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两头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北方秋季的夜晚,凉意侵体的感觉已经十分明显。
篝火中的柴禾,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几声嘣响。偶尔有小队将士,从不远处列队走过。夜色渐深,周围不算嘈杂,却也不像乡村夜晚那么安静,大片的火光让这平原上有繁华的错觉。
燕王伸手拉了一下斗篷,慢慢地走在前面,他没有说话。稍稍靠后跟着的朱高煦,也是沉默不语。父子二人非常有默契、安安静静地走着。
没有任何激烈的表情,燕王的情绪很平稳,但是应该有很多复杂的东西交织在一块儿。这么久没说话,他必定是在思考着什么、想着什么。
朱高煦揣测着父王的心思,有些能猜到,有些猜不到。
诸如燕王对战事前途的忧心,这是一定有的,起兵以来,劣势从来没改变过。以朱高煦亲历这段时间的见闻、和对燕王朱棣的了解,他甚至相信:如果建文帝不逼那么急,燕王可能不敢反。
朱高煦也想到了一些事,诸如世子告他下毒。
他觉得,这事儿只要没有真的毒死世子,燕王是不会追究的,尤其在这种时候更不会计较。
以燕王的老练心智,甚至会认定朱高煦连毒死世子的想法也没有,否则给世子解毒就是多此一举;更不会在路上危急关头、世子自己要放弃的情况下,却让两个兄弟先走。
燕王肯定是明白这些的,否则他就不是燕王!
朱高煦心道:最能造成实质后果的地方,是燕王对自己的看法。燕王肯定不会有“次子肌肉发达头脑简单、为人非常厚道无心机”这样的判断。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朱高煦本来就不是那种忠厚老实人,能演成那种人?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连续演一天两天,可是要演一月两月当真很难,一年两年、十年更是几乎不可能!何况朱高煦如果要打定主意演戏,还不能只在燕王面前演,要随时随地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演!否则这么亲近的关系、那么多人看着,总会把纰漏传到燕王耳朵里。
与其画虎不成反类犬,让燕王更加猜忌朱高煦演戏的目的和用心,还不如不演!
就在这时,燕王忽然站定,仰头望着天空的星星。朱高煦也站在那里,跟着抬头看一眼,琢磨看星星能有啥感悟?
燕王转过头来,说道:“世子身体不太好、多病,高煦勉力啊。”
朱高煦听到这里,心里顿时一紧张。
燕王看了他一眼,又沉声道:“高煦跟着俺征战,重围之下死战不降,你是最忠心的。”
朱高煦心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处境么,我要是能投降,为啥非要去死?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燕王的意思:你和世子相比,俺更信你……现在父子二人是绑在一条船上的,朱高煦杀了那么多官军将士,客观上他更忠心燕王,至少在靖难期间是这样的。
正因为是事实,才更加可信!如果说话的人不是燕王,朱高煦差不多就真信了,还会对光明前途充满幻想吧?
……但是,靖难之役后呢?可能燕王的想法是现在胜败未卜、风险还很大,想那么远的事、没谱的事无意义。只不过朱高煦不那么认为罢了……他对靖难之役的认识、和此时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儿臣忠于父王,此乃天经地义。”朱高煦忙着先答一句,省得思考太久了、会让燕王觉得他又在玩心计。
“嗯……”燕王随口哼出一声,尾音拖得比较长,似乎是赞同之意,又似乎有什么深意?
刚才父子俩一起走动,沉默了很久,不知燕王在想些啥;反正朱高煦也想了很多很多,现在父子俩开口说话了,他也思量妥当了很多事儿。
朱高煦便道:“儿臣乃郡王、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皆受父王及皇祖恩惠,岂能不忠?何况儿臣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更受父王养育之恩,孝发自于心。”
他见没有外人,便又一脸诚恳道,“有父王在,方有儿臣。父王文治武功,必能靖难功成,彼时君临天下,以嫡长子为皇储,更能稳固大明江山社稷。社稷稳当,儿臣之富贵,才能稳当;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儿臣乃太祖之孙、燕王之子,只想拥有咱们该得的荣华富贵,不想有非分之想。为了保住父王和儿臣拥有的一切,儿臣也会竭尽全力,辅佐父王!”
朱高煦拒绝燕王的暗示“承诺”,并非一时头热,他左右权衡了很久的……什么承诺,鬼才相信!打江山的时候,很多君王动不动还要和人“平分天下”呢!中国历史那么长,见过皇帝主动送一半江山的吗?
