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塑造人物的最好方法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月票和推荐票!
在洛杉矶等了不长的时间,墨菲就接到了比尔-罗西斯传过来的好消息,他取得了像是沃尔特-罗宾逊等几个重要人物的支持,已经与《波士顿环球日报》报社开始谈判。
总的来说,比尔-罗西斯方面的进展比较顺利。
另一方面,墨菲也说服了盖尔-加朵,她尽管还是有些意见,却都藏在了心里,将会在这个项目中继续担任制作人和执行制片人的职务,而且也与二十世纪福克斯方面展开了接触。
以墨菲的想法,影片的投资和规模都不大,会尽可能的以独立片的方式来运作,现在是七月下旬,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力争影片能在2012年新年之前在洛杉矶点映,以获得颁奖季最重要的入场券。
类似于这样的传记影片,不可能有太大的市场,颁奖季才是最好的去处。
但这样一来,满打满算的话,整个影片从拍摄到运作的时间也只有半年而已,可以说非常紧张。
墨菲已经通知了自己的团队,影片不会有特别大的场景,以整个团队的能力来说,只要抓紧时间的话,完成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不过,这需要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鼎力支持。
好在这些年墨菲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而且还有卡拉-费斯这样的实权派人物呼应,只要剧本和项目计划书完成,让二十世纪福克斯为项目大开绿灯并不算难。
这样一部影片投资不高,还具备天然的话题性,再加上墨菲强大的号召力,投资失败的风险并不大。
所以,对墨菲本人来说,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完成剧本。
实际上,从跟罗斯监狱对话之后,墨菲就在抽时间撰写关于罗斯的故事,这些基本来源于罗斯自己的讲述,还有一些是墨菲自己的观察,后来他也去见过同在州立监狱与罗斯一起长大的那个光头黑人,由于罗斯早有叮嘱,对方也尽可能比较客观的向墨菲描述过罗斯的成长以及后来的所作所为。
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素材,墨菲在整理过后,确定故事的主脉,才能加入到剧本当中。
编撰这样一部关于个人传记类型的影片,首要的就是塑造好迭戈-罗斯这个角色。
一个人生平做过的事很多,像罗斯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岁,如果剧本囊括进他全部的人生历程,肯定会过于冗长和拖沓,墨菲也不是特别了解罗斯出狱后的事情,所以专门截取了罗斯从少年到入狱这个时间段。
影片的主题当然不是描述作为主角的迭戈-罗斯有多么罪大恶极,而是要探讨罗斯为什么会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男孩,变成后来的大毒枭。
迭戈-罗斯有现实人物存在,墨菲肯定会以他所了解的事实为基础拍摄,不过电影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人物首先是故事中的人物,剧作本身讲述的是故事,人物首先必须服从故事的逻辑,然后才有存在的意义,人物在故事中的所做所为必须符合人物的设定,合乎逻辑,他的行为才可信。
故事与人物应是相辅相承的,故事催生人物,人物推动情节,人物的设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必然性,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形象,最终帮助人物竖立形象。
故事与人物皆是优秀剧作的关键,应该是缺一不可的。
面对迭戈-罗斯这样一个人物,以及与他相关的一系列故事,墨菲第一个原则就是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这是一部成功个人传记影片的关键。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墨菲自己一定要明白,从编写剧本到筹备拍摄再到后期制作,他首先是一个导演,然后才是其他。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中立,导演也不例外,但要做到最起码的相对中立,否则肆意在个人传记影片里面歌颂或者贬低一个人,只会让整部影片成为笑柄,同时也连累影片的主人公变成笑柄。
像曾经他看过的一些传记类型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歌颂一个人总是描述的伟光正,似乎没有任何缺陷,怎么看都不像是人,这种片子只会让人看得想吐;反过来,如果贬低一个人,绝对会把他打下十八层地狱,然后再狠狠的压上无数座大山,以显得这个人一无是处,反而虚假的叫人觉得这是诬陷。
这两种方式无疑是最为低级的拍摄人物传记电影的方法,墨菲很清楚,只要犯了任何一种,这部影片基本也就完蛋了。
