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杨树是罪魁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惟昭一向是个务实派。在穿越之前,她并不相信转世轮回,而是认为转世轮回只是人面对巨大的死亡恐惧发展出来的一个集体幻觉。她认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你能做的最好选择就是让这一次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这也是她成为心理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希望发现生命真实的意义,她希望真实地活着。
可是她却发现,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她居然又得到了一次生命,这完全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她无论如何思考,都无法解释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她决定先把这问题搁置起来,全力以赴面对她现在最紧要的问题:生存。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男孩。第二件事就是尽量弄明白自己所处的时空的基本法则,比如说地理环境、社会构成和语言习惯。第三件事,就是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以及一个合法身份。
和张荣鲲的相遇,让她得到了一个进入这个世界的通道。
张荣鲲身材高大,额头突出,双目囧囧有神,是一位行动果决,非常具有男子气概的人。
张荣鲲从童年时代,就跟随师父陈景和出家修道,同时也继承了师父的医术。
陈景和是个特别宽厚仁慈的道长,除了医术之外,也精通天文、算数,这些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张荣鲲。
陈景和的徒弟不止一个,但张荣鲲绝对是出类拔萃、远远把同辈都甩在后面的那个。他不仅在医学上天赋卓绝,在算数和器械制造方面,也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非常难得的是,陈景和丝毫不会用清规戒律来约束他,而是任由他自由探索。陈景和在羽化飞升之前,将玄妙观托付给了张荣鲲。
玄妙观成了张荣鲲的试验场。他炼丹将单房炸塌过两次,医死人被人打上门来两次(因为将死的病患别人不敢接他敢接),买尸体回来解剖,被人揪到官府首告数次。幸亏他医术高明,救活了无数疑难病患,在北京城里很有声望和人脉,最后这些事都不了了之。
他的师弟们陆陆续续向他请辞,说是虽然舍不得师兄,但只因有志于到名山大川、灵气汇聚之地加深修行,就只得含泪拜别了。告别后一个个出门走得飞快,绝尘而去,只留下张荣鲲孤家寡人一个在玄妙观里。
玄妙观虽然不大,但一个人也太冷清了。
张荣鲲雇了一对老夫妇,老汉帮他看门,老妇人帮他洗衣做饭。
张荣鲲也曾经动过收徒弟的念头,消息传出,还真有人不顾他癫道人的名头,拿出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来执弟子礼的。
第一个徒弟,在玄妙观呆了两个月。一天,张荣鲲教导徒弟,在天黑之前把一条手臂的皮完整剥下来。徒弟咬着牙剥了。当晚,徒弟从噩梦中长嚎而醒,战战兢兢挨到天亮,请假回家就再没有回来。
第二个徒弟,倒是不怕剥皮,但是在张荣鲲要求他把将要破茧的蛾子剥出来当药引子的时候,他面对着剥开的蚕茧里面目扭曲的蛾子,以及蚕茧下的草甸子上,已经破壳而出的蛾子产下的密密麻麻的蚕卵,呼吸加快,冷汗淋漓,最终破门而出,同样也再没回来。
此后好几年,张荣鲲都没有再动收徒弟的念头。
只是近几年,张荣鲲看看自己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不知道哪一天就要西去。自己若是不在了,玄妙观里的这些瓶瓶罐罐,丹炉草药,岂不是就没人管了?因此就思忖着好好教导一个徒弟出来。
这几年西北一带连年旱灾,又加上瓦剌不断侵犯边境,许多饥民由西北向东而来。张荣鲲有一次从城隍庙前经过,发现在侧门的门洞里窝着好些个流浪的孩子。
张荣鲲忖度,这些孩子长途跋涉而来,是历练过的,胆子应该比较大。而且他们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虽说大多数是贫民之后,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有一些出身良好、资质上佳的孩子,因为遭遇了兵祸,才家破人亡,裹挟在流民里漂流到此的。
但是他不打算贸然收徒,还是要试炼一番,挑一个好的出来。
他买了一包芝麻火烧,用荷叶包着拿在手里,走到那些孩子面前。
这些孩子,大多数眼神空洞,神情麻木。只有看到吃的,才会两眼放光,一窝蜂拥了过来。
张荣鲲找了一个长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九宫格,说谁要是能把这里面的数填对,他就把火烧给谁。但要是不会填瞎填,他就要打人。这道题出得颇为刁钻,要知道,时下会读书写字的人并不罕见,会算学的人却真的不多。但张荣鲲并不想找一个书呆子来,所以上来先考算学。
张荣鲲一向有鬼见愁的气势,因此那些孩子都不敢造次,只看着火烧干咽吐沫,并没有人敢上前。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瘦瘦的少年从外围挤了进来。见了张荣鲲先行了一礼,才拣了一个树枝,开始填那些空着的格子。
他写字并不熟练,但一口气都写对了。
在他写的时候,张荣鲲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个少年虽然极瘦,但仍能看出来眉目清正,骨骼匀称,手、脸和衣服比别的孩子也要干净一些。
待他写完,张荣鲲先不忙把火烧给他,而是问他,你愿不愿意跟我走?我能让你吃饱饭,有地方住。
少年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用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问:“你想让我做什么?”
