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小说网 > 明末之虎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来自台湾的家信

第二百三十四章 来自台湾的家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啸迅速阅毕台湾拓殖集团团长丁估的来信,脸上不觉满是思索之色。

    丁佑在信中,简介了拓殖集团,自今年五月十五日,启程前往台湾的经过。

    他在信中告诉李啸,因为郑军的返回船只,是逆南风而行,全体拓殖人员在海上行驶了近一个月后,才终于到达台湾。

    到达台湾后,李定国迅速带领台湾派遣军,接收了原先郑军驻防的各岗楼与军堡。丁佑与拓殖团副团长马华兴,以及一众文官,则接替了原先的郑军办事衙门,开始正式按李啸设定的计划,也和赤凤卫一样,组建了民政司,农牧司,钱粮司,商业司,监抚司,安全司等部门,开始正式运作。

    丁佑告诉李啸,由于长期的海上乘船颠簸,以及初到台湾不服水土之故,2万余名移民中,约有七百多名老弱,或在途中,或在初到台湾之时不幸去世。剩余的近2万人,方顺利在台湾落脚安顿。

    因为人数尚少,丁佑把他们全部集中在官府所在的大肚地区附近,与原先就有的残余5千福建移民杂居混处。

    他希望,以这种杂居混处并互相通婚的方式,尽可能降低宗族势力的形成规模,使得基层组织管理起来更加方便。

    丁佑在信中,以一种喜悦的语气,向李啸汇报道,现在那近2万的移民中,约有五千多户,已按每户授荒地五亩的规格加以分派,到现在为止,已初步开垦2万二千多亩荒地,加上福建移民的1千余亩稻田,共开垦了约二万三千余亩的稻田出来。这样的话,到晚稻收割时,以每亩二斗的标准,可收取税粮近5千石。

    当然,这个数量,还是太少,丁佑在信中说道,据他在所接收的大肚,二林,南社三地探查,仅这三处,初步估算,尚有可开垦的荒地就有100多万亩,故他希望,李啸可以再派更多的流民过来,进一步加快拓荒的进度。

    看完了丁佑来信,李啸在沉吟了一阵后,便迅速地做出了决定。

    现在,因为清鞑子这次入关烧杀掳掠,宣府北路与东路,以及顺天府诸地,都有大量的流民产生,故李啸可以基本不用费力就可招收到大批的流民。

    于是,李啸给陈子龙与许秀清二人下令,着他们在看看一个月的时间内,从这些地区至少招到20余万的流民,全部运往台湾拓殖开发。

    如果有这20多万移民,近5万户家庭过去,李啸相信,这些流民至少可以新开垦出25多万亩稻田出来。这样的话,等到到次年后,以每亩五斗的税粮征收,可是25万石粮食的固定税粮。

    这还只是李啸暂定的计策,李啸打算,等台湾的稻田产量,达到永历年间郑成功开拓台湾时,那种亩产近3石的产量时,便以每亩八斗税粮,以每年收两次的标准,加以征税,自此永为定例。这样的话,加上现有的二万多亩已开垦的稻田,近28万亩稻田中,可产出44多万的税粮了。

    而现在李啸军中,单县、赤凤卫、以及海洋岛等地加起来,共有耕地158万亩,以每亩二斗的数量计算,共有63万石的税粮。

    这样的话,每年总共有100多万的税粮,以一名正常成年人一年需3.5石米粮的量来算(考虑到浪费与损耗),足以供应近30万人的生活用度。

    而现在而需要李啸提供粮食的各营军兵,工厂工人与政府人员,以及各类劳改俘虏、建筑劳工之类,可按总数16万人计,现有的粮食供应,已是完全的绰绰有余。另外还可看出,哪怕就是维持现有的粮食供应状态下,也足以支持李啸的下一步扩军计划了。

    钱粮在手,天下我有。若有充足钱粮,李啸的雄心,将会再不受制约。

    二人听了李啸这壮阔的移民计划,皆是心喜非常,二人大声应诺,向李啸保证会顺利完成这项任务。

    陈子龙更是笑道:“李大人,能给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流民,谋得一条活路,这消息一传出,怕是不知有多少流民想来呢。”

    招揽流民之事定下来后,李啸立刻给郑芝龙飞鸽传书,希望他遵从上次所定的协议,再派最少5百艘船只过来,把李啸新招收的20余万流民们,再度运往台湾。

    五天后,郑芝龙收到了李啸来信,不由得为李啸移民的大手笔大大震惊。在感慨一番后,上次已尝到甜头郑芝龙,十分爽快地给李啸回信,说已立刻命令郑彩郑联兄弟二人,带大小船只六百艘,即刻北上赤凤卫,运送流民与物资,兼采购商货。

