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战场上见吧,意大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对于大规模的军团决战来说,技战术的压制才是真正的压制,体制的领先才是真正的领先,让你的国力在战斗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就是你凌虐对手的本钱。
像杨小林当初在轱辘山的时候那样,纯靠着一股热血是打不了一场大规模战争的,他那个时候打的都是战斗,拼了自己性命赢一两次,逼着对方退兵就算胜利。他占的最大的便宜就是他发展的时候俄国和日本正在掐架,都不愿意过多的关注他,满清也不想搀和东北的事情。
养虎为患的道理那个时候俄国人和日本人都没有在意,满清也没有把轱辘山放在心上,他们一直认为杨小林的义勇军就是一只耗子,等到日本和俄国不掐了,满清想来搀和了的时候,已经晚了。
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义勇军从轱辘山主动杀了出来,先干掉载涛再击败直上松原,那个时候杨打鬼还不够强壮,他踩在清军和日本人的尸体上装模作样的发出一声老虎的吼叫声,把俄国人给吓住了。
结果就是整个东北都落入了他的手里,他成了真正的老虎。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再犯日本和俄国犯过的错误。他们对于已经露出獠牙的德国是绝不姑息,干掉德国之后,马上就是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萨道义已经留下了缺口,英国人把一切都想的非常完美,只是到目前为止整个英国只有一个叫卢素尔少将意识到和德国的战争可能要打最少三年,他给军部写信阐述自己对战争的看法,结果是被英**方当做神经出现问题的人物给排挤到中非去了。
在这些西方绅士的眼中,旷日持久的战争都因为对方领土过大,或者自己这边准备不充分,要么就是对方避战才能让战争被拖延下去。像现在这样两个军事集团拉开了架子对掐。没有道理会超过一年的。
英国人是这么想,德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而且德国对自己这边的信心更足。他们的自信就来源于德国的军队。德国士兵是欧洲最优秀的士兵,两年前他们当之无愧是世界第一陆军,现在好像也是第一,因为义勇军已经好多年没伸手了。
德国的武器装备要比法国好的多,德军的技战术也比法国人优秀,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集团的冲锋,德国人都坚信自己可以把法国佬打的满地找牙。更何况德国认为自己不光是爆发力足够,他还准备了十八个月的战斗物资,这足以让他无视法国人的持久力。你再坚持,能在我们的枪口下坚持十八个月么?
让德国恼火的就是国际环境对他们越来越不利。首先的波兰的建国,这对德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当初俾斯麦就是为了保证后方安宁才伙同俄国和奥匈把波兰给分了的,现在人家复国了,不用猜也能知道那帮家伙对德国是什么态度。
波兰建国后马上组建了他们的部队,他们只有马刀,连步枪都很少,可是德国算过了,想在第一时间解决他们。最少需要二十个师才可以。还有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这些家伙,最少又需要三十个师。也就是说在战争开始的初期他们无法集中力量来一拳打向法国,他们必须调集至少五十个师来平定身后的麻烦。
这还是在英法不支援的情况下。如果波兰得到英法的支援,事情可能会变的更麻烦。
更让德国人生气的是意大利人的态度。法国人为了拉拢这个打着三色旗的鼓手当真也是下了本钱,居然把突尼斯又给了意大利,这让意大利人再也找不到仇恨法国的理由了。
他们和德奥的距离越来越远。
德国这个时候也没说什么,威廉二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像法国人那么慷慨。你意大利一边玩去吧,不指望你帮忙了,别来添乱就行。
可是意大利人偏偏不干。也许是他们觉得白白从法国人手中把突尼斯拿过来有点不好意思,想做点什么事情来讨好一些英法,最少让英法别拿他当敌人。
他又不敢明目张胆的退出同盟国,害怕德国先搞他。于是意大利人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向德国提出来能不能让意大利在纳米比亚享受和德国商人一样的权利。
现在的北非和东非基本上都是意大利军队,因为法国人和德国人都没工夫搭理那片地方,英国人也只是确保航道的安全就可以了。意大利人说,你德国现在没那个实力保护这里了,要是法国人进攻的话你这里的部队肯定挡不住,不如我们共享,我来帮你看着,也算我这当兄弟的尽力了。
纳米比亚可是德国在东非的重要基地,非战败绝对不可能放弃的。
威廉二世一听意大利人这样说,马上就知道这帮家伙打的什么主意了,他只是有点激情,他不是傻子。盛怒之下的德国和意大利展开了非常强硬的外交交涉,可意大利人看准了德国现在抽不出力量,居然一步也不退让。
他们的目的就是制造一点麻烦,好离开同盟国。
威廉二世最终成全了他们,几番交涉之后德国失去了耐心,柏林放出话来:“意大利人,我们战场上再见!”