张荣鲲简短答道:“学医。”
少年绽开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好,我跟你走!”
张荣鲲按照本门排序,给这个孩子起了个道名叫做惟昭。
这孩子倒坦诚,回观里就跟他说:“我其实是个姑娘。”
张荣鲲说:“我不管你是男是女,我只看你有没有本事入这一行。没本事入这一行,你就走人。”
事实证明,张惟昭的本事不同凡响。
张荣鲲一开始给张惟昭看药理入门,很多字张惟昭都认不准。张荣鲲纳闷,这这孩子既然连九宫格都会,怎么认字倒认不全。结果没过多久,张惟昭就把药方读得溜熟。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在路上受到惊吓,很多东西忘记了,现在生活平稳,又想起来了。
不仅会读,进而张荣鲲还发现,张惟昭对药理的认识,在有些方面甚至更胜他一筹。问她以前是不是学过,张惟昭回答,以前在家的时候和一个西域的洋和尚学过一些。张荣鲲虽然诧异,但他也见过北京的洋和尚,有些确实有超人的见解,也就不再去深究了。
另一样让张荣鲲诧异的事情是,张惟昭异常胆大,不仅不怕那些蛇啊、蝎子啊、蜈蚣啊,各种奇奇怪怪的入药的东西,也从来不避讳生死。哪怕晚上去义庄,张惟昭也敢跟着去,这让张荣鲲有捡到宝的感觉。
他哪里知道,张惟昭在前世是心理医生,这意味着,除了心理学训练之外,张惟昭还接受过严谨的医学训练,并拿到了医生执照,她不仅有资格给人做心理咨询,也有处方权。
所以尽管药学和内科、外科,并不是张惟昭的方向,但基础知识她还是了解的。这些知识,有时候会让张荣鲲有醍醐灌顶之感,解决了他多时的困惑。只是但凡他问张惟昭从哪里学来的,张惟昭一律说是西域的洋和尚,久而久之张荣鲲也不再问了。
只是这些都不是让张荣鲲最诧异的。
张荣鲲最诧异的,是张惟昭说,她和西域的洋和尚,学会了医心术(其实这也没错,心理咨询最初就是从天主教的告解制度发展来的)。
医心术是个什么东西?张荣鲲觉得这是故弄玄虚。但很快张惟昭就让他看到,并不是汤药、丸剂、针灸这些质实的东西才能治人的病。
情感、情绪、意念这些无形的东西也能治病。
张惟昭第一次让张荣鲲看到医心术的效力,是在收徒三个月后。城西的骡马行钱家邀张荣鲲去看病。这家人刚刚得了长孙,那个小娃子和蔡员外家的孩子相似,也是日夜啼哭,特别容易受惊,不好好吃奶,面黄肌瘦。
有人说这孩子身上有阴气。小孩子天眼未曾闭合,容易看见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别再是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吧?所谓的脏东西,无非是指精怪或者鬼魂。
但是法师请了不少,烧符、念咒和请神都试过了,一点用都没有。
遍请名医,也不解决问题,
最后这家人请动了张荣鲲。
张荣鲲把张惟昭也带了来,自己问诊的时候,就让她在旁边看着。
这孩子除了肠胃有点虚弱,其他什么毛病没有。但是肠胃虚弱和夜惊,并无必然联系。
就在张荣鲲捻须深思的时候,张惟昭找了个借口把他拉在一边。说最好能到小孩子住的地方看看。
