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海德小说网 www.haideh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真是欺人太甚!明人安敢如此辱我!这些该死的尼堪!朕誓要将其尽诛之!咳咳咳咳·~”
松锦前线清军大营一座规模庞大的主帐中,御座上的皇太极略显苍白的脸上一片潮红之色,胸膛起伏之间突然大咳起来。
紧接着,他气急败坏地双手挥动,手中那份华丽的表文顷刻间被撕成了碎片,随后单臂一扬,碎片如同无数蝴蝶般洋洋洒洒的飞起后慢慢飘落在铺着羊毛毡的地面上。
“皇上息怒!明人如此做派,分明是自恃目下占据上风,想要彻底灭绝我大清!现下该如何应对,还需皇上早些决断才好!”
宁完我眼看众人无人敢上前出头,只得硬着头皮出言劝慰道。
偌大的主帐中只有济尔哈朗、宁完我、孔友德、尚可喜、耿仲明、李率泰等寥寥数人,多尔衮、阿济格、岳托都未被招来议事。
刚才皇太极撕碎的就是大明朝廷给所谓的大清国下达的勒令投降表,具体内容大体上就是朱由检对杨嗣昌所说的那些,然后再经过杨嗣昌妙笔生花的加工后,遣使送达松锦后交付给孙传庭。
孙传庭看罢之后不由得放声大笑,洞察事理的他随即遣人将表文递入锦州城,交于祖大寿手上,随后便对此事不再过问,而是下令全军开始整军备战,防止清军有狗急跳墙的举动。
祖大寿接到表文后顿时面色晦暗,浑身汗出如浆。
他懂得孙传庭此举的用意,也明白这位可是远比洪承畴狠辣和直接的多。
上次他让祖泽溥带着李率泰前往孙传庭处,假言是值哨士卒擒拿建奴信使,无非是想遮掩锦州暗中与建州交通的事实,没想到他这种小小地伎俩早被孙传庭看破,人家这是明摆着代表皇帝警告他了。
祖大寿在派人将表文送达清军大营并亲手交给李率泰之后,立刻派遣身边的亲信家丁挨个知会城内所有的将领:从今日起,再有交通建州者,全家皆斩。
他心里清楚,这是皇帝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他要是再不识趣,那下场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
“郑亲王,此事你如何看待?值此紧要关头,我大清该怎生应对才好?”
皇太极深吸几口气,头脑瞬时恢复了清明,他目视站在下手首位低着头的济尔哈朗淡淡地开口问道。
“启奏皇上,奴才觉着唯今之计还是暂且退回盛京为好。明军现下重兵压境,各个堡城都有强兵守御,我军想攻灭任何一座都需付出相当之代价。与其在此和明军相持,不如北撤,若明军主将骄狂之下率军尾随而来,那正好给我军以击破之机,如此一来方能挽回当下之局面!”
济尔哈朗思忖一会后,将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
皇太极面色沉肃,对济尔哈朗的这番言语并没有马上表态。
其实济尔哈朗的策略也勉强说得过去,其目的就是想诱使明军追击,然后再如当年的萨尔浒战役一样,寻机将明军各个击破,以求使明军伤筋动骨,从此之后不敢再出松锦一步。
“奴才不赞成郑亲王之策!”
不等皇太极出言征求孔友德等人的意见,宁完我再次站了出来。
“哦?公甫有何建言?快快讲来!”
皇太极对这位直率敢言的汉人臣子一直抱有极大的信任和好感,事实证明,宁完我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和结论都与自己相差仿佛,远高于八旗中的绝大多数高层人物。
“启禀皇上,郑亲王之策无非是欲效当年太祖时萨尔浒之役,使明军战线拉长,而我则遣军奔袭其粮道,最终使明军因断粮而慌乱,我军乘势败之。
但古语有云,世易时移,今时已不同往日。
自我大清主力南下至今连番败阵,大军每每落入明人圈套之中,可见明军主帅绝非当年杨镐那般之庸才。
而明军不管是防御还是与我军正面对攻,其战力之强劲已是远胜当初萨尔浒时十余万乌合之众,我军就算寻找时机击其薄弱,恐怕也难以占到太大便宜。
奴才觉着,只要我大军北返,明军主帅定会率军尾追,其目的就是想击破盛京,使我大清国威尽丧,人心尽失。
前车殷鉴不远,明军绝不会再行分兵与我军各个击破之机会,而在其重兵遮护之下,我军哪有断其粮道之机?
如此一来,我军被十余万明军尾随北返,盛京势必会陷入危局之中,一旦应对不当,圣上该如何自处?!
现下时节已至五月,夏粮收割完之后旬日,雨季便会到来,一旦军中有士卒感染伤寒之症,若是蔓延开来,我军缺医少药下又当如何?”