意大利人一下害怕了,他们只是想离开同盟国,真不想和德奥战场上见,可是威廉二世话已经放了出来,自然不会再收回去。意大利人也只能站在了英法的一边,马上从国内调集了五十万军队,驻守边境。
他们的国内也开始紧急动员,怕,当然很怕。
对于意大利的反戈英法是大加赞扬,说意大利人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必然为意大利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德国和奥匈帝国面对压到边境线的意大利几十万部队,德国部队没动,奥匈开了十个师上去,表示这里交给我了,毫无压力。
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对同盟国不利的,最少在土耳其这里的情况要比德国人想象的好的多。
凯末尔从的黎波里回来的时候,受到了土耳其人英雄般的欢迎。那些在北非战斗的土耳其士兵将这个把他们从地狱带出来的年轻军官高高的举在肩头,市民们给了凯末尔最热烈掌声,感谢他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创造了奇迹,让土耳其能够在北非完成一次光荣的全身而退。
国王也授予了他最高的荣誉,并且就目前土耳其的局势征询凯末尔的意见,凯末尔建议土耳其立刻加入同盟国,马上在达达尼尔海峡一带布置兵力和防御措施。
他的理由很简单,英国人已经把手伸入了中亚,他们已经开始包围我们了。不是我们选择了同盟国,而是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和英国人战斗。
凯末尔作为目前土耳其的英雄在国内说话是很有煽动性的,而且他说的确实让那些亲英法的土耳其执政党无法反驳,随着英国对土耳其构建包围圈,土耳其人真的已经无法忍受这些亲英法派的妥协了,于是,亲德派再度上台,土耳其也开始准备战斗了。
至此,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阵营基本上就算是定型了,俄国也瓜分的差不多了,双方只等着一个合适的开战时机,海牙会议已经没有了再开下去的必要,现在各国代表在海牙表现出了很奇怪的一幕,法国人邀请德国人喝酒,英国人请奥匈帝国使者共进晚宴,今天晚上你请客,明天晚上到我那里去,一派非常和睦的景象,全然已经没有了争吵。
要知道这些外交官基本上相互之间都认识,都打过交道。他们很明白,现在已经没有了再动嘴皮吵架的必要,好好聚一聚吧,也许下一次见面,对方能给自己留一个情面,也许,没机会再见了。
塔曼盖赛特。
阿尔及利亚西南边陲小镇。几年前这里还是法国人的庄园,自从反抗军出现在阿特拉斯山之后,生活在这里法国人已经全部都离开了,后来法国政府为了封锁反抗军的物资供给,在这里驻扎了一个连的法国部队。
现在,那些法国士兵的尸体就倒在外面的血泊之中,尼雷尔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面,粗黑的手臂方便放着一把中国造的最新式的冲锋枪,他把桌子上的一盘烤鹌鹑往前一推推到伯伯尔头人布特弗利卡的面前:“头人,谢谢您的帮助。”
布特菲莉卡跟尼雷尔早就认识了,作为阿尔及利亚人数最多的伯伯尔人的首领,他对尼雷尔的了解可以说比法国人还要详细。如果没有他的庇护,反抗军不可能生存到现在。
布特菲莉卡的神情有些怅然,也有些矛盾:“尼雷尔,你真的要走了么?”
老尼点点头:“嗯。”
布特菲莉卡有些失落:“听着兄弟,虽然你是黑人,我是阿拉伯人,但是我真的很想跟着你一起跟法国人战斗!几年前我是犹豫过,那是我怀疑你的能力,现在我已经不再怀疑了,留下来我们一起可以么?”
