,当小船离开了古镇范围,古风古韵的景致骤然一变。
在河岸的两边,就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了。
平整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楼房,还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无一不昭示着镇里镇外,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古镇外的空气,似乎多了几分浮躁,直到小船抵达了善琏,情况才有所好转。
善琏也是一个镇子,镇区小桥流水、石砌河岸,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在古代的时候,这里的百姓祖祖辈辈,都从事湖笔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而且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工艺精湛,名噪天下。
根据当年的史料记载,每支湖笔的成品,都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
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个制作工艺流程竟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故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而善琏更有湖笔之都的美誉。
时至今日,当年家家制笔的盛况,已经荡然无存。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在古代的时候,毛笔是最重要的书写工具,不可或缺。那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商机无限,自然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能够维持善琏百姓千百年的生计。
可是到了今天,毛笔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了,早已经被钢笔、圆珠笔、铅笔取代。没有了市场,善琏制笔业注定要没落,不复当年之盛。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经验不断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古代的传统文化,也愈加重视。特别是书法艺术,那独特的审美意趣,也离不开毛笔的辅助。
文房四宝,又被大家重新拾起来,保护传承。
其实祁象觉得,保护传承,这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的方面。
积极的是,工艺受到保护了,肯定不容易消亡,这是好事。问题在于,受到保护的东西,似乎就成了小众的学问,很难推广开了,这似乎是坏事,比较消极。
要知道,但凡是大众流行的事物,从来就不需要保护。
要是在一百多年前,如果有人说要保护毛笔,那肯定就是笑话。但是一百年过去,不要说毛笔了,甚至有人忧虑,手写字,是不是也该保护一下。
因为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现代人手写字的能力越来越弱,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毛病,这是一种退化,让人忧心仲仲。
文字是文化文明传承的根本,连字都不会写了,也是莫大的讽刺。
受到小镇古风的影响,祁象也随之变得忧国忧民起来。本质上他也是个读书人啊,小知识分子身上,都有类似的通病,爱好指点江山,拿民工的钱,操中南海的心。
祁象自嘲一笑,付钱下了小船之后,就朝镇上一条街道走去。
不大的街道,却十分的热闹。街道两边,一个个店铺林立,旗帜迎风招展。一些游人旅客就在各个店铺之间穿梭进出,购买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
各个店铺的工艺品,自然以毛笔居多。
每个店铺之中,架子上、墙壁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不同材料做成的毛笔。其中有大型号的大椽笔,也有小型号的画眉笔。
大大小小,笔管长短有异,不一而足。
说起来,现在大家购买毛笔,看重的不再是它的实用功能。
相反,许多人把毛笔视为一种礼品、纪念品。来这里旅行,买几支毛笔回去,或是留作纪念,或是送给亲朋好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十分的风雅。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把品质精良的毛笔视为收藏品。
祁象也算是古玩商出身,对于这种现象也颇为了解。
其实毛笔的收藏,也是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兴起的项目。因为在许多年前,行业内有一句俗话,叫做老墨如宝,老笔如草。
在行业内,无论古今,大家对于文房雅玩,都十分的珍惜重视。但是有一件文房用具却是例外,那就是毛笔。
众所周知,毛笔用久了,笔锋上的毛,也就是所谓的黑子、笔颖,就逐渐秃了。毛笔用秃了毛锋,就意味着这一支废了。
对于废笔,一般来说,肯定是直接丢掉。有点情趣的文人,还会挖个坑,把废笔给埋了,留下一段笔冢佳话。
不过近来年,收藏十分火热,在全民收藏的年代,瓷器书画玉石等等古玩古董,却满足不了大家日益高涨的收藏兴趣。
这种情况下,增加一些收藏项目,自然势在必行。一些原本不受重视的藏品,也逐渐水涨船高,不断的升温。
毛笔就是其中之一,原来不怎么值钱的古毛笔,立刻变得炙手可热。
十几年来,本来只值几百、几千的明清毛笔,立马身价百倍,在拍卖场上,屡屡打破了许多成交记录,甚至出现了百万天价。
小小一支笔,而且只是普通的竹子材料制作,甚至秃了笔锋,也能卖个几十万,这着实出人意料,让人瞠目结舌。
究其原因,主要是竹制的笔,在古代的时候,就被世人视为文雅、君子的象征,普通受到大家的喜爱。
另外随着明清竹刻艺术的蓬勃发展,竹刻毛笔也成为了竹刻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外壁上雕刻山水、花卉、仕女人物等图案,能够充分体现竹刻大师的才能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竹刻毛笔易损,不怎么好保存,所以能够完好无损的流传至今的竹笔,也算是凤毛麟角。
物以稀为贵,又有文化内涵,又富有情趣的竹笔,自然成为了藏家争取收藏的对象。
关注的人多了,价格肯定一路高涨。一些珍稀的明清宫廷御笔,拍出了百万天价,也不算多么反常的事情。
反正在祁象看来,那些动辄上百万的毛笔,他也买不起,完全不用在意……
祁象很悠闲,在来到镇上街道之后,就一个拐角转弯,驾轻就熟的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偏僻的小店之中。
店里没什么客人,就只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店家,舒服的躺在一个竹藤摇椅上,迎面吹着一台风扇,闭上眼睛打瞌睡。
“咳咳!”
祁象见状,顿时咳嗽一声,以示提醒。
店家听到动静,眼睛没睁开,就直接弹站了起来,笑容满面道:“老板,欢迎光临,看中什么东西了?”
“吴掌柜,多年不见,不认识我了吗?”祁象笑道,十分亲切友好。
“嗯?”店家愣了一愣,眨了眨眼睛,凝神打量祁象。乍看之下,他也觉得有些眼熟,迟疑道:“你……你不是……哎呀,小祁!”
店家一拍腿,高兴道:“小祁,你是小祁……”
“是我没错。”祁象含笑点头:“吴掌柜,难得你还记得我。”
“你可帮了我不少忙,我怎么会忘记。”店家笑道:“你不是去金陵发展了么,这不,你一走,我店里的生意,顿时就冷清了许多。”
“吴掌柜你说笑了。”祁象摆手道:“谁也不知道,你这店,不是做开店生意的,再冷清也影响不了你的收入。”
“哈哈,那倒是……”店家也不否认,然后招呼道:“小祁,快来坐下。难得你有空来看我,你在金陵混得怎么样?”
“还好,还好。”祁象顺从坐下。
“不是我说,金陵是大城市没错,但是压力也大啊。”店家表情十分认真:“你要是觉得在那边过得不舒心,干脆回来帮我算了……”
“吴掌柜,您这份心意,我领了啊。”祁象有些感动,笑着说道:“哪天我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对不跟您客气。”
“你小子……”店家拍拍祁象的肩膀,轻笑道:“不至于混得这样惨。”
“这种事情,也难说。”
祁象从来不把话说死,很娴熟的与店家寒暄。
聊了几句,店家直接问道:“小祁,你这次过来,除了看我,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吴掌柜,你真是目光如炬。”祁象一笑,也随之道明了来意……
强推中,求收藏,求推荐票,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