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房相问策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正在两仪殿议事,兕子蹦蹦跳跳地闯进来:“阿耶,那长龙一般的火车,从小王庄到长安,一个时辰不到,拉了六十万斤!”
李世民本来是满眼的宠溺,听到这消息却不禁吃惊地站起来。
两位仆射同样是满面愕然。
这个数目,安排过漕运的人最清楚不过。
运河漕船的运输能力,一艘只有二十六万斤啊!
也就是说,这一趟车皮,竟等于两艘多的漕船?
(参照1956年出土于山东省梁山县宋金故河道内的明代漕船,为四百料容量,每料约325公斤。)
这运输能力,如果在长安与洛阳之间铺开铁路,长安还会有缺粮却运不上来的痛苦吗?
长安之所以被后世放弃都城之选,并不是因为老秦子弟不够武勇、山川不够险要,而是因为粮食!
仅仅长安就有百万之众,关中大地的粮食不足以奉养如此多数量的非农人口,而通过运河漕运而来的粮食确实是不少,可长安到洛阳之间高落差,导致了大批量运输的难度与成本略高,所以有皇帝率百官去洛阳就食的传统。
时间长了,政治中心自然转移,这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如果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修起铁路,无论成本多高,只要能确实解决粮食运输的难题,那就值当!
王恶被心急火燎地召上两仪殿,闻言无语。
长安到洛阳八百余里,崇山峻岭,地势复杂,你还得考虑坡度过大时,前后两个火车头共同发力能不能负荷得起承重。
最大的问题是,隧道可以不打,顶多绕点道;桥梁却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更尴尬的是,道路修建上,小王庄学院勉强能说得上话;桥梁,却实打实是他们的弱项。
李世民无比鄙夷。
就知道吃独食,不会用眼睛瞅瞅外面吗?
你觉得,工部尚书阎立本在道桥方面的造诣不够使吗?
钱财问题,主导问题,都是要细谈的。
看起来,似乎背靠大唐皇家钱庄,钱财的问题最容易解决。
货币发行权在手,多印点票据就能解决了缺钱的问题了,不是吗?
还真不是。
滥发货币导致货币大规模崩塌的例子,在本国历史上并不罕见。
宋朝四川民间发行的交子,明朝朝廷发行的宝钞,1946年的法币、金圆券,都是鲜活的例子。
后者更是导致一个王朝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纸币的发行是有杠杆,可以有一定量的超发,但是,不能超量,否则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狂涨!
所以,真实的集资势在必行。
朝廷主导,这一点很头疼。
要有一个守原则却又不死板、有能力却又不张狂、会管理却又懂技术的人员掌舵,何其难哉!
“鸿胪寺你有多久没去了?”
李世民的目光,就像那些资本家盯着996福报的员工。
王恶无奈地叹息:“陛下,百骑内部大调整,各地负责人轮换啊!”
轮换很重要,之前代州三地百骑集体背叛的原因当中,也有久未轮换而导致负责人将麾下全部收心、沦落为私军的因素。
但是,你又不能乱轮换。
比如说,你不能让水师将领去安西都护府啃沙子吧?
无视各种外在条件、表现亮瞎眼睛的人物不是没有,但这不具备普遍性。
所以,鸿胪寺那边稍有松懈,怎么了?怎么了?
“契丹渠帅窟哥、奚族渠帅可度者入朝,请为大唐羁縻,朕有意置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置奚族为饶乐都督府,你再审查一遍。”
这两个部落耳熟不?
安禄山时期,就是与这两部忽战忽和,安禄山养寇自重,和蔼够力量,反手杀入长安的。
唐之后,耶律阿保机建辽国,就是以契丹为王族、奚为后族。
准确地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是辽国的奚族人。
你强,他依附你;
你弱,他欺压你。
这几乎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
所以,王恶也未如何在意。
“另外,因阿史那结社尔造反一事,朝中对使用胡将有一定的疑惑,你怎么看?”