与其为了一个画饼,表现出一副野心勃勃的样子,还不如以退为进,先不做那出头鸟。
这时候燕王的“许诺”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江山还不是他的!如果这种许诺在朱棣真的当了皇帝之后,还可以稍微当真……
朱高煦忽然想起一个故事,说是记者问一个老农,如果有两套房子愿意捐献一套么,老农说愿意;又问如果有两头牛、愿意捐献一头么,老农立刻拒绝了,因为他真的有两头牛!
“嗯……”燕王又用同样的口气、同样的节奏,稍稍拖长尾音哼出一声。
朱高煦知道燕王不会马上相信,但是朱高煦准备锲而不舍,用诚意的态度多次地、反复地念叨,次数多了应该会起到一定作用的……那传|销洗|脑之术、还有广告策略,其中有一种就是反复念、反复念,他吗的一段广告能一次性反复念五遍,念到你潜意识深处去!
燕王转过头来,忽然露出一丝笑容,“高煦有勇有谋,真的无心权位?”
朱高煦抱拳道:“父王,儿臣只爱良驹、美人、富贵,权位那些东西实在无趣得很,又累又没意思。儿臣爱骑马、爱射箭,觉得体内力气无处释放,干那些事舒服,还能得到父母、美人的夸奖,又能自强自保不为歹人所乘,何乐不为?”
“哈!”燕王抬起手,用手指了一下他。
朱高煦想起刚刚才说过,就算不为权力,也要努力辅佐。当下便道:“之前在大帐中议事,父王问攻取真定之策……”
“高煦有良策?”燕王立刻看着他的脸。
朱高煦沉吟道:“真定城有官军不下十万,还有盛庸、平安等诸将,白天的表现看来也非等闲之辈。咱们兵力不如官军,想用武力攻城,几乎不可能。”
“嗯……”燕王又哼了一声,口气有微妙的区别。
朱高煦继续道:“想拿下真定,只能谋取。儿臣听说武定侯郭英也在军中,郭英与耿炳文的威望身份相差无几,皆是跟着皇祖打江山的老将,仅存之人。
时主帅耿炳文亡于战阵,能统率号令真定城诸军之人,一定是郭英!”
燕王点头道:“高煦说得没错。”
朱高煦道:“武定侯郭英说起来还是咱们家亲戚。他的次子叫郭铭,妻子是徐家的人,便是咱们母妃娘家之人……上回儿臣看望母妃,随意聊了些家常,母妃提起过,大概是怎么亲的……”
燕王接过话,说道:“俺知道的,那郭铭之妻,是你们母妃之堂姑。郭铭之岳父,便是魏国公徐达的亲叔父!”
朱高煦伸手挠了一下侧脸,点头道:“对,对,大抵就是这么变成亲戚的。父王何不派使者入城,佯作议和,私下劝劝郭英?当今朝廷奸臣刻薄宗室勋贵,可劝郭英弃暗投明,投亲戚共襄大事!”
“不太好劝……”燕王沉吟片刻,又道,“不过可以试试,反正俺们只有一口话,既不出兵也不出粮。何况此时燕军军临城下,俺得拿出法子来,总比在众将士面前束手无策要好。”
朱高煦忙道:“父王英明。”
燕王仰头看了一会儿,说道:“时辰不早了,回去歇了罢。”
朱高煦便抱拳道:“儿臣告退。父王也早些进帐歇息,秋夜风凉,父王乃全军所望,定要将息。”
燕王点了点头。
朱高煦回到自己这边修建的营地,叫人在盆里泡几根柳枝,好作为明天刷牙的工具,拍打一下、树枝纤维就和毛刷一样,就地取材十分便捷。接着他便钻进帐篷睡了。
或是刚才面见燕王时,不敢轻视,脑子想的很多,以至于脑部活动量减不下来……居然失眠,久久不能入睡。朱高煦辗转反侧,今天白天拼命打仗,本来已经很疲惫了,却睡不着,滋味更加难受。
前世的历史,就像一个梦魇,缠绕在朱高煦的心头,让他从来没有真正放心过!
燕王这个次子,史上似乎是学习燕王、依样画瓢造侄子的反,然后被杀|全家、全部部下、以及稍微有一点关系的文武官员。下场非常之惨。
朱高煦琢磨的是:如果这一世自己不造反,会被放过吗?
这是个十分深奥的问题,他倾向于依旧会被干|死,但并不能完全确定……还没发生的事,如何能断定?