老尼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炙热的光芒,其实他也舍不得离开这里,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这一片从阿尔及利亚到利比亚地区的头人们都已经接受了他,中国的物资通道还已经建成了,形势比当初兵强马壮的时候还要好的多,离开真的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未完待续。。)
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对于大规模的军团决战来说,技战术的压制才是真正的压制,体制的领先才是真正的领先,让你的国力在战斗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就是你凌虐对手的本钱。
像杨小林当初在轱辘山的时候那样,纯靠着一股热血是打不了一场大规模战争的,他那个时候打的都是战斗,拼了自己性命赢一两次,逼着对方退兵就算胜利。他占的最大的便宜就是他发展的时候俄国和日本正在掐架,都不愿意过多的关注他,满清也不想搀和东北的事情。
养虎为患的道理那个时候俄国人和日本人都没有在意,满清也没有把轱辘山放在心上,他们一直认为杨小林的义勇军就是一只耗子,等到日本和俄国不掐了,满清想来搀和了的时候,已经晚了。
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义勇军从轱辘山主动杀了出来,先干掉载涛再击败直上松原,那个时候杨打鬼还不够强壮,他踩在清军和日本人的尸体上装模作样的发出一声老虎的吼叫声,把俄国人给吓住了。
结果就是整个东北都落入了他的手里,他成了真正的老虎。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再犯日本和俄国犯过的错误。他们对于已经露出獠牙的德国是绝不姑息,干掉德国之后,马上就是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萨道义已经留下了缺口,英国人把一切都想的非常完美,只是到目前为止整个英国只有一个叫卢素尔少将意识到和德国的战争可能要打最少三年,他给军部写信阐述自己对战争的看法,结果是被英**方当做神经出现问题的人物给排挤到中非去了。
在这些西方绅士的眼中,旷日持久的战争都因为对方领土过大,或者自己这边准备不充分,要么就是对方避战才能让战争被拖延下去。像现在这样两个军事集团拉开了架子对掐。没有道理会超过一年的。
英国人是这么想,德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而且德国对自己这边的信心更足。他们的自信就来源于德国的军队。德国士兵是欧洲最优秀的士兵,两年前他们当之无愧是世界第一陆军,现在好像也是第一,因为义勇军已经好多年没伸手了。
德国的武器装备要比法国好的多,德军的技战术也比法国人优秀,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集团的冲锋,德国人都坚信自己可以把法国佬打的满地找牙。更何况德国认为自己不光是爆发力足够,他还准备了十八个月的战斗物资,这足以让他无视法国人的持久力。你再坚持,能在我们的枪口下坚持十八个月么?
让德国恼火的就是国际环境对他们越来越不利。首先的波兰的建国,这对德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当初俾斯麦就是为了保证后方安宁才伙同俄国和奥匈把波兰给分了的,现在人家复国了,不用猜也能知道那帮家伙对德国是什么态度。
波兰建国后马上组建了他们的部队,他们只有马刀,连步枪都很少,可是德国算过了,想在第一时间解决他们。最少需要二十个师才可以。还有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这些家伙,最少又需要三十个师。也就是说在战争开始的初期他们无法集中力量来一拳打向法国,他们必须调集至少五十个师来平定身后的麻烦。
这还是在英法不支援的情况下。如果波兰得到英法的支援,事情可能会变的更麻烦。
更让德国人生气的是意大利人的态度。法国人为了拉拢这个打着三色旗的鼓手当真也是下了本钱,居然把突尼斯又给了意大利,这让意大利人再也找不到仇恨法国的理由了。
他们和德奥的距离越来越远。
德国这个时候也没说什么,威廉二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像法国人那么慷慨。你意大利一边玩去吧,不指望你帮忙了,别来添乱就行。
可是意大利人偏偏不干。也许是他们觉得白白从法国人手中把突尼斯拿过来有点不好意思,想做点什么事情来讨好一些英法,最少让英法别拿他当敌人。
他又不敢明目张胆的退出同盟国,害怕德国先搞他。于是意大利人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向德国提出来能不能让意大利在纳米比亚享受和德国商人一样的权利。
现在的北非和东非基本上都是意大利军队,因为法国人和德国人都没工夫搭理那片地方,英国人也只是确保航道的安全就可以了。意大利人说,你德国现在没那个实力保护这里了,要是法国人进攻的话你这里的部队肯定挡不住,不如我们共享,我来帮你看着,也算我这当兄弟的尽力了。
纳米比亚可是德国在东非的重要基地,非战败绝对不可能放弃的。
威廉二世一听意大利人这样说,马上就知道这帮家伙打的什么主意了,他只是有点激情,他不是傻子。盛怒之下的德国和意大利展开了非常强硬的外交交涉,可意大利人看准了德国现在抽不出力量,居然一步也不退让。
他们的目的就是制造一点麻烦,好离开同盟国。
威廉二世最终成全了他们,几番交涉之后德国失去了耐心,柏林放出话来:“意大利人,我们战场上再见!”