张荣鲲觉得奇怪,他们是道医没错,但并不是风水先生,不需要看家具摆设的。但耐不住张惟昭态度坚决地一再请求,荣鲲就跟这家人说,如果想好得快些,就让他们师徒去孩子住的地方看看。
孩子自然和这家的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
钱家行脚商人出身,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孩子的妈自己把孩子抱着,就带着师徒往隔壁跨院儿去了。
孩子的奶奶不放心,也跟在身后过去,一路走一路唠叨。那钱家的媳妇只不做声,任她唠叨。
看完院子之后,张惟昭又和孩子妈闲聊。没有哪个妈不喜欢和人聊自己孩子的,一打开就有点刹不住话头。孩子的奶奶插不上嘴,悻悻地走了。走了却又不甘心,直着嗓子在院外喊媳妇,把她叫走了。
这边张惟昭已经有了计较,又把师父叫到一边,指着跨院中的大叶子杨树说,得让这户人家把杨树砍了,换上桃树。另外,还要跟这家人说,凡是有这孩子的地方,都要低声轻语地说话。
张荣鲲皱着眉头瞪着张惟昭,半天没言语。
张惟昭硬着头皮好声好气地说,请师父就信她这一回,等回到观里,她再跟师父好好解说。
张荣鲲虽然又瞪眼睛,又皱眉头,但他知道张惟昭是个靠谱的孩子,她既然这么说,就按她说的试试。
就转头和这家的公婆说,孩子问题不大,不用吃药,只要做到两点,第一,把小夫妻院里的杨树砍了,换成桃树。第二,请家里人说话、走路务必要轻。
这家人吓了一跳。杨树长了好大了,夏日正好乘凉。这树和小孩夜啼有什么关系?莫不这树年头长了,长出什么精怪?
而且钱家本是庄户人家出身,干了骡马行的生意之后才逐渐发家的。家里人直来直去,个个都是大嗓门,这时突然见了孩子就得压低嗓门,这还觉得怪别扭的。
钱老板就问张荣鲲这是为啥。
张荣鲲横了张惟昭一眼,意思是我还得跟给你圆过去。咳嗽了一声说:“有时病在腠理,有时病在神魂。桃树能养魂;静室能固魂。”
钱家人听的一知半解,大概明白了他们家的杨树,他们的大嗓门,会把小孩的魂吓掉。以前他们也给小孩叫过魂,但没想到还要养魂、固魂。张荣鲲那是谁呀?宫里的太医有不懂的还要来找他呢,既然他说了,照着办就对了。
当天就把杨树砍了,桃树种上。家里人说话都压低了声音,走路都放轻了脚步。连呵斥媳妇惯了的婆婆,说话也开始有所顾忌。
看钱家人确实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张荣鲲师徒俩就回道观去了。
回去的路上,张荣鲲忍不住问张惟昭,砍杨树,不让人大声讲话,这就是医心术?
张惟昭点头。
张荣鲲问:“医理何在?”
张惟昭来了精神,跟师父吐槽:“师父,您老人家不觉得这家院子里的大叶子杨树风一吹哗哗的太响了吗?白天就这么响,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更响了。这家人说话嗓门也忒大了,尤其是那婆婆骂媳妇的声音。我们还在他们家,她就这样,我们走了还指不定怎样。就那大嗓门,我冷不丁一听都吓一跳,别说那么小的小娃子了。可不容易受惊吗?”