所以,整个故事就是以合适的电影手法,将迭戈-罗斯这个人物从普通人到大毒枭转化的过程,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至于怎么评价这个人物,那是观众的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冷酷无情的对待这个角色,反而要在编写的过程中充满感情。
创作者有真情实感吗?创作者有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内心吗?创作者爱自己的角色吗?创作者有在这一过程中投入感情吗?这个问题若不想好,十之八九会写偏,会犯那两个致命错误,把角色不当人看。
其实,深入编写的过程,就是和角色培养另一种类型的感情,一点点揭开角色的生活,并一点点展示角色的心理历程。
墨菲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塑造角色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同时也描绘到他内心的障碍所在:一方面觉得他受到侵犯和不公正的对待后自暴自弃,甚至生活到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能顽强的活下去,却要为此付出相当的代价。
这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也应体现在剧作里,让观众和编剧一样,对角色好奇、疑惑、理解,最后产生共鸣。
一个成功的编剧,当把角色塑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感觉他就在自己面前,知道角色会怎么做,怎么说。对编剧而言,角色就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有原型与否,创作的不是一个虚拟人物,而是真真正正生活中的你我他。
除此之外,像罗斯这样的原型人物,其经历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还有丰富,所以人物的故事要在他的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这样的剧本细节生动并富有感染力,根本就不是编剧凭空想象能够比拟的。
这不是商业科幻电影,而是人物传记片,如果一个编剧在写作的时候,把“宝”全押在了自己的才华上,风险会极高,这种题材真正出色的编剧,都是现实本身。
因为前期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有了明确的立场和主题后,到七月底的时候,墨菲的剧本已经基本完成了初稿,并且把早就制定好的项目计划书,连同初稿一起交给了卡拉-费斯,由她提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进行审核。
类似这种典型的小众电影,墨菲当然不可能再拿商业制作里面的片酬,整个项目的投资总额也只有两千五百万美元,对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是典型的小项目。
不过,影片的目标很明确,既然是个人传记影片,还探讨心路转变历程,自然要到颁奖季里面闯一闯。
二十世纪福克斯会用程序内最快的时间对项目进行审核,墨菲也通知了自己的团队,随时准备来洛杉矶集合,他自己则继续完善剧本。
对于一部个人传记影片来说,完成初稿剧本之后,最重要的完善工作,就是继续对主角的塑造。
像是这种电影,主角的性格和世界观需要鲜明,充满存在感,让观众可以清晰的感知其立场,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观众能预判该人物的选择,如果墨菲设定一个情境,譬如重金诱惑或者威胁之类的,观众看到后却不知道他的人物会如何选择,那就说明角色的世界观还不够鲜明。
其中最普通也最适合的塑造方式,是把角色扔到选择面前。
不止是电影角色,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最终的决定,反应了性格和思路,观众会喜欢电影主角,往往是因为角色会做出他们能够理解、自己却做不到的选择。
所以,让人物面临两难抉择,是塑造人物的最好方法之一。
再就是细节了,其中包括罗斯的外貌,这是墨菲在剧本中特意注明的,无论选择的演员是谁,都要看起来相当的强悍。
这样既符合罗斯现实中的情况,也是一个大毒枭似乎该有的样貌。
试问,如果是一个皮肤吹弹可破的小白脸主角出现在这种电影中,观众会相信吗?
所有的这些完成后,墨菲又对罗斯童年的戏份再次进行雕琢,心理学上,喜欢把人们的性格和心结归因到童年;而编剧也喜欢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结归因到“前史”。
这是一种简单的因果逻辑,曾经的某事造就了现在的世界观,以至于有了如此这般的动作和选择。
一般来说,剧本中的细节都不是意外或者即兴发挥,而是精心设计过的。
在墨菲基本对剧本满意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传来了好消息,这个项目顺利立项,二十世纪福克斯负责投资和发行。
与此同时,小罗伯特-唐尼和其余的斯坦顿党徒也找到了墨菲。(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求月票和推荐票!