北方秋季的夜晚,凉意侵体的感觉已经十分明显。
篝火中的柴禾,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几声嘣响。偶尔有小队将士,从不远处列队走过。夜色渐深,周围不算嘈杂,却也不像乡村夜晚那么安静,大片的火光让这平原上有繁华的错觉。
燕王伸手拉了一下斗篷,慢慢地走在前面,他没有说话。稍稍靠后跟着的朱高煦,也是沉默不语。父子二人非常有默契、安安静静地走着。
没有任何激烈的表情,燕王的情绪很平稳,但是应该有很多复杂的东西交织在一块儿。这么久没说话,他必定是在思考着什么、想着什么。
朱高煦揣测着父王的心思,有些能猜到,有些猜不到。
诸如燕王对战事前途的忧心,这是一定有的,起兵以来,劣势从来没改变过。以朱高煦亲历这段时间的见闻、和对燕王朱棣的了解,他甚至相信:如果建文帝不逼那么急,燕王可能不敢反。
朱高煦也想到了一些事,诸如世子告他下毒。
他觉得,这事儿只要没有真的毒死世子,燕王是不会追究的,尤其在这种时候更不会计较。
以燕王的老练心智,甚至会认定朱高煦连毒死世子的想法也没有,否则给世子解毒就是多此一举;更不会在路上危急关头、世子自己要放弃的情况下,却让两个兄弟先走。
燕王肯定是明白这些的,否则他就不是燕王!
朱高煦心道:最能造成实质后果的地方,是燕王对自己的看法。燕王肯定不会有“次子肌肉发达头脑简单、为人非常厚道无心机”这样的判断。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朱高煦本来就不是那种忠厚老实人,能演成那种人?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连续演一天两天,可是要演一月两月当真很难,一年两年、十年更是几乎不可能!何况朱高煦如果要打定主意演戏,还不能只在燕王面前演,要随时随地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演!否则这么亲近的关系、那么多人看着,总会把纰漏传到燕王耳朵里。
与其画虎不成反类犬,让燕王更加猜忌朱高煦演戏的目的和用心,还不如不演!
就在这时,燕王忽然站定,仰头望着天空的星星。朱高煦也站在那里,跟着抬头看一眼,琢磨看星星能有啥感悟?
燕王转过头来,说道:“世子身体不太好、多病,高煦勉力啊。”
朱高煦听到这里,心里顿时一紧张。
燕王看了他一眼,又沉声道:“高煦跟着俺征战,重围之下死战不降,你是最忠心的。”
朱高煦心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处境么,我要是能投降,为啥非要去死?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燕王的意思:你和世子相比,俺更信你……现在父子二人是绑在一条船上的,朱高煦杀了那么多官军将士,客观上他更忠心燕王,至少在靖难期间是这样的。
正因为是事实,才更加可信!如果说话的人不是燕王,朱高煦差不多就真信了,还会对光明前途充满幻想吧?
……但是,靖难之役后呢?可能燕王的想法是现在胜败未卜、风险还很大,想那么远的事、没谱的事无意义。只不过朱高煦不那么认为罢了……他对靖难之役的认识、和此时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儿臣忠于父王,此乃天经地义。”朱高煦忙着先答一句,省得思考太久了、会让燕王觉得他又在玩心计。
“嗯……”燕王随口哼出一声,尾音拖得比较长,似乎是赞同之意,又似乎有什么深意?
刚才父子俩一起走动,沉默了很久,不知燕王在想些啥;反正朱高煦也想了很多很多,现在父子俩开口说话了,他也思量妥当了很多事儿。
朱高煦便道:“儿臣乃郡王、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皆受父王及皇祖恩惠,岂能不忠?何况儿臣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更受父王养育之恩,孝发自于心。”
他见没有外人,便又一脸诚恳道,“有父王在,方有儿臣。父王文治武功,必能靖难功成,彼时君临天下,以嫡长子为皇储,更能稳固大明江山社稷。社稷稳当,儿臣之富贵,才能稳当;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儿臣乃太祖之孙、燕王之子,只想拥有咱们该得的荣华富贵,不想有非分之想。为了保住父王和儿臣拥有的一切,儿臣也会竭尽全力,辅佐父王!”
朱高煦拒绝燕王的暗示“承诺”,并非一时头热,他左右权衡了很久的……什么承诺,鬼才相信!打江山的时候,很多君王动不动还要和人“平分天下”呢!中国历史那么长,见过皇帝主动送一半江山的吗?
