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燧发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末乞丐皇帝正文卷第299章燧发铳火器处与军械处也就隔了一里,再向西依次是军需处,军医处,运输处。
而战马处和养殖处则位于北岸,两处的面积加起来比另外五处还要大。
相比起军械处,火器处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匠人,都要更胜一筹。
足足三万多名匠人,前面是火铳厂和火炮厂,后面则是弹药厂和库房。
中间用高大厚实的围墙隔着,只有一道大门相连,比起其他工厂管理的要严格多了。
如今鸟铳已经停止打造了,而是全力在打造燧发铳,一款长铳和一款短铳,全部采用火石点火。
燧石击发结构,最难的还是弹簧的打造,但这个问题也早就得到了解决,只不过效率有些低下。
那就是将一根铁条,纯手工敲成细铁丝,然后再精心打磨,最后利用绞盘将其绞成弹簧。
负责打造弹簧的全部是20年以上技术的老铁匠,但即便如此,次品率依然达到了三成,而且无论是敲打,还是打磨,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相比起火绳枪,燧发枪打造起来要复杂了一倍,一小半人手都浪费在了弹簧上面。
“碰,碰…”
靶场上,秦宇举着一杆燧发长铳,接连打了十枪,这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膀子,将枪扔给了一旁的老师傅,问道:
“嗯,打火率还是不错的,十枪只哑火了一枪,这一根枪管能打多少枪?火石能打多少回?”
“回大王,一根枪管估摸着能打个五百余次,火石最好打个一百回就更换,不然就很容易哑火。”
“哎,这玩意儿当真是不好伺候呀!”
秦宇无奈的叹了口气,说实话,对着燧发铳他同样有些看不上,因为和鸟铳差不多,下雨天同样打不着,无非就是更方便安全一些罢了。
但他也知道,想要做到防水,在明朝几乎根本就无法办到,他不是化学家,子弹底火那玩意儿他一窍不通,估计到他死的那天,都别想弄出来。
“这火铳每天能打造多少杆出来?”
“回大王,长铳每日能打造出一百杆,短铳两百杆。”身后的妇人赶忙答道。
“这么说一个月最多也就打造出一千杆?”秦宇眉头都皱成了川字,这种效率想要换装,起码得等上好几年。
几名妇人和几名老工头匠人,都是尴尬的低下了头。
不是匠人们不卖力,而是这燧发火铳,实在太麻烦了。
弹簧要磨,火石要磨,有些击发装置的部件同样要打磨,加上钻枪管,磨枪管,若非分工合作,一个人制作一杆的话,非得大半年功夫不可。
“太慢了,这工艺必须要改进,光人力打磨,钻枪管可不行。”
秦宇沉声道,刚才他转了一圈,也知道慢在什么地方,所以已经打算哪怕花再大的力气,也要改进工艺了,否则就只能增加人手。
但光打造这两杆火铳,就已经足足投入了一万五千名铁匠和木匠,再多,别说地方不够,而且也伤农。
“大王,那不知该如何改进?”一名老头小心的问道。
“比如这钻枪管和磨枪管,完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传动装置,哪怕依然用人力,效率也会提高几倍。”
“这…要如何传动?”几名老师傅都围了过来,而几名夫人则是识趣的后退了几步。
“这个,比如可以做两个大小齿轮,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连接上钻头,然后一人坐在上面用脚踩…”
秦宇将前世的自行车结构给他们说了一下,可几名老匠人却是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秦大王说的是啥?
“算了吧,你们不用管了,到时我找专门的人负责研制,待做成后将样品台过来,你们按照样品再打造吧!”