在洛杉矶等了不长的时间,墨菲就接到了比尔-罗西斯传过来的好消息,他取得了像是沃尔特-罗宾逊等几个重要人物的支持,已经与《波士顿环球日报》报社开始谈判。
总的来说,比尔-罗西斯方面的进展比较顺利。
另一方面,墨菲也说服了盖尔-加朵,她尽管还是有些意见,却都藏在了心里,将会在这个项目中继续担任制作人和执行制片人的职务,而且也与二十世纪福克斯方面展开了接触。
以墨菲的想法,影片的投资和规模都不大,会尽可能的以独立片的方式来运作,现在是七月下旬,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力争影片能在2012年新年之前在洛杉矶点映,以获得颁奖季最重要的入场券。
类似于这样的传记影片,不可能有太大的市场,颁奖季才是最好的去处。
但这样一来,满打满算的话,整个影片从拍摄到运作的时间也只有半年而已,可以说非常紧张。
墨菲已经通知了自己的团队,影片不会有特别大的场景,以整个团队的能力来说,只要抓紧时间的话,完成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不过,这需要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鼎力支持。
好在这些年墨菲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而且还有卡拉-费斯这样的实权派人物呼应,只要剧本和项目计划书完成,让二十世纪福克斯为项目大开绿灯并不算难。
这样一部影片投资不高,还具备天然的话题性,再加上墨菲强大的号召力,投资失败的风险并不大。
所以,对墨菲本人来说,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完成剧本。
实际上,从跟罗斯监狱对话之后,墨菲就在抽时间撰写关于罗斯的故事,这些基本来源于罗斯自己的讲述,还有一些是墨菲自己的观察,后来他也去见过同在州立监狱与罗斯一起长大的那个光头黑人,由于罗斯早有叮嘱,对方也尽可能比较客观的向墨菲描述过罗斯的成长以及后来的所作所为。
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素材,墨菲在整理过后,确定故事的主脉,才能加入到剧本当中。
编撰这样一部关于个人传记类型的影片,首要的就是塑造好迭戈-罗斯这个角色。
一个人生平做过的事很多,像罗斯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岁,如果剧本囊括进他全部的人生历程,肯定会过于冗长和拖沓,墨菲也不是特别了解罗斯出狱后的事情,所以专门截取了罗斯从少年到入狱这个时间段。
影片的主题当然不是描述作为主角的迭戈-罗斯有多么罪大恶极,而是要探讨罗斯为什么会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男孩,变成后来的大毒枭。
迭戈-罗斯有现实人物存在,墨菲肯定会以他所了解的事实为基础拍摄,不过电影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人物首先是故事中的人物,剧作本身讲述的是故事,人物首先必须服从故事的逻辑,然后才有存在的意义,人物在故事中的所做所为必须符合人物的设定,合乎逻辑,他的行为才可信。
故事与人物应是相辅相承的,故事催生人物,人物推动情节,人物的设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必然性,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形象,最终帮助人物竖立形象。
故事与人物皆是优秀剧作的关键,应该是缺一不可的。
面对迭戈-罗斯这样一个人物,以及与他相关的一系列故事,墨菲第一个原则就是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这是一部成功个人传记影片的关键。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墨菲自己一定要明白,从编写剧本到筹备拍摄再到后期制作,他首先是一个导演,然后才是其他。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中立,导演也不例外,但要做到最起码的相对中立,否则肆意在个人传记影片里面歌颂或者贬低一个人,只会让整部影片成为笑柄,同时也连累影片的主人公变成笑柄。
像曾经他看过的一些传记类型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歌颂一个人总是描述的伟光正,似乎没有任何缺陷,怎么看都不像是人,这种片子只会让人看得想吐;反过来,如果贬低一个人,绝对会把他打下十八层地狱,然后再狠狠的压上无数座大山,以显得这个人一无是处,反而虚假的叫人觉得这是诬陷。
这两种方式无疑是最为低级的拍摄人物传记电影的方法,墨菲很清楚,只要犯了任何一种,这部影片基本也就完蛋了。
所以,整个故事就是以合适的电影手法,将迭戈-罗斯这个人物从普通人到大毒枭转化的过程,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至于怎么评价这个人物,那是观众的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冷酷无情的对待这个角色,反而要在编写的过程中充满感情。