    而在得知郑彩等人又要率队北返赤凤卫的消息后,这拔台湾的移民中,有不少在山东等地还有亲眷之移民,纷纷或是写信,或是求带口信,向北方的亲人通报近况或简单地报个平安。还有不少人,央求着郑彩的船队,再给山东的亲人们,带上些台湾的土特产作为礼品。

    经台湾拓殖团长丁佑与郑彩等人沟通,郑彩最终同意,帮这些移民们,带回这些信件与礼品,只不过,考虑到船只载重与搬运不便,郑彩要求,只能运送小件礼品。

    在得到了北上的郑军船只,可以带信件与小件礼品的消息后,台湾派遣军监抚司中,负责骑兵二队的监抚文官赵文采,十分高兴。

    当天返回军营中自已那间的竹木房后,赵文采立刻点起油灯,铺开信纸,向在山东赤凤卫的自家哥哥赵文焕写信。

    赵文焕赵文采两兄弟,原先皆是黄县的童生,因当日孔有德在山东兴兵作乱,全家被杀,仅剩两兄弟潜入山中,得以逃命。

    后来,两兄弟皆被招入李啸军中做事,哥哥赵文焕原为赤凤堡民政司办事文员,后来,在李啸兼并了招远与黄县两地后,哥哥赵文焕,被委任为招远区安远乡民政分所副所长。

    而赵文采,则一直在军中监抚司担任监抚文官,在今年五月时,其所在飞鹞子骑兵队,被选入台湾派遣军中,赵文采自然也随军前往台湾。

    从当日渡海出发,到现在台湾安心定居,赵文采内心感慨颇多。在跳跃闪烁的油灯下,他沷墨挥毫,很快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张纸。

    为了便于读者观看,现在将赵文采这封信的内容,以半白话文形式,展示如下。

    尊兄在上,愚弟顿首,愿全家安好。

    自今年五月,愚弟从赤凤卫龙口港,渡海来台,自今已有近四月矣,愚弟在台一切安好,望尊兄勿念。

    愚弟自五月十五日启程,在海上航行近一月,终顺利到达澎湖,随后再乘船转进到台湾中部大肚之地上岸。

    因乘船者,皆是北人,不惯船舶,晕船者甚众,愚弟亦不适应,连日呕吐,米食难进,数日后方渐适应海上风波。然我等年轻力壮者,尚可撑住,其一众移民中,老弱者则更辛苦不堪矣。自离山东后,不时有老弱晕船生病而死,因天气炎热,为防瘟疾发作,故尸首不得保留,皆抛入海中作罢。余观其家属怮悲之状,扶舷号泣,亦是可怜。

    到台湾后,我台湾派遣军,遂与驻守之郑军交接,接收其军营岗楼。愚弟所在的飞鹞子骑兵二队,先驻大肚沿海边,后被调防到近山地区,以防当地山野之土著。

    尊兄,这台湾之地,风景气候却与山东卓然不同。其地湿热非常,巨木茂草从杂,越距山中土著近处,越多有瘴气蛮烟,每天海风萧然,常有暴雨突来,我等北人,一时实难适应这般溽热潮湿之天气。愚弟侥幸,尚未得病。然多有生疾者,或中暑,或发烧,或拉痢,且多有不服水土之老弱移民去世,实实令人伤感。

    不过,孔子日,既来之,则安之。这台湾既已为李大人之土地,我等自是守土有责。却也不得不与那一众福建移民一般,居于随船前来的工匠们,用竹木搭成之小屋内,尚得聊解暑热,以为存身。

    后来,幸得随军而来之医士,每日煮药派发,方使得大部移民,疾病渐消,并日渐习惯台湾之环境。

    随后,台湾拓殖团长丁大人,开始给每户移民分授田土,一户实授五亩荒地,自行开垦耕种。就连那原先之五千福建移民,若有不足数者,亦配予五亩之地,以供其垦荒翻耕。

    据官府安排,北人移民与福建移民,杂然相处,互相间居,屋舍相隔,俨然已成一体矣。后全部移民,被划为数乡,每乡均设了民政分所,从此治安晏然,乡间无事。

    据丁大人讲,赤凤总兵李大人爱护民众,给每户农户免费了稻种,约定一年后再以税收抵之即可。另以十户一组,给包括福建移民在内者,皆免费配了从澎湖采买的耕牛,和我铁龙城所产的铁制农具,亦约定来日以税粮抵其价,故各民户极欣悦,纷颂李大人之恩德。

    因李大人的善政,一众福建移民极为感动,纷纷自发来帮助我等北人移民,教习种稻之技术。余观其景,心下遂叹,古语道,播春风者,方为下雨,如今两处移民相善之状,然哉其言也。