意大利人一下害怕了,他们只是想离开同盟国,真不想和德奥战场上见,可是威廉二世话已经放了出来,自然不会再收回去。意大利人也只能站在了英法的一边,马上从国内调集了五十万军队,驻守边境。
他们的国内也开始紧急动员,怕,当然很怕。
对于意大利的反戈英法是大加赞扬,说意大利人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必然为意大利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德国和奥匈帝国面对压到边境线的意大利几十万部队,德国部队没动,奥匈开了十个师上去,表示这里交给我了,毫无压力。
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对同盟国不利的,最少在土耳其这里的情况要比德国人想象的好的多。
凯末尔从的黎波里回来的时候,受到了土耳其人英雄般的欢迎。那些在北非战斗的土耳其士兵将这个把他们从地狱带出来的年轻军官高高的举在肩头,市民们给了凯末尔最热烈掌声,感谢他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创造了奇迹,让土耳其能够在北非完成一次光荣的全身而退。
国王也授予了他最高的荣誉,并且就目前土耳其的局势征询凯末尔的意见,凯末尔建议土耳其立刻加入同盟国,马上在达达尼尔海峡一带布置兵力和防御措施。
他的理由很简单,英国人已经把手伸入了中亚,他们已经开始包围我们了。不是我们选择了同盟国,而是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和英国人战斗。
凯末尔作为目前土耳其的英雄在国内说话是很有煽动性的,而且他说的确实让那些亲英法的土耳其执政党无法反驳,随着英国对土耳其构建包围圈,土耳其人真的已经无法忍受这些亲英法派的妥协了,于是,亲德派再度上台,土耳其也开始准备战斗了。
至此,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阵营基本上就算是定型了,俄国也瓜分的差不多了,双方只等着一个合适的开战时机,海牙会议已经没有了再开下去的必要,现在各国代表在海牙表现出了很奇怪的一幕,法国人邀请德国人喝酒,英国人请奥匈帝国使者共进晚宴,今天晚上你请客,明天晚上到我那里去,一派非常和睦的景象,全然已经没有了争吵。
要知道这些外交官基本上相互之间都认识,都打过交道。他们很明白,现在已经没有了再动嘴皮吵架的必要,好好聚一聚吧,也许下一次见面,对方能给自己留一个情面,也许,没机会再见了。
塔曼盖赛特。
阿尔及利亚西南边陲小镇。几年前这里还是法国人的庄园,自从反抗军出现在阿特拉斯山之后,生活在这里法国人已经全部都离开了,后来法国政府为了封锁反抗军的物资供给,在这里驻扎了一个连的法国部队。
现在,那些法国士兵的尸体就倒在外面的血泊之中,尼雷尔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面,粗黑的手臂方便放着一把中国造的最新式的冲锋枪,他把桌子上的一盘烤鹌鹑往前一推推到伯伯尔头人布特弗利卡的面前:“头人,谢谢您的帮助。”
布特菲莉卡跟尼雷尔早就认识了,作为阿尔及利亚人数最多的伯伯尔人的首领,他对尼雷尔的了解可以说比法国人还要详细。如果没有他的庇护,反抗军不可能生存到现在。
布特菲莉卡的神情有些怅然,也有些矛盾:“尼雷尔,你真的要走了么?”
老尼点点头:“嗯。”
布特菲莉卡有些失落:“听着兄弟,虽然你是黑人,我是阿拉伯人,但是我真的很想跟着你一起跟法国人战斗!几年前我是犹豫过,那是我怀疑你的能力,现在我已经不再怀疑了,留下来我们一起可以么?”
老尼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炙热的光芒,其实他也舍不得离开这里,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这一片从阿尔及利亚到利比亚地区的头人们都已经接受了他,中国的物资通道还已经建成了,形势比当初兵强马壮的时候还要好的多,离开真的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