房玄龄罕见地开口询问。
王恶很想回答站着看。
这就是个蛋疼的问题。
拿安史之乱打比方,安禄山是粟特族、史思明是突厥人。
可是,大唐一方的名将高仙芝是高句丽人,李光弼是契丹族,哥舒翰是突厥突骑施人,忠于大唐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与安禄山还是非血缘关系的堂兄弟。
如果全盘否定胡将,无异于因噎废食。
“房相如何看契苾何力?”
王恶一句话把房玄龄堵了回去。
是啊,在经历在薛延陀的“以耳还耳”之后,谁能否认契苾何力的忠心?
“下官以为,对胡将的使用,不可因噎废食,亦不可过度纵容。朝中应该拟定章程,胡将不应超过大唐将领比例的三至四成,各地统军将领在一定年限必须强制轮换,不允许某个将领长期统领大量兵力,各卫、边军、府兵应该定时抽调轮战以保持战斗力,并保证强干弱枝,以免尾大不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各地军需供给如何艰难,也绝不允许军队掌握财权!”
王恶斟酌了一下,大概的将安史之乱的各种原因从源头上堵了一遍。
有没有遗漏,王恶不敢保证,至少能把这制度长期贯彻下去,能减少滋生内乱的土壤。
嗯,安史之乱,最大的源头,其实就是李隆基洋洋自得的节度使制度。
边军可以控制财权,必然形成一个事实上与朝廷割裂的小朝廷,然后地方上的政务逐渐沦为军阀的附庸,即便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张禄山、李禄山。
按照王恶的建议,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难度是有的,但能保证良性运转。
更何况,以后铁路架设到四方,朝廷的掌控能力也会更强大,管理的难度也更低。
要想无限制地扩张,那就是个美丽的梦想。
黑非非那里的酷热,你适应得了吗?
北极熊那里的恶寒,你承受得住吗?
能稳稳维持现在的疆域,把高句丽、吐蕃“自古以来”,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当年的蒙古帝国疆域是够大了,可最后咋样?
掌控不住。
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正在两仪殿议事,兕子蹦蹦跳跳地闯进来:“阿耶,那长龙一般的火车,从小王庄到长安,一个时辰不到,拉了六十万斤!”
李世民本来是满眼的宠溺,听到这消息却不禁吃惊地站起来。
两位仆射同样是满面愕然。
这个数目,安排过漕运的人最清楚不过。
运河漕船的运输能力,一艘只有二十六万斤啊!
也就是说,这一趟车皮,竟等于两艘多的漕船?
(参照1956年出土于山东省梁山县宋金故河道内的明代漕船,为四百料容量,每料约325公斤。)
这运输能力,如果在长安与洛阳之间铺开铁路,长安还会有缺粮却运不上来的痛苦吗?
长安之所以被后世放弃都城之选,并不是因为老秦子弟不够武勇、山川不够险要,而是因为粮食!
仅仅长安就有百万之众,关中大地的粮食不足以奉养如此多数量的非农人口,而通过运河漕运而来的粮食确实是不少,可长安到洛阳之间高落差,导致了大批量运输的难度与成本略高,所以有皇帝率百官去洛阳就食的传统。
时间长了,政治中心自然转移,这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如果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修起铁路,无论成本多高,只要能确实解决粮食运输的难题,那就值当!
王恶被心急火燎地召上两仪殿,闻言无语。
长安到洛阳八百余里,崇山峻岭,地势复杂,你还得考虑坡度过大时,前后两个火车头共同发力能不能负荷得起承重。
最大的问题是,隧道可以不打,顶多绕点道;桥梁却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更尴尬的是,道路修建上,小王庄学院勉强能说得上话;桥梁,却实打实是他们的弱项。
李世民无比鄙夷。
就知道吃独食,不会用眼睛瞅瞅外面吗?
你觉得,工部尚书阎立本在道桥方面的造诣不够使吗?
钱财问题,主导问题,都是要细谈的。
看起来,似乎背靠大唐皇家钱庄,钱财的问题最容易解决。
货币发行权在手,多印点票据就能解决了缺钱的问题了,不是吗?