    以愚弟观之,这台湾之地,虽气候与环境,皆不甚好,但其土地,却是积肥甚深,极适种稻,沿大肚溪河两侧,不过月余,便是片片新开之稻田,远望稻苗青青,萋萋如画,观之令人心喜矣。

    尊兄,自此之时,全部南下之移民,始得彻底之安顿。然我等移民虽安,我军驻守之岗楼,却开始多有当地土著前来骚扰。

    按李定国将军之计,我台湾派遣军,对所来之土著,实施打抚相结之策。凡是恶意想来偷袭我军移民,偷盗财货,抢掠牲畜,甚至出手伤人之台湾土著,皆杀无赦,其头颅砍下,于各乡入口通道处筑成京观,以戒效尤。

    尊兄,在大肚溪深林之处,有一土王名为大肚王,此人向来好勇斗狠,压服了附近诸多土人村寨,对我军移民与财货,甚是觊觎,前来我军各乡偷袭掳掠者,多为其部之民。起初之时,因其部凶悍而我军不备,多有百姓遭其荼毒。后李定国将军设计,趁其率部数百,前来大掠之际,于一峡谷处,前后截住,官军一起攻杀,可怜这纵横一世的大肚王及其部数百精锐,顿被我军杀得干干净净,片甲不留。数百个头颅,被我军运回至官衙前,筑成京观。

    经此战之威,我军在台中一带,威名大起,土著皆为震慑。自此之后,前来各乡偷掠的土著几近于无。余乃叹之,自古蛮夷畏威不怀德,以今观之,实非殊言也。

    而那些仅仅是想与我军交换财物,采买物资,以济生活之土著,我军则以柔抚之。经李定国将军与丁大人商议,将大肚溪弯处一块空地,辟为榷场,并与这般土著约定,以每月上中下旬的最后两天,也就是总共六天时间,与其换货贸易。

    榷场开辟后,愚弟亦曾去看过,开榷之日,由我军军兵在外严加守卫,以防有不怀好意之土著恶意捣乱。其榷内各处,我军则设了诸多商台,贩卖运来的海盐,呢绒,铁器等物,而多有土著则沿道摆开小摊,售卖鹿皮,牛角,椰酒,珍珠,玉石等物。商摊摆好后,便有大批汉人与土著入场,分别采买商品物件。

    尊兄,你等不知,这帮台湾土著,生活极其穷困,几乎人人衣衫褴褛,鸠形鷎面。他们对我军之产品,极其感兴趣,每次开榷,我军所供之商货,基本被其采买一空。他们尤以得到我军之铁器为乐,我军所制的菜刀,柴刀,水壶,铁桶,铁锅,铁铲,铁锹等物,往往最先被一抢而光。

    愚弟趁军中放假之机,闲逛过两次榷场,亦买了些须土著商货,买了上好鹿皮一件,大水牛角一根,海珍珠二十颗,以及数瓶子椰子酒。

    现在,鹿皮我已让乡中裁缝,制成坎肩一件,极为保暖,山东冬日极冷,正好让尊兄穿着御寒。另再送尊兄两瓶子椰子酒,此酒以椰肉酿制,味道香甜醇厚,入口极适,亦赠给尊兄一尝。

    而那水牛角,愚弟已请工匠制成牛角细梳一把,据说有护发温皮之效,便赠给嫂子。那海珍珠二十颗,也请工匠制成了项链,外观颇佳,就亦赠给嫂子为礼。

    另有一件喜事,愚弟也要向尊兄禀明,我经人搭线,识得一当地的福建移民女子,为人甚是温婉和顺,我甚喜之,欲娶为妻室,就在这台湾安家而居。余念婚姻事大,特于此信中,求尊兄恳准矣。

    尊兄,想来我兄弟二人,当日藏在深山中,以躲避孔贼之叛乱时,何尝想过会有今日这般安稳之生活!只是,余现在虽已生活安稳,只每念及被孔贼所杀之父母亲戚,悲从心来,每每情难自抑。子欲养而亲不在,如斯之痛,余心深喟矣。

    纸短情长,余言亦不多叙。唯愿意尊兄全家,在山东生活安好,若将来有缘南北一聚,全家团圆,则余弟不胜欣悦之至矣。

    赵文采写完信,小心地装入信封,又用蜡泥封好,再带上早已包裹好的礼物,大步向军营外正在集中收取信件与礼品的邮差走去。

    这个夜晚,明月高照,海风浪浪,赵文采做了个梦,梦见在已是风雪交加的山东老家中,一向关心自已的哥哥赵文焕,烤着炭火,正在一盏闪闪油灯下,捋须细读自已的来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