秦宇说的口干舌燥,见他们仍然似懂非懂,只得无奈的摆摆手,然后前往隔壁的火炮厂。
火炮厂目前依然只铸造两种大炮,一种是千斤弗朗机炮,一种是两千斤的红衣大炮。
当发现工匠们还在用泥模铸炮,秦宇顿时就一拍额头,随即就让他们今后用铁模来铸,而这次一众工匠倒是都表示明白怎么做。
接下来的几天,秦宇又去其他五处查看了一番,尤其是养殖处,但由于时间短,也就上千头猪和上万只鸡。
秦宇让她们先大力繁殖培育母猪母鸡,以后公猪公鸡鸡蛋配给军队,母猪母鸡则是卖给各地的百姓。
没办法,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无论是襄阳,还是南阳,普通百姓家中几乎都没有家禽,不统一大规模繁殖培育,想要达到家家户户都饲养家禽,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而以明朝的情况,想要完全发展成工业社会根本不可能,所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小农经济也至关重要。
将各处都转了一遍,最后秦宇将各处的处长和厂长,以及管事的老匠人,全部召集在一起,开了一场大会。
宣布将在附近再挑一块大空地,给匠人们统一修建房屋,一副一套小平房带院子的,表现好的匠人优先分配。
没办法,所有的工厂都是吃的大锅饭,住的宿舍,有些甚至还在搭帐篷。
而这些匠人大多都有家人,不过妇女大多都在军需处和养殖处,一个月同房一次,见面的机会都非常少。
加上时间一久,恐怕就会有人偷懒懈怠,所以也只能用房屋继续激励大家的热情。
来的时候,他还打算将计件制度搞出来,这一番视察下来发现根本就不现实。
一来是管理人员不够。
二来工序都是分开的,要是搞计件,有些人肯定会偷工减料,还会出现扯皮打架的事,一名夫人根本就管不过来。
所以还不如暂时就这般粗放式管理,因为就目前的条件和情况,这种方式最合适。
各夫人管事回去后,将这件事一宣布,果然十多万工匠和家人都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而20万光棍汉,也只是休息了短短几天,又不得不继续烧砖烧瓦修房屋。
秦宇也开始考虑后勤部的原料供给问题了,因为抢来的棉花棉布铁料以及各种物资,虽然还充足,但如今已经没有商人再来南阳和襄阳,天天这般坐吃山空也是不行的。
除了向外界购买,自己也要生产一些,所以他打算南阳今后种一季冬小麦,然后接着种棉花,襄阳则是种一季水稻和油菜,加上盐矿,铁矿,煤矿,完全可以达到自给自足。
明末乞丐皇帝正文卷第299章燧发铳火器处与军械处也就隔了一里,再向西依次是军需处,军医处,运输处。
而战马处和养殖处则位于北岸,两处的面积加起来比另外五处还要大。
相比起军械处,火器处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匠人,都要更胜一筹。
足足三万多名匠人,前面是火铳厂和火炮厂,后面则是弹药厂和库房。
中间用高大厚实的围墙隔着,只有一道大门相连,比起其他工厂管理的要严格多了。
如今鸟铳已经停止打造了,而是全力在打造燧发铳,一款长铳和一款短铳,全部采用火石点火。
燧石击发结构,最难的还是弹簧的打造,但这个问题也早就得到了解决,只不过效率有些低下。
那就是将一根铁条,纯手工敲成细铁丝,然后再精心打磨,最后利用绞盘将其绞成弹簧。
负责打造弹簧的全部是20年以上技术的老铁匠,但即便如此,次品率依然达到了三成,而且无论是敲打,还是打磨,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相比起火绳枪,燧发枪打造起来要复杂了一倍,一小半人手都浪费在了弹簧上面。
“碰,碰…”
靶场上,秦宇举着一杆燧发长铳,接连打了十枪,这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膀子,将枪扔给了一旁的老师傅,问道:
“嗯,打火率还是不错的,十枪只哑火了一枪,这一根枪管能打多少枪?火石能打多少回?”
“回大王,一根枪管估摸着能打个五百余次,火石最好打个一百回就更换,不然就很容易哑火。”
“哎,这玩意儿当真是不好伺候呀!”
秦宇无奈的叹了口气,说实话,对着燧发铳他同样有些看不上,因为和鸟铳差不多,下雨天同样打不着,无非就是更方便安全一些罢了。
但他也知道,想要做到防水,在明朝几乎根本就无法办到,他不是化学家,子弹底火那玩意儿他一窍不通,估计到他死的那天,都别想弄出来。
“这火铳每天能打造多少杆出来?”
