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小说网 > 策行三国 > 第057章 《考工记图》

第057章 《考工记图》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孙策再次摆摆手,示意木匠们不要激动。

    “我也给你们一个月时间,不管你们是造出更快的战船,还是给战船上加上新的武器,又或者是能让战船变得更加坚固,我都有赏。和他们一样,第一名赏万钱,第二名赏五千钱,第三名到第五名赏三千钱。”

    木匠们面面相觑。铁匠打刀可以试,他们怎么试?一个月可不够造船,而且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料,不可能让他们随便试。

    “我不用你们造出真正的船,我只要你们做出船模就行。哪怕你们来不及做船模,能画出图纸也行。只要大家一致认可,我就有赏。行不行?”

    木匠们互相看看,齐声应喏。“谨遵将军令。”

    黄月英转了转眼珠,悄悄退到后面,扯了扯蔡珂的袖子。“小姨,你想不想挣这笔钱?”

    蔡珂远远地看着孙策像个败家子似的撒蔡家的钱忽悠蔡家的工匠,心疼得像割了肉似的,哪有心情和黄月英说话,气哼哼地转身就走。黄月英想了想,转身向蔡讽的小院跑去。

    孙策给工匠们发完了赏钱,黄忠也来了,看到三艘战船修补完毕,还装上了撞角,非常惊讶。昨天孙策说今天出战就能有五艘战船,让他安排好人手时,他还有些怀疑,现在他是彻底服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孙策笑道:“五艘战船给你了,能不能切断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协助将军攻击樊城,就看你的了。”

    黄忠感激不已。孙策这是给他创造机会立功,这一仗打赢了,他就闯出了名声,不会被当作新人对待。相识不到半个月,孙策对他的赏识和器重让他无以为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战斗,用战功来回报孙策。

    “请将军放心。”

    ——

    五艘战船驶出蔡家水坞,旌旗招展,士气高昂。

    荆州水师远远地看着,连抵近侦察的胆气都没有。黄忠也不和他们纠缠,逆水而上,直奔樊城。孙策没有同行。有五艘战船,一千精锐战士,黄忠有足够的能力控制沔水,不需要他坐镇。至于攻樊城,以老爹孙坚的能力和兵力,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他更没必要去抢风头。

    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实现当初的预想,最后还是落得强攻的地步。天下事十有八九不如愿,刘表虽然算不上什么枭雄,却也不肯俯首就拜,自己实在有点丢穿越众的脸。樊城还好说,毕竟只是个小城,又只有黄祖率千余人防守,在襄阳的援兵被切断之后,应该一鼓可下。襄阳却仍然是个麻烦。

    孙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解决这个麻烦。如果襄阳也要强攻,那可真是丢脸到家了。

    不过就他眼下拥有的军事素养来说,他最大的作用也就是玩玩心理战,离间分化刘表和蒯越,论临阵指挥,他还是个新丁,也许连孙辅都不如。

    终究不是天才啊。

    下午,孙策正坐在堂上等消息,黄月英突然抱着一堆竹简冲了进来,上了堂,还没站定,就欢喜不禁的叫道:“将军,我找到了。”

    孙策抬起头,莫名其妙。“你找到什么了?”

    “张平子的文章。《二京赋》,《南都赋》,《归田赋》,不过我觉得你应该最喜欢这个。”黄月英举起一卷帛书,眉飞色舞。“张平子手注的《考工记图》抄本,他制计里鼓车、指南车都是从这部书学到的本领。”

    “张平子手注的《考工记图》?”孙策又惊又喜,起身便去黄月英手中接。《考工记》是先秦为数不多的技术书,后世对其成书时代看法不一,但对其价值却众口一辞,推崇备至。他翻过一点,但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会穿越,对纯技术性的古籍并不怎么感兴趣,要不然他拼了命也要背几本发明大全集。

    就《考工记》而言,他印象中只有文字,没有图,现在不仅有图,而且还是张衡这位通才手注的,那价值就相当可观了。

    “将军小心。”黄月英吓了一跳,连忙向后退了一步。“这帛书有些年头了,又被虫咬过,要小心才是。”

    孙策一看,那帛书泛黄,还有些孔洞,看起来的确有些残破,不敢大意,连忙将案上的东西推在一旁。黄月英将帛书展开,孙策扫了一眼,便有些失望。帛书上用朱墨两种线画了一些零部件,有齿轮,有杠杆,还有一些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玩意。

    这是什么鬼?

    “就这么点?”孙策印象中《考工记》内容虽然不多,却也不是这么几个字。

    “当然不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那年阿翁想造龙骨车,就寻来抄录了一部分,用完就放在书房里了。我小时候见过,有点印象。将军提起过张平子,又要木匠们造船,我想这也许有点用处,便赶回家取来了。”

    孙策心中一动。这姑娘机敏啊,一点就通,我还没留神呢,她就上心了。怪不得能将诸葛亮那样的大神制得服服贴贴,连个小妾都不敢取。

    “你对这些有研究?”孙策将图谱放在一旁,和黄月英聊了起来。在他看来,黄月英比这破帛书有价值多了。“你阿翁还造过龙骨车,那是一种什么东西?”

    “龙骨车?汲水的。用河水驱动,不需要人才,就可以汲水灌田。将军没见过?”

    原来就是水车啊。不过在他印象中,水车这种东西很早就有,黄承彦至于为了造个水车还要借鉴张衡手注的《考工记图说》吗?

    “你知道杜诗吗?就是做过南阳太守,被人称为召公杜母的那位杜母。”

    “将军想说他造的水排吧?龙骨车与水排的确有些相似。不过我阿翁造龙骨车的时候,水排已经失传多年,要不然也不用那么费事。”

    “水排这么好用的东西,为什么会失传,难道不应该一直在用吗?”

    “水排是炼铁用的,一直由铁官控制着,民间匠人并不清楚。官里的工匠可能会做,却不会文字,只能口耳相传,不能画成图谱,一旦官中人事迁移,造过的人走了,旧的又用坏了,失传也是常有的事。”

    孙策长叹一声:“那么多读书人皓首穷经,研究《考工记》的也不少,说不定还注了几千几万字,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人留心身边的事物,以至于失传,真是百无一用,浪费粮食。”

    “将军,读书是传圣人之道,造作乃是工匠末技,岂能混为一谈。”门外传来一声轻笑,黄承彦背着手,缓缓走了进来。经过黄月英身边时,他不动声色的瞪了黄月英一眼。黄月英转过身,吐了吐舌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