万历四十四年的萨尔浒之战,成为了建州崛起的分水岭,从此大明和建州之间攻守易势,也将大明的财政拖入了一个大泥潭中。
萨尔浒之败原因众多,有神宗皇帝屡次三番催促、导致明军仓促上阵的缘故,也有明军各路主将应对失措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排兵布阵时犯下的分兵大忌。
十几万大军被杨镐分成了四路,彼此之间互相不通声气,各自为战,结果被努尔哈赤带领主力从容的各个击破,数十名高级将官殒命,士卒或伤或亡,大军或是溃散或是投降,从此大明在关外战场上完全处在了劣势上。
济尔哈朗的诱敌之策听上去是不错,但经过宁完我这一番分析之后,顿时就显得苍白无力。
从这近两月来的战况上看出,当前的明军主帅智略出众,绝非是杨镐那样的蠢货所能比的。
帐内众人也是纷纷点头,对宁完我的言论表示了赞同之意。
“公甫之言有理有据,确为谋国之论。明军目下虽据上风,但绝非处于无可撼动之优势,明军主帅尚不至得意忘形。而盛京关乎到我大清之国威,也是我大清气运所在,故此明军定是以盛京为目的,无论我军如何应对,明军都会置之不理,如此境况之下,公甫可有良策应之?”
皇太极身子前倾、一脸期盼地看向了宁完我,希望能从他的口中听到应对明军的好方法来。
“回禀皇上,明人此举实为阳谋,奴才并无想到应对之策!”
宁完我施礼回道,脸上的神情并无尴尬之意。
皇太极一脸失望之色的坐回了身子,既没有追问,也没有怪罪之意,一股焦躁中带着些许绝望的情绪开始在他的心头蔓延。
面对着大明的阳谋,向以多谋善断著称的皇太极也也有了深深地无力感。
论武力,明军已经占据了上风,八旗用尽所有战法,但都未占得便宜,尽管自己率两黄旗前来,目的是为了鼓舞全军士气,可是在没有获得一场大胜的前提下,士气从哪里来?
而连同包衣在内的数十万清军云集松锦,每日耗费的粮草物资太过惊人,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就算等到夏粮丰收,粮草得到补充,可以后呢?
现在整个建州有将近两百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汉人包衣,以及投靠过来的蒙古各部落,这些丁口也都需要粮食来活命,如果搜刮过甚,肯定会有大批的人口借着后方空虚之际逃亡他方,没有了人口劳力,如何生产?如何供应大军所需的一切?
难道老天真要亡我大清不成?
“真是欺人太甚!明人安敢如此辱我!这些该死的尼堪!朕誓要将其尽诛之!咳咳咳咳·~”
松锦前线清军大营一座规模庞大的主帐中,御座上的皇太极略显苍白的脸上一片潮红之色,胸膛起伏之间突然大咳起来。
紧接着,他气急败坏地双手挥动,手中那份华丽的表文顷刻间被撕成了碎片,随后单臂一扬,碎片如同无数蝴蝶般洋洋洒洒的飞起后慢慢飘落在铺着羊毛毡的地面上。
“皇上息怒!明人如此做派,分明是自恃目下占据上风,想要彻底灭绝我大清!现下该如何应对,还需皇上早些决断才好!”
宁完我眼看众人无人敢上前出头,只得硬着头皮出言劝慰道。
偌大的主帐中只有济尔哈朗、宁完我、孔友德、尚可喜、耿仲明、李率泰等寥寥数人,多尔衮、阿济格、岳托都未被招来议事。
刚才皇太极撕碎的就是大明朝廷给所谓的大清国下达的勒令投降表,具体内容大体上就是朱由检对杨嗣昌所说的那些,然后再经过杨嗣昌妙笔生花的加工后,遣使送达松锦后交付给孙传庭。
孙传庭看罢之后不由得放声大笑,洞察事理的他随即遣人将表文递入锦州城,交于祖大寿手上,随后便对此事不再过问,而是下令全军开始整军备战,防止清军有狗急跳墙的举动。
祖大寿接到表文后顿时面色晦暗,浑身汗出如浆。
他懂得孙传庭此举的用意,也明白这位可是远比洪承畴狠辣和直接的多。
上次他让祖泽溥带着李率泰前往孙传庭处,假言是值哨士卒擒拿建奴信使,无非是想遮掩锦州暗中与建州交通的事实,没想到他这种小小地伎俩早被孙传庭看破,人家这是明摆着代表皇帝警告他了。
祖大寿在派人将表文送达清军大营并亲手交给李率泰之后,立刻派遣身边的亲信家丁挨个知会城内所有的将领:从今日起,再有交通建州者,全家皆斩。
他心里清楚,这是皇帝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他要是再不识趣,那下场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
“郑亲王,此事你如何看待?值此紧要关头,我大清该怎生应对才好?”