创作者有真情实感吗?创作者有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内心吗?创作者爱自己的角色吗?创作者有在这一过程中投入感情吗?这个问题若不想好,十之八九会写偏,会犯那两个致命错误,把角色不当人看。
其实,深入编写的过程,就是和角色培养另一种类型的感情,一点点揭开角色的生活,并一点点展示角色的心理历程。
墨菲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塑造角色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同时也描绘到他内心的障碍所在:一方面觉得他受到侵犯和不公正的对待后自暴自弃,甚至生活到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能顽强的活下去,却要为此付出相当的代价。
这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也应体现在剧作里,让观众和编剧一样,对角色好奇、疑惑、理解,最后产生共鸣。
一个成功的编剧,当把角色塑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感觉他就在自己面前,知道角色会怎么做,怎么说。对编剧而言,角色就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有原型与否,创作的不是一个虚拟人物,而是真真正正生活中的你我他。
除此之外,像罗斯这样的原型人物,其经历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还有丰富,所以人物的故事要在他的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这样的剧本细节生动并富有感染力,根本就不是编剧凭空想象能够比拟的。
这不是商业科幻电影,而是人物传记片,如果一个编剧在写作的时候,把“宝”全押在了自己的才华上,风险会极高,这种题材真正出色的编剧,都是现实本身。
因为前期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有了明确的立场和主题后,到七月底的时候,墨菲的剧本已经基本完成了初稿,并且把早就制定好的项目计划书,连同初稿一起交给了卡拉-费斯,由她提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进行审核。
类似这种典型的小众电影,墨菲当然不可能再拿商业制作里面的片酬,整个项目的投资总额也只有两千五百万美元,对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是典型的小项目。
不过,影片的目标很明确,既然是个人传记影片,还探讨心路转变历程,自然要到颁奖季里面闯一闯。
二十世纪福克斯会用程序内最快的时间对项目进行审核,墨菲也通知了自己的团队,随时准备来洛杉矶集合,他自己则继续完善剧本。
对于一部个人传记影片来说,完成初稿剧本之后,最重要的完善工作,就是继续对主角的塑造。
像是这种电影,主角的性格和世界观需要鲜明,充满存在感,让观众可以清晰的感知其立场,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观众能预判该人物的选择,如果墨菲设定一个情境,譬如重金诱惑或者威胁之类的,观众看到后却不知道他的人物会如何选择,那就说明角色的世界观还不够鲜明。
其中最普通也最适合的塑造方式,是把角色扔到选择面前。
不止是电影角色,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最终的决定,反应了性格和思路,观众会喜欢电影主角,往往是因为角色会做出他们能够理解、自己却做不到的选择。
所以,让人物面临两难抉择,是塑造人物的最好方法之一。
再就是细节了,其中包括罗斯的外貌,这是墨菲在剧本中特意注明的,无论选择的演员是谁,都要看起来相当的强悍。
这样既符合罗斯现实中的情况,也是一个大毒枭似乎该有的样貌。
试问,如果是一个皮肤吹弹可破的小白脸主角出现在这种电影中,观众会相信吗?
所有的这些完成后,墨菲又对罗斯童年的戏份再次进行雕琢,心理学上,喜欢把人们的性格和心结归因到童年;而编剧也喜欢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结归因到“前史”。
这是一种简单的因果逻辑,曾经的某事造就了现在的世界观,以至于有了如此这般的动作和选择。
一般来说,剧本中的细节都不是意外或者即兴发挥,而是精心设计过的。
在墨菲基本对剧本满意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传来了好消息,这个项目顺利立项,二十世纪福克斯负责投资和发行。
与此同时,小罗伯特-唐尼和其余的斯坦顿党徒也找到了墨菲。(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