张荣鲲一听也有道理。可这么简单就能治病?这让他十分狐疑。
张惟昭一向是个务实派。在穿越之前,她并不相信转世轮回,而是认为转世轮回只是人面对巨大的死亡恐惧发展出来的一个集体幻觉。她认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你能做的最好选择就是让这一次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这也是她成为心理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希望发现生命真实的意义,她希望真实地活着。
可是她却发现,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她居然又得到了一次生命,这完全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她无论如何思考,都无法解释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她决定先把这问题搁置起来,全力以赴面对她现在最紧要的问题:生存。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男孩。第二件事就是尽量弄明白自己所处的时空的基本法则,比如说地理环境、社会构成和语言习惯。第三件事,就是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以及一个合法身份。
和张荣鲲的相遇,让她得到了一个进入这个世界的通道。
张荣鲲身材高大,额头突出,双目囧囧有神,是一位行动果决,非常具有男子气概的人。
张荣鲲从童年时代,就跟随师父陈景和出家修道,同时也继承了师父的医术。
陈景和是个特别宽厚仁慈的道长,除了医术之外,也精通天文、算数,这些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张荣鲲。
陈景和的徒弟不止一个,但张荣鲲绝对是出类拔萃、远远把同辈都甩在后面的那个。他不仅在医学上天赋卓绝,在算数和器械制造方面,也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非常难得的是,陈景和丝毫不会用清规戒律来约束他,而是任由他自由探索。陈景和在羽化飞升之前,将玄妙观托付给了张荣鲲。
玄妙观成了张荣鲲的试验场。他炼丹将单房炸塌过两次,医死人被人打上门来两次(因为将死的病患别人不敢接他敢接),买尸体回来解剖,被人揪到官府首告数次。幸亏他医术高明,救活了无数疑难病患,在北京城里很有声望和人脉,最后这些事都不了了之。
他的师弟们陆陆续续向他请辞,说是虽然舍不得师兄,但只因有志于到名山大川、灵气汇聚之地加深修行,就只得含泪拜别了。告别后一个个出门走得飞快,绝尘而去,只留下张荣鲲孤家寡人一个在玄妙观里。
玄妙观虽然不大,但一个人也太冷清了。
张荣鲲雇了一对老夫妇,老汉帮他看门,老妇人帮他洗衣做饭。
张荣鲲也曾经动过收徒弟的念头,消息传出,还真有人不顾他癫道人的名头,拿出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来执弟子礼的。
第一个徒弟,在玄妙观呆了两个月。一天,张荣鲲教导徒弟,在天黑之前把一条手臂的皮完整剥下来。徒弟咬着牙剥了。当晚,徒弟从噩梦中长嚎而醒,战战兢兢挨到天亮,请假回家就再没有回来。
第二个徒弟,倒是不怕剥皮,但是在张荣鲲要求他把将要破茧的蛾子剥出来当药引子的时候,他面对着剥开的蚕茧里面目扭曲的蛾子,以及蚕茧下的草甸子上,已经破壳而出的蛾子产下的密密麻麻的蚕卵,呼吸加快,冷汗淋漓,最终破门而出,同样也再没回来。
此后好几年,张荣鲲都没有再动收徒弟的念头。
只是近几年,张荣鲲看看自己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不知道哪一天就要西去。自己若是不在了,玄妙观里的这些瓶瓶罐罐,丹炉草药,岂不是就没人管了?因此就思忖着好好教导一个徒弟出来。
这几年西北一带连年旱灾,又加上瓦剌不断侵犯边境,许多饥民由西北向东而来。张荣鲲有一次从城隍庙前经过,发现在侧门的门洞里窝着好些个流浪的孩子。
张荣鲲忖度,这些孩子长途跋涉而来,是历练过的,胆子应该比较大。而且他们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虽说大多数是贫民之后,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有一些出身良好、资质上佳的孩子,因为遭遇了兵祸,才家破人亡,裹挟在流民里漂流到此的。
但是他不打算贸然收徒,还是要试炼一番,挑一个好的出来。
他买了一包芝麻火烧,用荷叶包着拿在手里,走到那些孩子面前。
这些孩子,大多数眼神空洞,神情麻木。只有看到吃的,才会两眼放光,一窝蜂拥了过来。
张荣鲲找了一个长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九宫格,说谁要是能把这里面的数填对,他就把火烧给谁。但要是不会填瞎填,他就要打人。这道题出得颇为刁钻,要知道,时下会读书写字的人并不罕见,会算学的人却真的不多。但张荣鲲并不想找一个书呆子来,所以上来先考算学。
张荣鲲一向有鬼见愁的气势,因此那些孩子都不敢造次,只看着火烧干咽吐沫,并没有人敢上前。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瘦瘦的少年从外围挤了进来。见了张荣鲲先行了一礼,才拣了一个树枝,开始填那些空着的格子。
他写字并不熟练,但一口气都写对了。
在他写的时候,张荣鲲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个少年虽然极瘦,但仍能看出来眉目清正,骨骼匀称,手、脸和衣服比别的孩子也要干净一些。
待他写完,张荣鲲先不忙把火烧给他,而是问他,你愿不愿意跟我走?我能让你吃饱饭,有地方住。
少年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用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问:“你想让我做什么?”