皇太极深吸几口气,头脑瞬时恢复了清明,他目视站在下手首位低着头的济尔哈朗淡淡地开口问道。
“启奏皇上,奴才觉着唯今之计还是暂且退回盛京为好。明军现下重兵压境,各个堡城都有强兵守御,我军想攻灭任何一座都需付出相当之代价。与其在此和明军相持,不如北撤,若明军主将骄狂之下率军尾随而来,那正好给我军以击破之机,如此一来方能挽回当下之局面!”
济尔哈朗思忖一会后,将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
皇太极面色沉肃,对济尔哈朗的这番言语并没有马上表态。
其实济尔哈朗的策略也勉强说得过去,其目的就是想诱使明军追击,然后再如当年的萨尔浒战役一样,寻机将明军各个击破,以求使明军伤筋动骨,从此之后不敢再出松锦一步。
“奴才不赞成郑亲王之策!”
不等皇太极出言征求孔友德等人的意见,宁完我再次站了出来。
“哦?公甫有何建言?快快讲来!”
皇太极对这位直率敢言的汉人臣子一直抱有极大的信任和好感,事实证明,宁完我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和结论都与自己相差仿佛,远高于八旗中的绝大多数高层人物。
“启禀皇上,郑亲王之策无非是欲效当年太祖时萨尔浒之役,使明军战线拉长,而我则遣军奔袭其粮道,最终使明军因断粮而慌乱,我军乘势败之。
但古语有云,世易时移,今时已不同往日。
自我大清主力南下至今连番败阵,大军每每落入明人圈套之中,可见明军主帅绝非当年杨镐那般之庸才。
而明军不管是防御还是与我军正面对攻,其战力之强劲已是远胜当初萨尔浒时十余万乌合之众,我军就算寻找时机击其薄弱,恐怕也难以占到太大便宜。
奴才觉着,只要我大军北返,明军主帅定会率军尾追,其目的就是想击破盛京,使我大清国威尽丧,人心尽失。
前车殷鉴不远,明军绝不会再行分兵与我军各个击破之机会,而在其重兵遮护之下,我军哪有断其粮道之机?
如此一来,我军被十余万明军尾随北返,盛京势必会陷入危局之中,一旦应对不当,圣上该如何自处?!
现下时节已至五月,夏粮收割完之后旬日,雨季便会到来,一旦军中有士卒感染伤寒之症,若是蔓延开来,我军缺医少药下又当如何?”
万历四十四年的萨尔浒之战,成为了建州崛起的分水岭,从此大明和建州之间攻守易势,也将大明的财政拖入了一个大泥潭中。
萨尔浒之败原因众多,有神宗皇帝屡次三番催促、导致明军仓促上阵的缘故,也有明军各路主将应对失措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排兵布阵时犯下的分兵大忌。
十几万大军被杨镐分成了四路,彼此之间互相不通声气,各自为战,结果被努尔哈赤带领主力从容的各个击破,数十名高级将官殒命,士卒或伤或亡,大军或是溃散或是投降,从此大明在关外战场上完全处在了劣势上。
济尔哈朗的诱敌之策听上去是不错,但经过宁完我这一番分析之后,顿时就显得苍白无力。
从这近两月来的战况上看出,当前的明军主帅智略出众,绝非是杨镐那样的蠢货所能比的。
帐内众人也是纷纷点头,对宁完我的言论表示了赞同之意。
“公甫之言有理有据,确为谋国之论。明军目下虽据上风,但绝非处于无可撼动之优势,明军主帅尚不至得意忘形。而盛京关乎到我大清之国威,也是我大清气运所在,故此明军定是以盛京为目的,无论我军如何应对,明军都会置之不理,如此境况之下,公甫可有良策应之?”
皇太极身子前倾、一脸期盼地看向了宁完我,希望能从他的口中听到应对明军的好方法来。
“回禀皇上,明人此举实为阳谋,奴才并无想到应对之策!”
宁完我施礼回道,脸上的神情并无尴尬之意。
皇太极一脸失望之色的坐回了身子,既没有追问,也没有怪罪之意,一股焦躁中带着些许绝望的情绪开始在他的心头蔓延。
面对着大明的阳谋,向以多谋善断著称的皇太极也也有了深深地无力感。
论武力,明军已经占据了上风,八旗用尽所有战法,但都未占得便宜,尽管自己率两黄旗前来,目的是为了鼓舞全军士气,可是在没有获得一场大胜的前提下,士气从哪里来?
而连同包衣在内的数十万清军云集松锦,每日耗费的粮草物资太过惊人,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就算等到夏粮丰收,粮草得到补充,可以后呢?
现在整个建州有将近两百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汉人包衣,以及投靠过来的蒙古各部落,这些丁口也都需要粮食来活命,如果搜刮过甚,肯定会有大批的人口借着后方空虚之际逃亡他方,没有了人口劳力,如何生产?如何供应大军所需的一切?
难道老天真要亡我大清不成?