还真不是。
滥发货币导致货币大规模崩塌的例子,在本国历史上并不罕见。
宋朝四川民间发行的交子,明朝朝廷发行的宝钞,1946年的法币、金圆券,都是鲜活的例子。
后者更是导致一个王朝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纸币的发行是有杠杆,可以有一定量的超发,但是,不能超量,否则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狂涨!
所以,真实的集资势在必行。
朝廷主导,这一点很头疼。
要有一个守原则却又不死板、有能力却又不张狂、会管理却又懂技术的人员掌舵,何其难哉!
“鸿胪寺你有多久没去了?”
李世民的目光,就像那些资本家盯着996福报的员工。
王恶无奈地叹息:“陛下,百骑内部大调整,各地负责人轮换啊!”
轮换很重要,之前代州三地百骑集体背叛的原因当中,也有久未轮换而导致负责人将麾下全部收心、沦落为私军的因素。
但是,你又不能乱轮换。
比如说,你不能让水师将领去安西都护府啃沙子吧?
无视各种外在条件、表现亮瞎眼睛的人物不是没有,但这不具备普遍性。
所以,鸿胪寺那边稍有松懈,怎么了?怎么了?
“契丹渠帅窟哥、奚族渠帅可度者入朝,请为大唐羁縻,朕有意置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置奚族为饶乐都督府,你再审查一遍。”
这两个部落耳熟不?
安禄山时期,就是与这两部忽战忽和,安禄山养寇自重,和蔼够力量,反手杀入长安的。
唐之后,耶律阿保机建辽国,就是以契丹为王族、奚为后族。
准确地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是辽国的奚族人。
你强,他依附你;
你弱,他欺压你。
这几乎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
所以,王恶也未如何在意。
“另外,因阿史那结社尔造反一事,朝中对使用胡将有一定的疑惑,你怎么看?”
房玄龄罕见地开口询问。
王恶很想回答站着看。
这就是个蛋疼的问题。
拿安史之乱打比方,安禄山是粟特族、史思明是突厥人。
可是,大唐一方的名将高仙芝是高句丽人,李光弼是契丹族,哥舒翰是突厥突骑施人,忠于大唐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与安禄山还是非血缘关系的堂兄弟。
如果全盘否定胡将,无异于因噎废食。
“房相如何看契苾何力?”
王恶一句话把房玄龄堵了回去。
是啊,在经历在薛延陀的“以耳还耳”之后,谁能否认契苾何力的忠心?
“下官以为,对胡将的使用,不可因噎废食,亦不可过度纵容。朝中应该拟定章程,胡将不应超过大唐将领比例的三至四成,各地统军将领在一定年限必须强制轮换,不允许某个将领长期统领大量兵力,各卫、边军、府兵应该定时抽调轮战以保持战斗力,并保证强干弱枝,以免尾大不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各地军需供给如何艰难,也绝不允许军队掌握财权!”
王恶斟酌了一下,大概的将安史之乱的各种原因从源头上堵了一遍。
有没有遗漏,王恶不敢保证,至少能把这制度长期贯彻下去,能减少滋生内乱的土壤。
嗯,安史之乱,最大的源头,其实就是李隆基洋洋自得的节度使制度。
边军可以控制财权,必然形成一个事实上与朝廷割裂的小朝廷,然后地方上的政务逐渐沦为军阀的附庸,即便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张禄山、李禄山。
按照王恶的建议,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难度是有的,但能保证良性运转。
更何况,以后铁路架设到四方,朝廷的掌控能力也会更强大,管理的难度也更低。
要想无限制地扩张,那就是个美丽的梦想。
黑非非那里的酷热,你适应得了吗?
北极熊那里的恶寒,你承受得住吗?
能稳稳维持现在的疆域,把高句丽、吐蕃“自古以来”,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当年的蒙古帝国疆域是够大了,可最后咋样?
掌控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