张荣鲲简短答道:“学医。”
少年绽开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好,我跟你走!”
张荣鲲按照本门排序,给这个孩子起了个道名叫做惟昭。
这孩子倒坦诚,回观里就跟他说:“我其实是个姑娘。”
张荣鲲说:“我不管你是男是女,我只看你有没有本事入这一行。没本事入这一行,你就走人。”
事实证明,张惟昭的本事不同凡响。
张荣鲲一开始给张惟昭看药理入门,很多字张惟昭都认不准。张荣鲲纳闷,这这孩子既然连九宫格都会,怎么认字倒认不全。结果没过多久,张惟昭就把药方读得溜熟。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在路上受到惊吓,很多东西忘记了,现在生活平稳,又想起来了。
不仅会读,进而张荣鲲还发现,张惟昭对药理的认识,在有些方面甚至更胜他一筹。问她以前是不是学过,张惟昭回答,以前在家的时候和一个西域的洋和尚学过一些。张荣鲲虽然诧异,但他也见过北京的洋和尚,有些确实有超人的见解,也就不再去深究了。
另一样让张荣鲲诧异的事情是,张惟昭异常胆大,不仅不怕那些蛇啊、蝎子啊、蜈蚣啊,各种奇奇怪怪的入药的东西,也从来不避讳生死。哪怕晚上去义庄,张惟昭也敢跟着去,这让张荣鲲有捡到宝的感觉。
他哪里知道,张惟昭在前世是心理医生,这意味着,除了心理学训练之外,张惟昭还接受过严谨的医学训练,并拿到了医生执照,她不仅有资格给人做心理咨询,也有处方权。
所以尽管药学和内科、外科,并不是张惟昭的方向,但基础知识她还是了解的。这些知识,有时候会让张荣鲲有醍醐灌顶之感,解决了他多时的困惑。只是但凡他问张惟昭从哪里学来的,张惟昭一律说是西域的洋和尚,久而久之张荣鲲也不再问了。
只是这些都不是让张荣鲲最诧异的。
张荣鲲最诧异的,是张惟昭说,她和西域的洋和尚,学会了医心术(其实这也没错,心理咨询最初就是从天主教的告解制度发展来的)。
医心术是个什么东西?张荣鲲觉得这是故弄玄虚。但很快张惟昭就让他看到,并不是汤药、丸剂、针灸这些质实的东西才能治人的病。
情感、情绪、意念这些无形的东西也能治病。
张惟昭第一次让张荣鲲看到医心术的效力,是在收徒三个月后。城西的骡马行钱家邀张荣鲲去看病。这家人刚刚得了长孙,那个小娃子和蔡员外家的孩子相似,也是日夜啼哭,特别容易受惊,不好好吃奶,面黄肌瘦。
有人说这孩子身上有阴气。小孩子天眼未曾闭合,容易看见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别再是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吧?所谓的脏东西,无非是指精怪或者鬼魂。
但是法师请了不少,烧符、念咒和请神都试过了,一点用都没有。
遍请名医,也不解决问题,
最后这家人请动了张荣鲲。
张荣鲲把张惟昭也带了来,自己问诊的时候,就让她在旁边看着。
这孩子除了肠胃有点虚弱,其他什么毛病没有。但是肠胃虚弱和夜惊,并无必然联系。
就在张荣鲲捻须深思的时候,张惟昭找了个借口把他拉在一边。说最好能到小孩子住的地方看看。