“回大王,长铳每日能打造出一百杆,短铳两百杆。”身后的妇人赶忙答道。
“这么说一个月最多也就打造出一千杆?”秦宇眉头都皱成了川字,这种效率想要换装,起码得等上好几年。
几名妇人和几名老工头匠人,都是尴尬的低下了头。
不是匠人们不卖力,而是这燧发火铳,实在太麻烦了。
弹簧要磨,火石要磨,有些击发装置的部件同样要打磨,加上钻枪管,磨枪管,若非分工合作,一个人制作一杆的话,非得大半年功夫不可。
“太慢了,这工艺必须要改进,光人力打磨,钻枪管可不行。”
秦宇沉声道,刚才他转了一圈,也知道慢在什么地方,所以已经打算哪怕花再大的力气,也要改进工艺了,否则就只能增加人手。
但光打造这两杆火铳,就已经足足投入了一万五千名铁匠和木匠,再多,别说地方不够,而且也伤农。
“大王,那不知该如何改进?”一名老头小心的问道。
“比如这钻枪管和磨枪管,完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传动装置,哪怕依然用人力,效率也会提高几倍。”
“这…要如何传动?”几名老师傅都围了过来,而几名夫人则是识趣的后退了几步。
“这个,比如可以做两个大小齿轮,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连接上钻头,然后一人坐在上面用脚踩…”
秦宇将前世的自行车结构给他们说了一下,可几名老匠人却是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秦大王说的是啥?
“算了吧,你们不用管了,到时我找专门的人负责研制,待做成后将样品台过来,你们按照样品再打造吧!”
秦宇说的口干舌燥,见他们仍然似懂非懂,只得无奈的摆摆手,然后前往隔壁的火炮厂。
火炮厂目前依然只铸造两种大炮,一种是千斤弗朗机炮,一种是两千斤的红衣大炮。
当发现工匠们还在用泥模铸炮,秦宇顿时就一拍额头,随即就让他们今后用铁模来铸,而这次一众工匠倒是都表示明白怎么做。
接下来的几天,秦宇又去其他五处查看了一番,尤其是养殖处,但由于时间短,也就上千头猪和上万只鸡。
秦宇让她们先大力繁殖培育母猪母鸡,以后公猪公鸡鸡蛋配给军队,母猪母鸡则是卖给各地的百姓。
没办法,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无论是襄阳,还是南阳,普通百姓家中几乎都没有家禽,不统一大规模繁殖培育,想要达到家家户户都饲养家禽,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而以明朝的情况,想要完全发展成工业社会根本不可能,所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小农经济也至关重要。
将各处都转了一遍,最后秦宇将各处的处长和厂长,以及管事的老匠人,全部召集在一起,开了一场大会。
宣布将在附近再挑一块大空地,给匠人们统一修建房屋,一副一套小平房带院子的,表现好的匠人优先分配。
没办法,所有的工厂都是吃的大锅饭,住的宿舍,有些甚至还在搭帐篷。
而这些匠人大多都有家人,不过妇女大多都在军需处和养殖处,一个月同房一次,见面的机会都非常少。
加上时间一久,恐怕就会有人偷懒懈怠,所以也只能用房屋继续激励大家的热情。
来的时候,他还打算将计件制度搞出来,这一番视察下来发现根本就不现实。
一来是管理人员不够。
二来工序都是分开的,要是搞计件,有些人肯定会偷工减料,还会出现扯皮打架的事,一名夫人根本就管不过来。
所以还不如暂时就这般粗放式管理,因为就目前的条件和情况,这种方式最合适。
各夫人管事回去后,将这件事一宣布,果然十多万工匠和家人都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而20万光棍汉,也只是休息了短短几天,又不得不继续烧砖烧瓦修房屋。
秦宇也开始考虑后勤部的原料供给问题了,因为抢来的棉花棉布铁料以及各种物资,虽然还充足,但如今已经没有商人再来南阳和襄阳,天天这般坐吃山空也是不行的。
除了向外界购买,自己也要生产一些,所以他打算南阳今后种一季冬小麦,然后接着种棉花,襄阳则是种一季水稻和油菜,加上盐矿,铁矿,煤矿,完全可以达到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