与其为了一个画饼,表现出一副野心勃勃的样子,还不如以退为进,先不做那出头鸟。
这时候燕王的“许诺”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江山还不是他的!如果这种许诺在朱棣真的当了皇帝之后,还可以稍微当真……
朱高煦忽然想起一个故事,说是记者问一个老农,如果有两套房子愿意捐献一套么,老农说愿意;又问如果有两头牛、愿意捐献一头么,老农立刻拒绝了,因为他真的有两头牛!
“嗯……”燕王又用同样的口气、同样的节奏,稍稍拖长尾音哼出一声。
朱高煦知道燕王不会马上相信,但是朱高煦准备锲而不舍,用诚意的态度多次地、反复地念叨,次数多了应该会起到一定作用的……那传|销洗|脑之术、还有广告策略,其中有一种就是反复念、反复念,他吗的一段广告能一次性反复念五遍,念到你潜意识深处去!
燕王转过头来,忽然露出一丝笑容,“高煦有勇有谋,真的无心权位?”
朱高煦抱拳道:“父王,儿臣只爱良驹、美人、富贵,权位那些东西实在无趣得很,又累又没意思。儿臣爱骑马、爱射箭,觉得体内力气无处释放,干那些事舒服,还能得到父母、美人的夸奖,又能自强自保不为歹人所乘,何乐不为?”
“哈!”燕王抬起手,用手指了一下他。
朱高煦想起刚刚才说过,就算不为权力,也要努力辅佐。当下便道:“之前在大帐中议事,父王问攻取真定之策……”
“高煦有良策?”燕王立刻看着他的脸。
朱高煦沉吟道:“真定城有官军不下十万,还有盛庸、平安等诸将,白天的表现看来也非等闲之辈。咱们兵力不如官军,想用武力攻城,几乎不可能。”
“嗯……”燕王又哼了一声,口气有微妙的区别。
朱高煦继续道:“想拿下真定,只能谋取。儿臣听说武定侯郭英也在军中,郭英与耿炳文的威望身份相差无几,皆是跟着皇祖打江山的老将,仅存之人。
时主帅耿炳文亡于战阵,能统率号令真定城诸军之人,一定是郭英!”
燕王点头道:“高煦说得没错。”
朱高煦道:“武定侯郭英说起来还是咱们家亲戚。他的次子叫郭铭,妻子是徐家的人,便是咱们母妃娘家之人……上回儿臣看望母妃,随意聊了些家常,母妃提起过,大概是怎么亲的……”
燕王接过话,说道:“俺知道的,那郭铭之妻,是你们母妃之堂姑。郭铭之岳父,便是魏国公徐达的亲叔父!”
朱高煦伸手挠了一下侧脸,点头道:“对,对,大抵就是这么变成亲戚的。父王何不派使者入城,佯作议和,私下劝劝郭英?当今朝廷奸臣刻薄宗室勋贵,可劝郭英弃暗投明,投亲戚共襄大事!”
“不太好劝……”燕王沉吟片刻,又道,“不过可以试试,反正俺们只有一口话,既不出兵也不出粮。何况此时燕军军临城下,俺得拿出法子来,总比在众将士面前束手无策要好。”
朱高煦忙道:“父王英明。”
燕王仰头看了一会儿,说道:“时辰不早了,回去歇了罢。”
朱高煦便抱拳道:“儿臣告退。父王也早些进帐歇息,秋夜风凉,父王乃全军所望,定要将息。”
燕王点了点头。
朱高煦回到自己这边修建的营地,叫人在盆里泡几根柳枝,好作为明天刷牙的工具,拍打一下、树枝纤维就和毛刷一样,就地取材十分便捷。接着他便钻进帐篷睡了。
或是刚才面见燕王时,不敢轻视,脑子想的很多,以至于脑部活动量减不下来……居然失眠,久久不能入睡。朱高煦辗转反侧,今天白天拼命打仗,本来已经很疲惫了,却睡不着,滋味更加难受。
前世的历史,就像一个梦魇,缠绕在朱高煦的心头,让他从来没有真正放心过!
燕王这个次子,史上似乎是学习燕王、依样画瓢造侄子的反,然后被杀|全家、全部部下、以及稍微有一点关系的文武官员。下场非常之惨。
朱高煦琢磨的是:如果这一世自己不造反,会被放过吗?
这是个十分深奥的问题,他倾向于依旧会被干|死,但并不能完全确定……还没发生的事,如何能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