张荣鲲觉得奇怪,他们是道医没错,但并不是风水先生,不需要看家具摆设的。但耐不住张惟昭态度坚决地一再请求,荣鲲就跟这家人说,如果想好得快些,就让他们师徒去孩子住的地方看看。
孩子自然和这家的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
钱家行脚商人出身,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孩子的妈自己把孩子抱着,就带着师徒往隔壁跨院儿去了。
孩子的奶奶不放心,也跟在身后过去,一路走一路唠叨。那钱家的媳妇只不做声,任她唠叨。
看完院子之后,张惟昭又和孩子妈闲聊。没有哪个妈不喜欢和人聊自己孩子的,一打开就有点刹不住话头。孩子的奶奶插不上嘴,悻悻地走了。走了却又不甘心,直着嗓子在院外喊媳妇,把她叫走了。
这边张惟昭已经有了计较,又把师父叫到一边,指着跨院中的大叶子杨树说,得让这户人家把杨树砍了,换上桃树。另外,还要跟这家人说,凡是有这孩子的地方,都要低声轻语地说话。
张荣鲲皱着眉头瞪着张惟昭,半天没言语。
张惟昭硬着头皮好声好气地说,请师父就信她这一回,等回到观里,她再跟师父好好解说。
张荣鲲虽然又瞪眼睛,又皱眉头,但他知道张惟昭是个靠谱的孩子,她既然这么说,就按她说的试试。
就转头和这家的公婆说,孩子问题不大,不用吃药,只要做到两点,第一,把小夫妻院里的杨树砍了,换成桃树。第二,请家里人说话、走路务必要轻。
这家人吓了一跳。杨树长了好大了,夏日正好乘凉。这树和小孩夜啼有什么关系?莫不这树年头长了,长出什么精怪?
而且钱家本是庄户人家出身,干了骡马行的生意之后才逐渐发家的。家里人直来直去,个个都是大嗓门,这时突然见了孩子就得压低嗓门,这还觉得怪别扭的。
钱老板就问张荣鲲这是为啥。
张荣鲲横了张惟昭一眼,意思是我还得跟给你圆过去。咳嗽了一声说:“有时病在腠理,有时病在神魂。桃树能养魂;静室能固魂。”
钱家人听的一知半解,大概明白了他们家的杨树,他们的大嗓门,会把小孩的魂吓掉。以前他们也给小孩叫过魂,但没想到还要养魂、固魂。张荣鲲那是谁呀?宫里的太医有不懂的还要来找他呢,既然他说了,照着办就对了。
当天就把杨树砍了,桃树种上。家里人说话都压低了声音,走路都放轻了脚步。连呵斥媳妇惯了的婆婆,说话也开始有所顾忌。
看钱家人确实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张荣鲲师徒俩就回道观去了。
回去的路上,张荣鲲忍不住问张惟昭,砍杨树,不让人大声讲话,这就是医心术?
张惟昭点头。
张荣鲲问:“医理何在?”
张惟昭来了精神,跟师父吐槽:“师父,您老人家不觉得这家院子里的大叶子杨树风一吹哗哗的太响了吗?白天就这么响,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更响了。这家人说话嗓门也忒大了,尤其是那婆婆骂媳妇的声音。我们还在他们家,她就这样,我们走了还指不定怎样。就那大嗓门,我冷不丁一听都吓一跳,别说那么小的小娃子了。可不容易受惊吗?”
张荣鲲一听也有道理。可这么简单就能治病?这让他十分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